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越窑,不得不说它是中国青瓷史中的一个瑰宝。越窑的发源地就是浙江,余姚、慈溪、奉化等地都曾是越窑的核心产地。
在大唐盛世之时,越窑的制作工艺可以说已经达到了一个顶峰时期。曾经有位唐代诗人用诗句“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赞誉它的美。
在几千年的青瓷文化历史中,值得一提的是东钱湖上水岙窑址考古发掘,从这里出土的文物可以说是举世瞩目。此次考古学家的发掘,为相关历史学家以及文物考古学者对其研究北宋时期越窑烧制水平、古代青瓷发展史,特别是“海上丝绸之路”研究具有重要参考线索价值。
上水岙窑址到底在什么地方呢?经过考古学家的不断勘探,最终确认它位于东钱湖旅游度假区原上水村境内。在这次考古中,出土遗物种类丰富、造型别致、纹饰精美多样,工艺繁复,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同时出土的各式窑具上大量黏附各类器物,为研究越窑的烧制工艺不仅提供了实物资料,甚至还填补了越窑窑址青瓷产品类型的空白。
有相关史料记载:“王自国初供奉之数,无复文案,唯太祖、太宗两朝入贡,记之颇备,谓之《贡奉录》”其中记载供奉金银饰陶器一十四万,如此大量越窑精品青瓷的烧制,估计也只有规模庞大的上水岙窑才能够完成这些精品。
在发掘上水岙窑址之前,考古学家做了地理勘探工作。因为这里地处东钱湖,西北紧依平原,南北长约8.5 公里,东西宽约6.5 公里,水域面积约22平方公里,优越的地理环境为古代制瓷的发展提供了非常好的条件。
上水岙窑址所在区域地层堆积深度约0.6米到1米,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上部为缓坡,下部为平地。发现的窑炉遗迹位于缓坡凹处,地层堆积较浅,在挖掘过程中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经过夜以继日的努力,考古学家发现上水岙窑址1号窑炉窑已被破坏。只有2号窑炉窑尾保存完好。每条窑炉系不同时期的3座龙窑,共6座窑。2号窑炉全长40多米,窑顶已经坍塌,窑尾保留有排烟室隔窗和窑壁砖倒塌的痕迹。
我们都知道北宋的海外贸易也是空前繁荣,当时与其保持商业往来的有60多个国家,出海的商人不仅掌握了当时全世界最为先进的航海技术,还掌握了制造烧瓷技术,在当时很多北宋制造的青瓷都会外销。
可以说上水岙窑址的发现,真的令考古专家激动坏了,当然了还有不仅为考古学家和历史学者研究北宋时期越窑的窑炉结构和建造技术等提供了新的案例,更重要的是出土的瓷器产品和文物让我们后人也深入了解了北宋“对外贸易”的历史文化,提升了越窑在青瓷体系中的历史地位,也同样彰显了在东钱湖旅游度假区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