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历史上是个毁誉皆多的人物。
喜欢明朝的,认为他驱逐鞑虏、恢复汉人江山功莫大焉,关于他的坏话都是清朝故意给前朝抹黑。
也有人则认为朱元璋嗜杀成性,从开国功臣名将到文人士大夫,杀起来毫不手软。而且对于他的恩人旧主,也是毫不留情地斩草除根。
郭子兴是朱元璋的伯乐,甚至因为换回朱元璋一命而把自己郁闷死了。但他的儿子和朱元璋之间为了继承权则是必须要你死我活了,到最后,郭子兴虽然在阴间得了好多殊荣,可是他却被朱元璋钦定为断子绝孙。
所谓天家无情,为了自家王朝,接连踩着旧主上位的朱元璋肯定不愿意留下任何隐患。所以郭子兴的子孙一定要死光才能安心。
遇到郭子兴后 朱元璋才有了机会
朱元璋的画像有两种,一种的比较庄重正常的,一种则是相貌惊奇的,也就是鞋拔子脸。对于这种相貌,有人说是清朝故意黑他,但是据明朝时的一些史料记载,这种鞋拔子脸是为了突出朱元璋的天生异相而自家人动手改造的。
朱元璋的两样脸
在《明史·郭子兴传》里专门记载了两人的相遇。
朱元璋接到好伙伴汤和的信儿后,就去濠州投奔郭子兴。结果在城门口就被抓起来了,原因就是他长得太奇怪了,人家就把他当成间谍了。
郭子兴不愧是能当上领袖的,一看朱元璋长得这么奇怪,就认为得到了一个人才,
“奇太祖状貌,解缚与语,收帐下,为十夫长。”——《明史》
不仅仅这样,郭子兴还把义女许配给了朱元璋,也就是后来的马皇后。朱元璋于是成了军中“朱公子”,也终于有了大名“朱元璋”。
一下子和领导成了亲戚,朱元璋也就从此得了重用,加上他确实有本事,最后成为了郭子兴义军中的独当一面的将领。
郭子兴为救朱元璋 放走了仇敌
能拉起那么大队伍的人,都是当世豪杰,但是豪杰有个本质上的最大问题就是重情重义。
按照《明史》的说法,是郭子兴耳朵软,虽然将朱元璋视为左膀右臂,但是只要有人进谗言,他就疏远朱元璋,甚至还要削他的权力。
但是当朱元璋真正遇到麻烦了,郭子兴却毫不犹豫地救人,而没有借刀杀人。
有一个叫孙德崖的,与郭子兴一起起兵,是五大帅之一,以前就曾经监禁过郭子兴,所以这仇是结下了。
后来,孙德崖到了和州,分守和州的朱元璋接纳了他,郭子兴一听赶忙就赶到了和州。他当然不能不来,因为他最恨的敌人和他的部下搅在一起了。
听闻郭子兴来了,孙德崖就带兵离开,于是双方大战起来。
一战之下,郭子兴抓住了孙德崖,可是没想到,朱元璋居然被孙德崖的手下给抓住了。
这时候的郭子兴估计根本没想起来他猜忌过朱元璋,直接就放了孙德崖换回了朱元璋。
“子兴执德崖,太祖亦为德崖军所执。子兴闻之,大惊,立遣徐达往代太祖,纵德崖还。”
真要是朱元璋般的枭雄人物,只怕早就砍了孙德崖一石二鸟顺便除掉朱元璋了。
郭子兴一死 朱元璋就不愿受制于人
按照《明史》的说法,郭子兴早就想杀了孙德崖,但是为了换回朱元璋只得放了这个仇敌,但之后,就因为这事郁郁而终。
“子兴憾德崖甚,将甘心焉,以太祖故强释之,邑邑不乐。未几,发病卒,归葬滁州。”
郭子兴这一死,他的二儿子郭天叙还在,所以军队暂时还没到朱元璋手里。
子承父业是理所当然的事,即便是现今社会,看看民营企业谁接班就明白了。
不过郭子兴军中,早就一批人投靠了朱元璋。也正是这个原因,郭子兴的儿子郭天叙对于朱元璋这个干妹夫早就不满了,甚至进谗言的就有他,而当朱元璋被郭子兴囚禁的时候,郭天叙居然想饿死朱元璋。
郭子兴这一死,军中自然就分成了两派,但还没有撕破脸就是了。毕竟火拼一时爽,火拼完了就都完了。
朱元璋一直在为自己招兵买马
后来义军的韩宋政权政权建立,就名义上收编了郭家军,任命郭天叙为都元帅,他舅舅张天祐为右副元帅,朱元璋为左副元帅。
这时候已经拥有自己势力的朱元璋不满爆发了,他说,
“大丈夫宁能受制于人耶!”——《明史》
他这话是拒绝韩宋政权任命时说的,但估计是也代指了名义还在他上面的郭天叙。
郭天叙是被朱元璋坑死的?
