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文帝刘恒总共生了八个儿子,汉景帝刘启和梁孝王刘武是汉文帝继妻兼首任皇后窦氏所生,代孝王刘参和梁怀王刘揖是庶出,生母不详,史籍记载为诸姬所生。至于汉文帝和原配“代王后”(姓名、身世皆不详)所生的四个嫡子,与“代王后”一起神秘地消失在了史籍之中,连名字也没有留下!这是极其不正常的,如果是公主没有留下名字还说得过去,“代王后”没有留下姓名,勉强也还可以搪塞得过去。
可是,作为汉文帝嫡出的儿子,连个名字都没有留下,而且是在汉文帝即位之后不久便一起“病亡”了,这太不符合常理了。毕竟,史籍之中连汉文帝庶出的两个儿子都有完整的世系记载,而这四位嫡子居然连名字都没有留下。吕后掌权之后,为了能够更好地控制刘姓诸侯王,使出了古人惯用的“联姻”手段,将自己吕家的女子纷纷嫁给了刘姓诸侯王、列侯。
汉文帝的亲兄弟中,赵幽王刘友娶了吕家的女儿,赵恭王刘恢亦然;汉高祖刘邦庶长房的孙子朱虚侯、城阳景王刘章也娶了吕家的女儿;就连小宗旁支的营陵侯、燕敬王刘泽也娶了吕后的姨外甥女(也称姨侄女)!而且,吕后还以“慰问”的名义,将自己身边的宫女分发给刘姓诸侯王为婢女(可以收房为妾),汉景帝的生母窦氏当初便是这么到的代国。吕后的目的非常明确,一是以婚姻为纽带,把刘吕两家拴在一起;二是利用自己家这些侄女、侄孙女监视刘姓诸侯王,赵幽王刘友便是被他的吕姓王后告发谋逆,然后被吕后活活饿死的!
时任代王的汉文帝能够安安稳稳在代国待到“剿灭诸吕”之后,很可能他早已“坦然”接受了吕后的监视,窦氏便是最好的例证!由此,我们可以猜测,那位“代王后”很可能与赵幽王刘友、赵恭王刘恢的王后一样,也是来自吕氏家族。汉文帝将自己置于了“代王后”的监视之下,伺候好了“代王后”便等于是伺候好了吕后,吕后什么都看见了,也就不会瞎猜了,时任代王的汉文帝自然也就安全了。从接连生了四个儿子来看,汉文帝对这位“代王后”还是很“上心”的,他没有步赵隐王刘如意和赵幽王刘友的后尘,也就都能说得通了。
“剿灭诸吕”之后,一切都变了,众人争先恐后与吕氏家族划清界限,靠捡漏当上皇帝的汉文帝也不例外。要想稳坐皇位,就必须与吕氏家族划清界限,向齐藩和勋臣集团递上“投名状”!就在这个时候,汉文帝的四位嫡子离奇地全部“病亡”了,这就不能不让人多想了……个人认为,很可能这四位嫡子就是汉文帝递给齐藩和勋臣集团的“投名状”。作为皇帝的嫡子,彼时可以让他们同时“病亡”,除了汉文帝,还有谁能够做到?
“代王后”在汉文帝即位前便已经作古,在四位嫡子离奇“病亡”之后,汉文帝与吕氏家族再无瓜葛!不久之后,窦氏被册立为皇后,事实嫡长子刘启被册立为皇太子。汉文帝去世后,刘启继承了皇位,是为汉景帝。代孝王刘参因为是庶出,年龄又小于汉景帝、梁孝王刘武兄弟,自然不受汉文帝重视,先被封为了太原王,后又被徙封到了汉文帝原来的封地代国,一生波澜不惊、平平淡淡,于汉文帝后元二年去世,死在了父亲前面,在位十七年,谥“孝”,王位传给了儿子刘登,即代共王。
梁怀王刘揖是老幺,和寻常人家一样,父母往往比较溺爱老幺,汉文帝也是人,他非常喜欢这个小儿,将其封在了富庶的梁国。对,就是梁孝王刘武后来的封地!只可惜,刘揖命薄,于汉文帝前元十一年坠马而亡,也死在了父亲前面,在位十年,谥“怀”。因为没有儿子,国除。次年,汉文帝徙封刘武为梁王。最后只剩梁孝王刘武了,这位想必大家都很熟悉,“吴楚七国之乱”时充当“人肉路障”、迟滞吴王刘濞兵锋,为汉廷赢得宝贵准备时间的正是这位梁王!
甚至可以这么说,如果不是刘武拼死拖住了刘濞,汉王朝的历史或许就要改写了!刘武是汉文帝事实嫡次子,汉景帝一母同胞的亲弟弟,这个身份注定了他与其他两个弟弟的区别,也为他的人生悲剧埋下了伏笔。早在汉景帝刚刚即位没几年时,因为皇后薄氏无子,汉景帝尚为立储。在一次饮宴时,不知道是汉景帝喝大了、还是有意试探,对刘武说:“我千秋万岁之后,传位于梁王你。”言者无心、听者有意,这话刘武听进心里去了,窦太后也听进心里去了!
“吴楚七国之乱”平息之后,刘武仗着军功卓著,又身份高贵,开始要钱、要地,而且还惦记上了储君之位。在汉景帝废首任皇太子刘荣之后,刘武坐不住了,他拉上老娘窦太后出面,正式伸手向胞兄汉景帝要储位了!但是,此举直接被汉景帝派袁盎等人给顶了回去。不久之后,汉景帝立皇九子、胶东王刘彻为皇太子,即后来的汉武帝。刘武这下气急败坏了,他把罪责全部归咎到了袁盎等人头上,直接派杀手暗杀了袁盎等十几位大臣!
如果搁别人身上,上纲上线这就是谋逆!可毕竟老娘窦太后还在世,汉景帝不能不给老娘这个面子。加上刘武自己可能时候冷静下来也觉得事情做过头了,主动找老娘和老姐馆陶长公主说情,并向汉景帝“认错”。最终,汉景帝也只得大事化小,象征性地给点儿处分,让刘武回到了封地。自此,汉景帝开始刻意疏远刘武了。汉景帝中元六年,刘武去世,谥“孝”,梁国被一分为五,分封给了刘武的五个儿子,盛极一时的梁国不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