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中国历史上的几次大统一,相信很多人会想到唐宋元明清,或是秦、汉王朝,但这忽略了在唐朝前面的隋朝。
隋之统一,与秦同样伟大,它结束了中国历史上继春秋战国之后的第二次大分裂时期,即三国两晋南北朝。
而且,隋朝时期国富兵强,国家财富之巨,在历史上的几次大统一中甚至能排进前三。
那么,像这样一个王朝,为何仅仅经历了两代皇帝就灭亡了呢?
窃取成果,还是凭借实力?
我们知道,杨坚是隋朝的开国皇帝。
说好听些,他完成了统一南北的大业,结束了混乱的分裂时代;说难听些,杨坚跟当年司马家族干的事情一样——靠篡位得的天下,是窃取了别人辛苦付出的成果。
而被窃取的这个人,看似是北周静帝或北周宣帝,实际上是北周武帝宇文邕(yōng)。
后世有不少人认为,北周武帝在位期间的功绩,能比肩秦始皇和汉武帝,可见其为南北统一打下了多么坚实的基础。只可惜,北周武帝因日理万机、积劳成疾,而英年早逝,年仅36岁。
到了北周武帝的儿子宣帝宇文赟(yūn)继位时,儿子是一点没继承老爸的优点,整天就知道吃喝玩乐,后来竟主动把皇位禅让给了年仅6岁的儿子宇文阐(chǎn),自己则逃避责任,当太上皇享福去了。
此时,宇文阐的辅政大臣正是杨坚,再之后,便发生了我们所熟悉的“剧情”——辅政大臣实在不忍心看着国家如此衰颓,于是直接“取而代之”,隋朝就此建立。
而在中国的另一边,南方的陈朝,后主陈叔宝跟北周宣帝是一个德行,荒废朝政,沉迷酒色,南陈也就顺理成章地被隋所灭。
就这样,杨坚完成了统一全国的伟业,又一个大一统时代,开始了。
可怕的文化冲突
现在我们知道,杨坚是靠篡位夺的天下。本身篡位就难服众,可杨坚还要面临一个巨大的难题,这个难题不是光靠武力就能解决的,而是深耕在人们的骨子里、人们的意识形态里的东西——文化。
以前,不论是北魏的拓跋家族,还是北周的宇文家族,都来自鲜卑族,而非汉族。但他们为了统治人口占多数的汉族人民,又不得不吸收、兼并汉文化,以及接受汉士族与地主,这使得北朝的统治阶级一直以来存在着两股势力——鲜卑贵族与汉士族。
要说这两股势力吵得最凶的时候,还是北魏第七位皇帝孝文帝统治时期。孝文帝似乎对汉文化无比痴迷,上台后就开始大刀阔斧地改革,要求全民学汉语、穿汉服,而最引起轰动的,莫过于迁都洛阳。
那些保守派的鲜卑贵族当然不乐意了,纷纷反抗,甚至还要搞独立,但孝文帝已经下定决心,还不惜处死了因反对汉化而发动叛乱的亲生儿子拓跋恂。
自古以来,改革少不了血雨腥风,孝文帝的革俗汉化是成功了,但这也为鲜卑贵族与汉士族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埋下了伏笔。这种文化冲突,以至于影响到了后来的隋朝,成了其内部的一个突出矛盾。
其实,诸位想想也知道:杨坚,一个汉族人,篡夺了原本属于鲜卑族人的皇位,所以在那些鲜卑贵族的心里,一定是极其不服气的。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北周的宗室诸王一开始屡次尝试谋杀杨坚,且地方总管也相继起兵反抗,但最终都被杨坚镇压和铲除。
隋朝政权毕竟是在北周政权的基础上建立的,因此杨坚还是离不开以前北周的政权机构,好在也有一部分人向杨坚表示了忠心与依附,但他们内心究竟是怎么想的,就不得而知了。
一旦有一天,这些鲜卑贵族的要求得不到满足,他们就会暗中勾结,一同对抗隋政权,因为在他们真实的意识形态里,隋是篡“周”而立,并不正统。
这么说并非笔者随意猜测,后来的历史确实就是这么演绎的——隋朝的第二任皇帝杨广,正是被来自鲜卑族的宇文化及授意其部下所杀,隋朝就此灭亡。
许多历史学者倾向于将隋朝与秦朝相类比,之所以说秦、隋很像,除了它们皆是二世而亡,还有就是我们一再强调的文化和意识形态的矛盾与冲突。
春秋战国时期,人们还没有所谓“汉人”的整体民族意识。在分封制的制度下,百姓们心中的“国家”,仅指自己所在的诸侯国,不是什么周王室,也不是整个华夏大地,这有点像现在21世纪的欧洲,各个国家有着自己的文化与经济,有着自己的货币等等。
而当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他废除了分封制,强行要求全天下都使用“秦”这一个国号,使用“秦”的货币与度量衡,实行“秦”的律法。
那些以前战国各诸侯国的贵族后裔们,就如同隋朝的鲜卑贵族后裔们一样,他们为了生存下去,只能听从秦始皇和杨坚的命令,可一旦统治阶级的暴政让他们和百姓不堪忍受,他们无疑将奋起反抗。
随着项羽一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还有宇文化及怒弑杨广,天下再一次陷入各路起义的混乱之中,秦与隋就这样二世而亡,消失在历史的沧海之中
隋朝的“人脸识别”,使国库无比充盈
开头我们提过,以隋朝的富裕程度,在中国历史上的历朝历代能排进前三,那么隋朝到底有多富呢?
