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一代枭雄安禄山,为什么会被自己的儿子所杀?

一代枭雄安禄山,为什么会被自己的儿子所杀?

在电影《妖猫传》里面,安禄山是个很有“喜感”的形象,胖胖乎乎,呆呆萌萌。

这倒也不能说不符合史实,因为他确实是一个大胖子。

虽然他的体重没有明确记载,但超过三百斤是毫无疑问的。

可是,就是这样一个在唐玄宗眼里“憨态可掬”的家伙,那身肥嘟嘟的皮肉里藏着的却是一股子狠劲儿。

要不是自己“不小心”被儿子杀死,他发动的“安史之乱”,可能就终结了百年盛唐,而安禄山就成为李家天下的“掘墓人”了。

那么,到底是什么缘故,让安禄山死在了自己儿子手里呢?我们不妨先了解一下安禄山的“履历”。

“扮猪吃老虎”的安禄山

安禄山是个胡人,自小也在胡人的环境里成长。

他七岁时父亲去世,随后母亲改嫁,所以基本上也算是个“苦命”的孩子。

不过安禄山也有他的过人之处,除了脑子好使,还无师自通了九种民族语言,这让他在底层倒也混得如鱼得水。

因为偷羊,安禄山被当时的幽州节度使张守珪抓住,准备处死他的时候,安禄山急中生智叫喊着自己能够帮张守珪平定少数民族的叛乱,从而“逃过一劫”。

而他也真的献计献策,立了一些军功,逐渐被提拔为一个下级将领,甚至后来成了张守珪的“干儿子”。

不过,张守珪关键时候很舍得安禄山,因为讨伐契丹失败,他居然把安禄山推到前面,让他去京城恳请唐玄宗治罪。

这次,安禄山的一身肥肉救了他一命。

陶醉在杨玉环温柔乡里的唐玄宗被安禄山的样子逗笑了,先入为主地把安禄山想象成憨厚老实之人,不但没罚,还倍加“宠爱”。

自此,安禄山就算是和京城“搭上了线”。

他不但绞尽脑汁地讨皇帝欢喜,对朝中大臣更是舍得“投资”,大把银子开路,见佛就拜,所求的不过是换几句皇帝面前的“美言”。

后来,他又认了比自己小十几岁的杨玉环做“干娘”,能扭着硕大的身子跳舞来讨“干娘”欢心,逐渐就成了朝廷的大“红人”,连后宫都能自由出入。

皇帝和大臣们似乎都被安禄山“蒙蔽”了,在他们眼里,安禄山就是个憨憨傻傻的胖子,而且还乖巧懂事儿,值得信任。

于是,安禄山在所有人的心中,“危险系数”越来越低,官职却越做越大,后来成了三个州的节度使。

或许也有人早就发现了安禄山“德不配位”,但看着唐玄宗“两口子”对安禄山的信任和喜欢,也就没有人“多嘴”吧。

但是安禄山唯一害怕的是丞相李林甫,因为安禄山见皇帝太不“拘礼”,李林甫怒斥旁边的人“指桑骂槐”,让安禄山觉得自己的心思李林甫都能看透,所以心存畏惧,一有机会就打听李林甫如何评价自己,要是听到几句好话,能高兴得手舞足蹈。

这也成了唐玄宗认为安禄山全无心机的一个佐证。

到此为止,安禄山的故事还是充满“励志色彩”的,只是已经年迈昏庸的唐玄宗没有想到,安禄山权倾朝野,早就有了“不臣之心”,而之所以还没造反,是因为总算顾念一些和自己的情分,打算等他死了再说,留给他一个安稳的晚年。

不过,计划赶不上变化。

最终,安禄山还是追得七十多岁的唐玄宗仓皇逃命,还在马嵬坡赐死了自己最爱的女人。

提前行动的“安史之乱”

公元753年,李林甫死了。

这对于安禄山来说可以松一口气,自己害怕的人死掉了,是个好消息。

但是坏消息也接踵而至,素来和安禄山不和的杨国忠接任了丞相之位。

杨国忠,一来觉得安禄山的得宠对自己是一种权力的威胁,二来也确实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于是好几次向唐玄宗“举报”,说安禄山密谋造反。

