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按照惯例在斡难河畔召开大会,正式建国,各部首领推戴铁木真并上尊号曰成吉思汗,国号大蒙古国。蒙古随即走上了武力侵略扩张之路。成吉思汗在位时开始征伐西夏、金朝、西辽、花剌子模等国,其继承人窝阔台、贵由等人又经过两次大规模的西征,至1259年蒙哥汗去世前已占领了包括蒙古高原、中国西北、东北、华北、中亚、西亚以及东欧在内的广大地域,此时的大蒙古国被西方称为"蒙古帝国"。
然而,1260年由于忽必烈和阿里不哥在蒙哥汗死后争位而走向分裂,蒙古帝国随之解体。1264年忽必烈最终击败阿里不哥夺得汗位后,原属大蒙古国的朮赤后王封地、察合台后王封地、窝阔台后王封地和忽必烈之弟旭烈兀的封地越行越远,仅在名义上属于大蒙古国的一部分,而取得了事实上的独立。
蒙古继承制度忽里勒台
大蒙古国分裂实际上从成吉思汗死前即肇下祸端,这与其汗位继承制有很大关系。和中原王朝嫡长子继承制不同,作为游牧民族的蒙古人,本有“幼子守灶”的传统,正妻所生幼子称为“斡赤斤”,意为“守炉灶者”,可以继承大部分家产。而统一后的蒙古和元朝的统治者由忽里勒台选举,没有固定的嫡长、嫡幼继承制。
忽里勒台又作“忽邻勒塔”或“忽里台”,蒙古语“聚会”、“会议”的意思,今天的蒙古国“呼拉尔”即与此有关。忽里勒台是蒙古帝国和元朝的诸王大会、大朝会。最初,蒙古人的忽里台是部落和各部联盟的议事会,用于推举首领,决定征战等大事。1206年铁木真就是在忽里勒台上被推举为成吉思汗的。此后,蒙古历任大汗即位,都由忽里勒台推戴,形成了惯例。蒙古汗位继承权或由先朝大汗生前指定,或通过明争暗斗强取,但形式上总要召开忽里台,由诸王、贵戚推举,才能即汗位。
入元后,忽里勒台即大朝会的形式依旧保存下来,历朝皇帝即位都要召开忽里台,举行仪式,颁发赏赐。但忽里台远非决定帝位继承的具有实权的议事会,元朝大多数皇帝都是通过权臣拥立、武力争位或流血政变即位的。这也是自始至终困扰并最终削弱元朝的关键问题。
蒙古汗位之争
1.汗位第一次争夺。
成吉思汗在西征前,确定了大汗的位子由第三子窝阔台家族继承,而自己的部属、领地则全部由第四子拖雷系继承。因成吉思汗长子朮赤和次子察合台矛盾较深,其四个儿子形成了四个世系。成吉思汗去世后,由拖雷监国两年,忽里勒台会议正式选定窝阔台继承汗位。
窝阔台执政十三年,即位初期遵照成吉思汗早先制定的方针,计划让次子阔端担任继承人。但窝阔台的乃马真后喜欢长子贵由,对阔端疏远。而贵由力量最强,与阔端都是汗位的争夺者。窝阔台被迫采取与父亲成吉思汗同样的策略,让第三子阔出为继承人。但阔出在窝阔台在世时就去世了,窝阔台又决定立阔出子失烈门为汗位继承人。
2.汗位第二次争夺。
1241年窝阔台去世后,围绕汗位继承的矛盾加剧。乃马真后摄位称制,准备立贵由为大汗,众臣要遵太宗遗命立失烈门。1246年乃马真后强行召集众多宗王和大臣,立贵由为大汗。
贵由与朮赤次子拔都(朮赤的继承人)在早年西征时有矛盾,导致了窝阔台系与朮赤系的冲突,拔都拒绝参加贵由继位的忽里勒台大会。贵由继位不久就准备率军攻打拔都。拖雷后唆鲁禾帖尼派人给拔都送信报警,并让其长子蒙哥前往拔都那里,于是朮赤系和拖雷系双方建立了同盟。
3.汗位第三次争夺。
