武陵观察网 历史 杜甫的一首经典诗词,开篇惊心动魄,堪称千古绝唱

杜甫的一首经典诗词,开篇惊心动魄,堪称千古绝唱

在人类发展历史中,战争是最为残酷的行为,横尸遍野、流血漂橹。很多仁人志士为了保家卫国,在战争中英勇就义。所谓覆巢之下无完卵,每个大悲剧下面,都涵盖着无数个小悲剧,历朝历代的帝王都无法避免这些悲剧的发生。

比如安史之乱,空前绝后的悲剧不仅废掉了李隆基,就连杨玉环也葬身于其中,很多文人志士对此感慨颇深,创作出一首首诗词流传至今。

比如杜甫的《春望》不仅在国内广为流传,在国外日本也是家喻户晓,二战后的日本经济萧条,保守战乱之苦的人们希望能从《春望》这首诗中,获得精神上的共鸣与慰藉。

诗人将这种感情宣泄在作品里,不是直白地呈露,而是附丽于景物之中,表现为诗的感情。

01开篇引发凄惨破败景象,融入百种滋味

《春望》的开篇前两句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杜甫营造了长安城荒凉凄惨破败的景象,失去了往日的繁荣。

用“国破”一词起到点睛之笔,国破直戳人心,虽然国家沦陷了,但是山河依旧在。战火纷飞之后,春天到了,但此时的长安城树木荒芜,乱草丛生。

透出了诗人内怀“黍离”之悲的心境。国家罹难,生灵涂炭,所有一切萧条凄惨破败的景象,让诗人尽收眼底,百感交集。

此后,诗人用了拟人手法对花鸟进行详细描写,把外物与内情交织为一体,景因情设,情移景中,两者融合,相得益彰。花本来是不懂感情的但却也流下了眼泪,鸟本来不懂什么是恨,但却也惊动了心。

诗人把花鸟比拟成人,实则是体现了自己的真情实感。春天应该是繁花似锦、一派繁荣的景象,但诗人看到的只有惨败的景象,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内心因国家衰败,内心悲痛之情。

显而易见,如果景物离开了对象化的情,那就成了毫无韵味的非诗之景,而感情不藉,所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是点睛之笔。

02诗的后两句着重描写了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息息相关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亲身经历了国家从繁荣走向衰亡,这里的“万金”却指的不是黄金,而是家书珍贵得能值万金,杜甫把国家的命运与自己的命运紧密相连。

在他个人看来,民间百姓是反对战争向往和平美好的生活,然而国家衰败,个人的命运也是坎坷颇多,无法过上安定生活,在乱世中只能苟延残喘。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诗人巧用“搔”这个词,它代表的是“挠”的意思,这翻译过来愁闷让自己头发都白了,心烦只有挠头而已,为国家忧愁过多头发变得稀疏,白发已经插不上簪子了。

从对国家衰败之情过渡到自己的痛苦,通过对头发的变化描述,我们可以感知杜甫的痛苦与烦闷。

03结语

同为诗词大家,“诗仙”李白的一生是潇洒俊逸,而杜甫的一生多半都是颠沛流离,饥荒逃难让杜甫感受到国家繁荣昌盛是多么的重要,《春望》让杜甫的心中充满了悲痛,他本身就是战争的受害者,从忧伤忧国过渡到亲情离散的无奈,引发读者共鸣,成为千古绝唱经典诗词。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万金,国家,杜甫,经典,诗词,命运,感情,开篇,战争,景象,观点评论,诗人,杜甫,长安城,春望,景象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万金,国家,杜甫,经典,诗词,命运,感情,开篇,战争,景象,观点评论,诗人,杜甫,长安城,春望,景象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万金,国家,杜甫,经典,诗词,命运,感情,开篇,战争,景象,观点评论,诗人,杜甫,长安城,春望,景象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