唐玄宗也被说动心了,便派人去安禄山那里试探,但安禄山通过“公关手段”让使者“满载而归”地回去报了平安和夸赞安禄山的忠诚。

但杨国忠却并不死心,他上奏唐玄宗,要求下诏让安禄山来京城。

对于被怀疑谋反的安禄山来说,如果心怀鬼胎,一定会推脱不来的。

没想到,安禄山居然来了。

不但来了,还跪下大哭着诉说自己“被冤枉”的委屈。

这一下,把唐玄宗整不会了,觉得自己不该怀疑安禄山。

可是,安禄山回去以后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厉兵秣马,准备和大唐开战了。

这主要是因为杨国忠没有那种震慑与制衡安禄山的手段,却还急于对安禄山排挤打压,让安禄山的野心和危机感同时爆发出来了。

公元755年,安禄山喊出了“奉旨讨伐杨国忠”的口号起兵范阳。

好日子过久了的唐军,战斗力早就大打折扣,哪里抵抗得了安禄山这些虎狼之师,唐军节节败退,叛军势如破竹,很快攻破洛阳。

随后安禄山立国大燕,自称雄武皇帝。

接下来又攻打潼关,吓得唐玄宗朝着四川逃命,而“逼反”安禄山的杨国忠,也落了个死于非命的下场。

自此,巍巍盛唐也拉开了走向衰败的序幕。

安禄山的大儿子安庆宗本来在京城为官,因为自己老爹的叛乱,被唐玄宗下令处死,这让安禄山很是痛惜,在后来的攻城略地中,血腥屠杀更是让他性情凶狠起来。

那个笑眯眯、胖乎乎、傻呵呵的安禄山再也没有了,而是变成了一个性格暴躁、动辄骂人、打人、杀人的安禄山。

安禄山终于尝到了皇帝的滋味,但这个滋味可能并不好受。

因为随着越来越胖,他的健康出现了很大的问题。

不但行动不便,而且最后双目失明、后背长疮。

现在似乎可以确诊,这是非常典型的糖尿病晚期症状,但当时的安禄山也只能忍受黑暗和疼痛的折磨,然后更加暴戾地把自己的痛苦迁怒给别人。

恶果,也就从此埋下,本来是安禄山最亲近的三个人,密谋了一场对他的屠杀。

安禄山自己打造了“刺客小组”

当了皇帝的安禄山胖到了什么程度呢?

在史料记载中,他的肚子已经能够耷拉到膝盖以下了。

行动不便、双目失明、浑身疼痛,再加上因为唐军逐渐“回过神儿”来,战争也并不如开始时顺利,各地平乱的军队开始和叛军进入了“拉锯战”阶段,从而导致安禄山的内心焦虑。

让这个新晋皇帝整日深居简出,对身边的人似乎只会做三件事,痛骂、殴打、斩杀。

而其中,有三个人的感触最深。

首先就是安禄山的二儿子安庆绪。

本来自己的大哥安庆宗死后,安庆绪就觉得自己可以成为太子,将来继承安禄山的王位了。

没想到,他高兴得早了点儿。

安禄山的一个宠妃段氏,在她的“枕边风”吹拂下,安禄山对于太子的选择,开始出现了动摇,想另立段氏所生。

这本来就足够安庆绪担心,安禄山又因为战事不利,好几次对安庆绪劈头盖脸地大骂,让安庆绪更加觉得自己已经失宠,为了自己的命运忧心忡忡。

另外一个被安禄山打怕了的人是丞相严庄。

或许严庄也想不通安禄山为什么变成了这个样子,因为安禄山以前对手下的谋士们还是很懂礼遇的,毕竟要用人家的脑子嘛。

何况严庄几乎在替安禄山“操持着”整个“大燕国”的各种事务,安禄山和外界的联系要完全依仗着严庄。

但安禄山对严庄,同样是稍有不满就非打即骂,毫不留情。

这让严庄心里充满了“伴君如伴虎”的恐惧,想着自己任劳任怨,却总是担心朝不保夕,自然生出了很多委屈和愤懑。

不过,和另一个人比起来,安庆绪和严庄所受的痛苦恐怕就不值一提了。

这个人就是贴身服侍安禄山的李猪儿。

李猪儿是契丹人,从小就跟在安禄山服侍,负责着安禄山的饮食起居。

不管是穿衣吃饭、还是睡觉翻身,李猪儿都不能离其左右。

因为李猪儿熟悉安禄山的各种习惯和身体不便,才能伺候周到。

可是对这样亲信的人,安禄山却做了一件令李猪儿痛苦不堪的事情。

他亲手阉割了李猪儿,而且是突然袭击,一刀解决,随后只抓了把香灰土撒在伤口上。

所为的,只是担心李猪儿在自己的后宫给自己“戴帽子”。

李猪儿侥幸活命,安禄山不仅毫无愧疚,更是真的拿他当做猪狗一样对待。

大骂起来不管不顾,而且几乎是家常便饭。

这三个人,后来密谋了对安禄山的刺杀,如果说动机,其实很简单。

安禄山要是再活下去,他们就活不下去了。

一拍即合的“刺杀计划”