对于自己如何掌控这支军队的,朱元璋自己是这么说的,
“及王毙,王子不能驭诸豪英兵,且乏食,朕率众渡江,十有三年,帝业乃成。”——《国初群雄事略》
话里话外,就是郭子兴的儿子无能,不能驾驭手下,而我朱元璋可以。
郭天叙怎么无能的呢?因为他被叛军在酒桌上给弄死了。
1355年,郭天叙和朱元璋渡过长江,南下攻打集安路,也就是大明王朝的龙兴之地南京。
南京明城墙
这一次轮到朱元璋有借刀杀人的机会了。
元朝在南京有个民兵元帅叫陈埜先,在进攻朱元璋的时候,兵败被俘然后就投降了。不过这个人心向大元朝,于是就想着拨乱反正。但他的想法被人检举揭发了。
朱元璋并没有对付他,而是把人找过来告诉他说,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随他去吧。
“人各有心,识见不同。从元从我,任汝所适,不相强也。”——《续资治通鉴》
这不是什么纵虎归山,而是放出一把刀去。
陈埜先几次想用计暗算朱元璋,但是朱元璋就是不上当,而且他并没有将陈埜先叛归大元朝的事告诉正在攻城前线的郭天叙和张天祐。
结果陈埜先转而宴请郭天叙,郭天叙压根不知道这小子已经叛变了,还乐呵呵地去赴宴,于是被就地斩杀。
“埜先邀郭元帅饮,杀之,擒张元帅献于福寿,亦杀之。”
这两人一死,史书就总结了一句,
“诸将遂奉朱元璋为都元帅。”
而后朱元璋能一统天下,郭家的家底是其基本盘,
“然有明基业,实肇于滁阳一旅。”——《明史》
郭老三因为怨望被朱元璋诛杀
郭子兴有三个儿子,老大早年就战死了,老二郭天叙这算战死吧,还剩下老三郭天爵。
郭天叙死后,小明王韩林儿就任命郭天爵为中书右丞,其意自然是让他接替兄长当郭家军的领导。
不过这时候,郭家军已经被朱元璋接手了,而且朱元璋在江南也有了长足的发展,为了笼络朱元璋,韩林儿只能任命朱元璋为平章政事,地位一下子就在郭天爵之上了。
元末江南义军行动图
郭天爵也是个看不清形势的,《明史》对他的记载很简单,
“天爵失职怨望,久之谋不利于太祖,诛死。
这应该是一次内讧,郭家被彻底清除了影响力,按照明朝初期的皇帝喜欢篡改历史搞文字狱的规矩,肯定是没有什么不和谐的史料能够流传下来的。
当然,就算郭天爵看得清形势,乖乖地让权与朱元璋,但根据朱元璋的性子,只怕以后也是个死,不过也许能多活几年,给老郭家留个种。不至于在他死后,
“子兴后遂绝。”
郭子兴死的时候是五十三岁,他又不是穷苦人家出身,按照古人结婚早的道理,估计他儿子怎么也有三十多岁才对,不过这老郭家命运不济,看起来两个儿子都一把年纪了却连个后人都没有,至少史书上未见。
郭子兴还有个女儿,具体嫁给朱元璋的时间不详,很可能是政治联姻。
“有一女,小张夫人出者,事太祖为惠妃,生蜀、谷、代三王。”
郭老四?皇帝已经钦定郭子兴绝后了
对于郭子兴这个死了的旧主和干老丈人,朱元璋还是照顾得很好,被封为大明朝异姓王——滁阳王,和徐达常遇春一个待遇。
朱元璋也在拜祭郭子兴的时候大大方方承认了郭子兴的功劳,
“朕方从军,几被他人所害,唯王能活我,致有今日,尽平天下,家国已成,再生之恩,终世难忘”。
不过死的异姓王可以,活的?那是找死了。
还真有一个找死的,但是是在朱元璋死后快三十年才冒出来,
“滁人郭老舍者,宣德中以滁阳王亲,朝京师。弘治中,有郭琥自言四世祖老舍,滁阳王第四子,予冠带奉祀。”
从这段《明史》的记载可以看出,明宣宗似乎是承认了郭老舍为郭子兴的后人,而在明孝宗时,则有人进一步说郭老舍是郭子兴的第四子。
不过马上就有人出面了,出面的人是朱元璋安排给郭子兴守墓的宥氏。直接拿出了朱元璋的金口玉言,那就是,
“滁阳王祀典,太祖所定,曰无后,庙碑昭然,老舍非滁阳王子。”
朱元璋这斩草除根做得够绝,直接就刻到碑上了,后世子孙哪个敢违抗?
大明朝疆域图
物语说
在元末的暗黑年代,战乱中是没什么道德可言的。出身最底层的朱元璋没饿死自然是因为学会了弱肉强食,所以为了自己的生存什么都能做出来。
为了自己的生存,接着又为了自己身边人的生存,朱元璋也是没什么后路可走,因为他太有才了,所以被庸常的郭家继承人所嫉妒,必须要自保才能活。
郭子兴去世的时候,朱元璋才二十七八岁,靠自己打拼上来的他肯定瞧不起靠老子的郭氏兄弟,不甘为其下怎么办,本来大家都是造反派起家,再造一次反就是了。
只不过朱元璋做的比较隐蔽,这是他的成功之处,不然郭家军哪怕被他渗透成筛子了,也一样会四分五裂。就没有那么容易以郭家军为基业进而夺取天下了。
但就如吕布一般,他所在的三国时代本来都是良臣择主,改换门庭跟走马灯似的,可是为何只有吕布被骂成“三姓家奴”呢?因为他太狠了,一般人不过是背主,他却是噬主。
朱元璋建立大明朝之后,如果要找理由,他所有的杀戮都能找出理由来,一句他是皇帝要保江山就足够了。但是对于那些并不是皇帝的人而言,他朱元璋嗜杀成性就是嗜杀成性,而且手段极其残酷,真真正正地让人断子绝孙,永世不得翻身。
参考资料 《明史》《续资治通鉴》《明太祖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