史料中曾有这样一段记载,说是在唐太宗李世民上台后的第二年,他派人去清点隋朝国库留下来的财产,结果上报的数字令人瞠目结舌:隋朝国库还能支撑其50-60年的开销。
要知道,隋朝一共才建立了38年,而且,隋朝第二位皇帝杨广可是历史上有名的“大兴土木主义者”,又是开运河、修长城,还四处征伐,但即便如此,隋朝的国库居然还能再支撑五六十年。
至于这些钱都是哪来的,还与隋朝自己发明的“人脸识别”技术有关。
当然,那时候可没什么相机和手机,还是“傻瓜式”的方法,大致流程是:派官员去到每家每户,把每个人的相貌特征通过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并且,不得有任何一个遗漏。
隋朝皇帝之所以如此动真格地进行“人口普查”,就是要严厉整治逃税、漏税的情况。
在这项名为“大索貌阅”的行动开展之后,有意思的是,隋朝人口居然在短短两年时间内,上升了约2000万,显然这不是全民生育而是彻查户口的成果,这也意味着国库的税收收入也跟着飞速上涨。
然而,尽管朝廷财富充盈,但不论是隋文帝杨坚,还是隋炀帝杨广,都对百姓相当抠门。
比如在文帝统治的第14年,有一个地方发生了严重的旱灾,当地百姓连一口饭都吃不上,结果杨坚下令,不许开仓赈灾,而是让百姓外出自己逃荒。
在隋朝统治者这种“有国无民”的思想下,形成了一种极为讽刺的现象:朝廷的财富以及国有的粮仓越积越多,每年饿死的百姓也越来越多。
消灭暴政!消灭暴政!
到了隋炀帝杨广统治时期,朝廷依然不懂得与民同享的道理,不仅如此,杨广还变本加厉,进一步剥削百姓。
就拿杨广修京杭大运河这件事来说,后世对此举的评价,与秦始皇当年修长城是异曲同工。
从客观的工程角度来看,大运河的修建,确实能促进南北交通运输和文化交流,也利于加强隋朝对江南地区的统治,但从人性的角度来说,这是统治者对百姓惨无人道的压迫,大运河,就像是被无数苦不堪言的百姓的鲜血所灌满的。
修建运河的时候,朝廷因劳力不足又急于赶工,甚至征发妇女前去劳役,可见隋朝百姓在杨广的心中,根本就不是他的子民,而是为了满足他各种愿望的奴仆。
当运河修成,那些好不容易挺过去的百姓,随即又得到一个消息——又要开始修筑长城了。这又是一个大工程,史料记载,“兴众百万,北筑长城”。
而当长城修完,百姓们松了口气,总算能休息会儿了!然而,没过多久,又一个令他们心如死灰的消息传来——皇上要御驾亲征,征讨高句丽,都给我去运粮!
百姓们即使心有怨言,也不敢反抗,因为这会被杀头甚至灭门,他们俨然如一台台被剥夺生命权的“劳役机器”,似乎生来就是为那皇帝卖命般地干苦力。
据《隋书》记载,当时隋炀帝为了耀武扬威,亲率113万大军,而负责运输粮草与辎重的民工数量,则是这个数字的一倍。
当杨广第三次发兵高句丽,当他还沉浸在自己的“战争梦想”时,那些不愿做奴隶的人们,终于勇敢站起来了!
“消灭暴政!”
“消灭暴政!”
农民起义遍及全国,局势逐渐失控,隋王朝岌岌可危。
这里,我们不妨稍微聊聊其中一支起义军的领袖窦建德的故事,来看看他是怎么走上反隋之路的。
在隋末那段混乱时期,各路起义军经过不断的对抗与兼并,最后发展成了两大势力——李唐集团(李渊、李世民)与窦建德集团。
窦建德本来只是个再普通不过的农民,那年,隋炀帝征讨高句丽,县官来村里挑人当兵,窦建德被选为了队伍里的一个小领导。
当时县里有一个叫孙安祖的人,就没这么幸运了。他的房子在洪灾中被冲走了,老婆和孩子也都饿死了。屋漏偏逢连夜雨,征兵令就在这个时候下达。
孙安祖向县令求情,表示不想当兵。县令不仅不同意,还动手打他。孙安祖整个人已然崩溃了,两人一来一去,最后他不小心误杀了县令。
发生了这么大的事,孙安祖只好逃到好友窦建德这里。两人经过商量,决定召集其他不愿意当兵的同乡,大家一起开逃。
而更糟糕的事情还在后边,这一次,轮到窦建德了。
漳南有一伙盗匪,经常抢掠百姓,好巧不巧,他们偏偏不去抢窦建德的家那边,官府于是怀疑窦建德与这些盗匪暗中勾结。
结果,官府在未找到确凿证据的情况下,直接将窦建德家附近的村民全部杀光,这其中当然也包括窦建德的家人。
这件事使得窦建德对隋朝充满了仇恨,他一路发展壮大,虎踞河北,可惜最后在虎牢关之战中败于李唐集团的李世民。
通过窦建德的故事,可见隋朝末年的百姓受欺压得有多么严重!所以“咎由自取”这四个字,真是被隋炀帝和他的隋王朝演绎得淋漓尽致。
公元618年4月11日,一位来自鲜卑贵族的后裔宇文化及,发动兵变,他命手下令狐行达将隋炀帝缢弑,炀帝时年50岁,隋朝灭亡。
以民为本,以德治国
唐太宗李世民后来在总结隋朝灭亡的教训时,指出:一定要“藏富于民”,不要在国库里积聚太多的财富,应当以民为本,以德治国。这便是太宗对于隋朝富强亡国发出的感慨。
其实从东汉末年,一直到隋朝时期,百姓们的日子过得都不好,但很快,一个全新的时代,一个国泰民安的时代,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璀璨的时代,即将到来,那便是——贞观之治后的盛世大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