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004年,辽圣宗和萧太后率领20万大军入侵宋朝,其大军锐不可当、所向披靡,连破宋朝数道防线,一直打到宋朝开封的门户澶州城。
——可惜,澶州防御十分严密,辽国拼尽全力也无法彻底拿下。但就在僵持之际,辽国大将萧挞凛意外被宋军射杀,辽国遭遇重大挫折。
与此同时,辽国入侵的告急文书传遍中央,大宋满朝大臣无不恐慌,很多人都主张迁都以避祸,宋真宗也被吓破了胆,只想着逃离......
就在此时,著名的宰相寇准站了出来,力劝宋真宗御驾亲征。
宋真宗虽然胆小,但好在是个听劝的人,他最终还是鼓起勇气,来到澶州,并且登上了北门城楼。
而这边的宋军看到皇帝都御驾亲征,所有的人也是斗志昂扬。史书记载:“将士无不欢呼,声闻数十里,军威大振。”
宋军士气高涨,而辽国却因为失去统兵大将,萧太后辍朝五日,士气日渐消沉。再加上此时越来越多的军队来到澶州,萧太后甚至有被包围的危险。
最终,辽国不得不向宋朝提出谈判。
当时宋真宗心里也没谱,所以一听到对方要和谈,立刻表示同意,于是著名的“澶渊之盟”便在此被签订。
关于澶渊之盟的结契,也算是经过了一系列周折。
因为寇准反对向辽国和谈,所以他对和谈的使者严厉警告,如果敢于丧失过多的国家利益就砍了去谈判的使者,以至于一向懦弱的宋朝,居然能在谈判中获得较为平等的条件。
根据澶渊之盟的规定:宋辽为兄弟之国,宋每年向辽捐10万两白银和20万匹绢,从此之后两国互不侵犯,双方在边境开展贸易。
在往后的岁月里,宋辽之间果然没有再开战,宋朝也以较小的代价换得了巨大发展空间,一直到金国崛起后,这个局势才被打破。
而澶州与澶渊之盟也因此成为了历史的见证点,因其意义非凡,而被后人所铭记。
看到这里,很多人不由得好奇,辽国不是势如破竹,打得宋朝皇帝都要逃跑了吗?为何会停在澶州,而且最终导致大将被杀,全局被翻盘。
——在这里,不得不重点强调一下签订澶渊之盟的地点澶州。
根据史料记载:澶州“居中国要枢,不独卫之重地,亦晋、郑、吴、楚之孔道也。”在历史上便是兵家必争之地。
在历史上,这里曾经爆发过的大型战役并不在少数。
著名的晋、楚城濮之战,孙膑、庞涓的马陵之战,郑、晋之间的铁丘之战,曹操和吕布的濮阳之战,以及五代十国时期的后梁与后唐的20余次交战,都在这打......
毫不客气的说,澶州是一个军事战略要地,往往决定了一场大型战役的胜负。
而在北宋时期,宋朝一直没收回幽云十六州,导致整个都城陷入到“一马平川”的尴尬境地,一旦北方游牧民族骑兵南下,随时会有灭顶之灾。
而唯一能扭转乾坤的就是“澶州”,这座城池刚好是位于开封以北,毋庸置疑是京师的“北大门”。只要澶州没有被拿下,那么南下的大辽骑兵就绝不敢贸然进攻京师。
也正因为如此,宋真宗才会在这里御驾亲征,最终倾全国之力,外加上一些运气,挡住了辽国的大军,签订了和约。
当然也许有人会提问,既然此处如此重要,为何在宋以前该地不怎么出名呢?
相比较于大家耳熟能详的荆州、益州,澶州好像是凭空冒出来的一般,这个战略要地究竟是怎么来的呢?
