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惬苏50 苏轼的铜剑与矛盾的凌烟阁心态

惬苏50 苏轼的铜剑与矛盾的凌烟阁心态

元丰七年初,皇帝手札命苏轼移汝州安置的消息还没正式传到黄州,苏轼仍可度过一段安稳平淡的生活。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从开封士人张近(几仲)处见到一方好砚,甚是喜爱,便商量要用自己收藏的一柄铜剑交换。

这柄铜剑,其实也是苏轼在黄州时获得的,且有着很深的谪意。

元丰三年(1080),苏轼初到黄州时,获赠了这柄冶炼精巧的铜剑,并专写乐府诗《武昌铜剑歌》,实则以物咏志。

诗的前半部讲述了与这柄铜剑有关的传说。

雨余江清风卷沙,雷公蹑云捕黄蛇。

蛇行空中如枉矢,电光煜煜烧蛇尾。

或投以块铿有声,雷飞上天蛇入水。

水上青山如削铁,神物欲出山自裂。

在狂风暴雨飞沙走石的江面上,雷神驾云追逐一条黄蛇。(引用了唐代志怪小说集《广异记》中的故事)

只见这条黄蛇在天空中像一条曲箭星闪光飞舞,突然,闪电打中了蛇尾。

江岸边的渔民仰望这一神迹,向空中抛掷石块,希望把这条神蛇打下来,结果雷神飞走了,黄蛇沉入了江水之中。

俄顷,只见这条黄蛇浮出江面,江上的青山竟然裂开,仿佛被这黄蛇劈砍一样。

这条黄蛇落入凡间,化身为铜剑,现在,就握在了苏轼的手中。

诗的下一句进入写实,介绍了铜剑的细节——

细看两肋生碧花,犹是西江老蛟血。

这剑身上有很多铜绿色的绣片,确实是很古的器物。这些绣片仿佛当年江上那条黄蛇身上的碧血。 公号:无犀之谈

诗末,苏轼先讲了自己准备如何处理这把铜剑——

苏子得之何所为:蒯缑弹铗咏新诗。

蒯就是草绳,缑是指缠绑在剑柄上的织物。

也就是说,苏轼只是简单地找了些草绳,随便在剑柄上缠绑处理了一下,然后写下了这首诗。

最后一句是点睛之笔:得如此宝剑,我为什么要这样敷衍呢?

君不见凌烟功臣长九尺,腰间玉具高拄颐。

凌烟阁上的二十四功臣像,威武凛然,腰间佩剑也都挂有精美的玉饰,但这和我有什么关系?(君不见)

这里又引过太白诗中一典:

严陵高揖汉天子,何必长剑挂颐事玉阶

达亦不足贵,穷亦不足悲。

韩信羞将绛灌比,祢衡耻逐屠沽儿。

君不见李北海,英风豪气今何在。

君不见裴尚书,土坟三尺蒿棘居。

少年早欲五湖去,见此弥将钟鼎疏。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像》是唐太宗为纪念当年功臣而令画师所作的画像,苏诗中,“凌烟功臣”指代的正是庙堂之上那些依然可以活跃在政治生态中的官员。

而“蒯缑弹铗”呢?也就是用草绳缠剑,远离庙堂。

可以说,这柄陪伴了苏轼三年多的铜剑,同样代表了他在黄州大部分时间里的心理冲突,既想彻底归老田园,又向往着一些什么。

时间过得好慢,却又过得好快。离别的时刻,总是来得如此猝不及防。

苏轼对砚台的热爱是非常有名的,但这柄铜剑对他来讲,同样有着不寻常的意义。

到底是什么样的砚台,能让苏轼甘愿送出铜剑呢?

谢谢观赏,再见

无犀 原创

《重新认识苏东坡》

始至今已两载余,以地点或事件为章节,讲述苏轼人生片段。

不求全,但求心与坡公片刻共鸣。

苏学已是显学,本作不乞更多新颖之贡献,但求世人了解、理解这具历千年而不朽之伟大灵魂,不枉余生“苏写”。

是为跋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黄蛇,什么,时间,雷神,铜剑,黄州,草绳,苏轼,功臣,凌烟阁,黄蛇,铜剑,黄州,苏轼,凌烟阁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黄蛇,什么,时间,雷神,铜剑,黄州,草绳,苏轼,功臣,凌烟阁,黄蛇,铜剑,黄州,苏轼,凌烟阁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黄蛇,什么,时间,雷神,铜剑,黄州,草绳,苏轼,功臣,凌烟阁,黄蛇,铜剑,黄州,苏轼,凌烟阁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