岌岌可危的日子,让严庄不得不考虑自己的“未来”。

当他又一次被安禄山打出来的时候,遇到了同样一脸苦相的安庆绪。

一个计划在严庄的心里萌生了出来。

严庄假意关心安庆绪,询问他可曾想过安禄山死后该如何?被戳中心事的安庆绪立刻转而请严庄指点。

于是,严庄索性说出了让安庆绪弑父继位的想法。

安庆绪本就没什么主见,在严庄的一番怂恿之下,很快表示同意。

随后,两个人又秘密找来李猪儿,告诉他自己的打算。

能言善辩的严庄,先是帮李猪儿回忆了这么多年受到的非人待遇,然后又“预言”李猪儿这样下去早晚会死于非命的结局,随后又许诺安庆绪掌权后给予的赏赐,就这样摆事实讲道理和许承诺的三管齐下里,李猪儿终于下决心一样点了点头。

公元757年正月五日,严庄和安庆绪在李猪儿的接应之下站到了安禄山的床前,而安禄山兀自在梦乡之中。

李猪儿一刀下去,被疼醒的安禄山去枕边摸刀。

他已经知道,行刺自己的一定是身边之人,口中开始大叫“家贼”,只是双目失明的他,可能想不到家贼之中,有一个竟然是自己的亲生儿子。

在李猪儿报复般的一刀一刀中,安禄山很快没了气息,那一年,他五十五岁。

随后,严庄等人就在安禄山的床下挖坑,用毯子裹着安禄山的肥大身躯连夜埋葬。

等到了第二天上朝之时,本就把持朝政的严庄宣布安禄山病危,已经下诏立安庆绪为太子。

随后,安庆绪即位,才公布了安禄山“病死”的消息。

安庆绪继位后,虽然有严庄帮助,但和唐军的战事却开始日渐败相。

这时候,一直没有提到的“安史之乱”的另一个人物出场了。

那就是和安禄山一起起兵的叛将史思明。

史思明很快对安庆绪的能力和威望不满,随后干脆杀掉了安庆绪取而代之。

更有意思的是,史思明“当老大”的瘾还没过够,也同样被自己的儿子史朝义杀死了。

历时近八年的安史之乱,最终也以有头无尾的失败告终。

结语

安禄山晚年的性情大变,逼着自己的儿子为了“自保”而弑父,可是安庆绪并没有计划好继位后的事情,这才让一场反叛很快走向颓势。

但是这次的战争,也给了唐王朝沉重的打击,从此一蹶不振了。

安禄山的残暴残忍,身边人的感受最为强烈,但他的部卒却未必知晓,后来叛军投降后,还要求把安禄山父子和史思明父子列为“四圣”并建立祠堂。

这种风气,直到唐肃宗时,安禄山的开墓毁棺才有所遏止,但也引起很多安禄山旧部的不满。

由此可见,如果不是被病痛折磨得丧失理智,安禄山的智谋韬略和隐忍威信,都非常人可比。

但历史如何评价安禄山也许并不重要,真正带给生灵涂炭,民不聊生,才是最让人唏嘘之事。

参考资料

《旧唐书·安禄山传》

《一代枭雄安禄山》(高洪勋)

《安禄山史思明评传》(牛致功)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因为,安禄山,张守珪,李林甫,杨国忠,皇帝,枭雄,京城,儿子,唐玄宗,观点评论,安禄山,李猪儿,杨国忠,唐玄宗,安庆绪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因为,安禄山,张守珪,李林甫,杨国忠,皇帝,枭雄,京城,儿子,唐玄宗,观点评论,安禄山,李猪儿,杨国忠,唐玄宗,安庆绪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因为,安禄山,张守珪,李林甫,杨国忠,皇帝,枭雄,京城,儿子,唐玄宗,观点评论,安禄山,李猪儿,杨国忠,唐玄宗,安庆绪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