贵由1248年病死,围绕汗位再次爆发争夺。海迷失后称制,要求立失烈门继位,意图维护窝阔台系的内部团结。但当时成吉思汗后王之长拔都于1250年邀请宗王到钦察召开忽里勒台,在遭到窝阔台和察合台系的抵制后,只有蒙哥奉母命前往。因此原本对拥立失烈门没有表态的拔都转而支持蒙哥继位。
此时拔都成为最有威望的人,他对贵由不满,不同意立贵由的儿子,支持立蒙哥,察合台系支持失烈门。但是窝阔台系的合丹、阔瑞子孙转向了蒙哥。拔都让自己的兄弟别儿哥率领大军武力拥戴蒙哥,与拥戴失烈门的两个家族对峙。海迷失不得已妥协,让自己的儿子参加忽里勒台会议。
由于蒙哥的母亲唆鲁禾帖尼的威望甚高,并且善于笼络宗王贵族,多数宗王大臣最终应召前来参加会议。
1251年在拔都的支持下,蒙哥成为大汗。前往参加忽里勒台会议的失烈门、贵由子,包括海迷失在内有很多人被杀害、治罪,失烈门被蒙哥监管在他那里,表示将作为继承人对待,以示不违反成吉思汗与窝阔台的遗命。经过镇压后蒙古统治区暂时恢复了平静。自此汗位继承,便由窝阔台家族转移到了拖雷家族,皇族内部的分裂,为后来大蒙古国的彻底分裂,埋下伏笔。
4.汗位第四次争夺
。
蒙哥在位期间,1251年以四弟忽必烈领漠南汉地军政事务,1253年令弟弟旭烈兀率大军十万西征,而幼弟阿里不哥(拖雷家族的斡赤斤)奉命驻守哈拉和林,素来反对忽必烈的汉化政策。蒙哥、忽必烈、阿里不哥、旭烈兀为同父同母所生的亲兄弟。1258年,蒙哥与忽必烈和大将兀良合台分三路大举进攻南宋。
1259年蒙哥暴毙于四川钓鱼城,没有留下确定继承人的遗诏。而此前失烈门因谋反嫌疑被杀,也无法确认是忽必烈还是阿里不哥继位。
1260年5月5日,忽必烈在精兵拥立下于中原开平自立为大汗;四月,阿里不哥在哈拉和林被蒙古本土贵族推举为大蒙古国大汗,阿里不哥在名义具有合法性。双方遂展开激烈内战,历时达四年之久。
1264年8月阿里不哥力竭投降,被忽必烈幽禁,1266年,阿里不哥逝世(有说遭忽必烈毒杀)。
蒙古全面内战与大蒙古国解体
由于失烈门被杀,窝阔台系失去汗位,所以与拖雷系公开决裂,察合台系与窝阔台系联合对抗忽必烈。不久钦察汗国(拔都之弟别儿哥继承,朮赤系)与伊利汗国(1264年忽必烈封支持自己的幼弟旭烈兀为伊儿汗,拖雷系)又爆发了战争,蒙古各部爆发了全面内战,再也没有得到公认的大汗。
总之,蒙古大汗从成吉思汗时代开始确立窝阔台系继承以来,没有多久就被破坏,这是蒙古统一、征服进程中长期矛盾的结果。尽管经过窝阔台的努力能暂时巩固各部的统一,但是他不能解决蒙古各部中的根本矛盾。成吉思汗的札撒和窝阔台的遗命最后都被抛弃,是导致蒙古分裂的重要原因。
尾声
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大元",建立了元朝。自此大蒙古国的法统为元朝所继承。随后于1279年攻灭南宋。与元朝并存的还有统治了中亚、西亚、东欧等地的蒙古金帐汗国、察合台汗国,后者已经名义上独立,但是到1303年铁穆尔时还是认元朝皇帝为大汗,金帐汗国、察合台汗国、伊儿汗国、窝阔台汗国疆土又陆续经历演变。最后元朝皇帝元惠宗被朱元璋建立的明朝于1368年驱逐出中国内地,逃往漠北,史称北元。北元亡于1402年;其后明朝长期和蒙古察合台汗国和钦察汗国及其他的小汗国同时并存,直到18世纪蒙古人的准噶尔汗国被清朝灭亡,蒙古人最后的辉煌终于归于黯淡。以上是对成吉思汗大蒙古国及其后续历史一个概述,欢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