其实关于澶州的历史,还得追溯到春秋时期的卫国城邑“澶渊”。
正如 《水经·河水注》所载:“澶渊即繁渊也。 杜预曰‘在顿丘县南’,今名繁渊,此卫地又近戚田。 ”
其中顿丘即今河南省清丰县。由此可见,澶州的历史是十分悠久的。
后来由于战争频发、政权更迭、河水泛滥等因素影响,历史上的澶州数次经过变迁,先后被称为德胜城、澶州、开州等。
客观的说,澶州在五代以前的确不怎么出名,虽然它也经历了一些历史大事,可终究没有被史官们所重视。
不过到了五代十国时期,澶州迎来了命运的转折点。
公元919年,李存勖为控制河津一带,派大将李存审在黄河德胜渡口夹河筑栅,并于两岸修筑南北二城,称为南北德胜城,中间由浮桥连结。
出于控制黄河渡口的战略考虑与需要, 澶州城被设计成了由两个半圆中间夹一条黄河的独特格局。
——当时城墙周长24里,有4个城门,城垣南直北拱,状似卧虎,俗称“卧虎城”。
李存勖将此处当成进军开封的桥头堡,在这里大规模囤积粮食和军队,对该处不断进行兴建和扩张,德胜城开始初具规模。
公元923年,后唐凭借德胜城作为桥头堡果然灭掉后梁政权,只是德胜城在战后又被抛弃。
10余年后,后唐政权被后晋政权取代,开封再一次成为首都,德胜城作为开封的门户也又得到重视,迎来了新的扩建。
只是后晋政权先天底气不足,居然当的是“儿皇帝”,而且还割让了幽云十六州,如此一来,北方再无任何防御体系。
可偏偏在这时候,后晋皇帝又对契丹人宣战,于是遭遇契丹南下危机。
没办法,后晋政权只能将希望寄托于澶州,于是又将澶州升级为防御州,还将澶州的治所迁移到了德胜城。由此,使得德胜城变成了澶州城。
可惜,这一切依旧没有挡住契丹人,后晋政权灭亡后,又经历了后周与宋朝的变迁。
开封继续作为首都地位,澶州也因此水涨船高,战略地位越来越重要,到宋真宗时期已经成为了应对北方入侵的最后防线。
于是就有了开头的历史,以及由此展开的澶渊之盟。
不过随着历史的变迁,不单当年的澶渊之盟成为过去,就连大宋王朝也不复存在,那么这座数次改变历史的古城,历经千年变迁又化身成了哪座城市呢?
——答案就是濮阳县。
在历史上,澶州和宋朝一样命运多舛,在公元1077年,德胜城的南城被黄河淹没,只留下一座孤零零的北城。
到了金政权登场时,该地又被改名为开州,此后一直被沿用,直到民国初年改为开县。但后来因为四川、贵州都有重名的县,所以该地区又改回了战国时的旧名,变成如今的濮阳。
经过上千年的变化,濮阳县城已经不复澶州的军事模样,有很多的遗迹都已经消失了,最终只保留了四牌楼,八都坊,以及天主教堂和耶稣教堂等。
而在这些古遗迹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十字街”。
十字街,老百姓喜欢称其为“四牌楼”,因为四牌楼为十字街的核心古建筑。
它坐落在十字街中心,由4根方柱架起,绿色琉璃瓦顶盖,其上四角翼然,其下四面敞开,整体像个亭子,而如果从四面分别看,都是一个牌楼,所以称为“四牌楼”。
以这座牌楼为中心,濮阳老城的东西南北4条大街,分别留存有 200~400 米不等的长度,基本是“前店后坊”的格局,临街都是店铺,多为单层硬山顶,青砖灰瓦,飞檐翘角。
若我们仔细观察,会发现,这座古建筑始建于明代嘉靖元年,其四周挂着牌匾,东西两面为“颛顼遗都” “澶渊旧郡”,向众人展示此地历史之悠久。
南北两面为“河朔保障”“北门锁钥”,着重强调其地理位置之重要。看过这些牌匾的游人无不感慨,这些匾额浓缩濮阳千年历史,可以说是解读其深厚内涵的“密码”。
结合前文历史,我们对澶渊旧郡和北门锁钥的真实含义应该颇有理解,毕竟当年此处作为开封最后的北部防线,果真挡住了辽国大军的进攻,而且此处也的确签订了澶渊之盟。
若当真面对这些牌匾,我们还真会有一种跨越历史的错觉。
接着从四牌楼往西400米穿过西大街,我们又会看到一处红墙灰瓦的院落,这个院落的门口有一个大匾,上书回銮碑。
事实上,这个院子里有一口古碑以及一口古井,二者的历史都十分悠久,乃是千年前宋真宗的真迹。
根据古老相传,这口古井是为宋真宗饮水而凿,而这个古碑也是宋真宗所创,其碑文乃是他亲自写的《契丹出境诗》,所以该古碑也被称之为契丹出境碑。
当然,宋真宗和澶渊之盟都已经过去千年,这些古老的遗迹也不能完全保存。
若我们仔细观察会发现,回銮碑只剩下了上半部分,下半部分有着明显的模仿痕迹,这是后来的复制品。
不过,虽然出现了残缺,但考古学家发现的这半块碑文中,其上的文字还是清晰可见,字大如掌,苍劲挺拔,秀丽流畅,即使隔着千年,也让人为作者之书法而称赞。
这就是千年后的濮阳城,其主城区还是保留着历史的痕迹,能够让我们依稀感受到千年前的历史碎片。
虽说真正的宋真宗时期的遗迹,只剩下那半块石碑。
但它和四牌楼如同一个“退休老大爷”一样,他们好像每天都躺在摇椅上休憩,但却又似乎依旧在时不时的给我们讲述这座城市的千年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