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王”白居易晚年,竟以圈养家妓为乐,喜新厌旧,家中莺莺燕燕居然100多人,60多岁依然乐此不疲……
白居易生于官宦世家,自幼学习刻苦,聪慧过人,考取功名踏足仕途后,官居三品以上。其文采斐然,诸多佳诗名作被后人津津乐道。
白居易11岁那年,正好赶上战争,父亲决定一家人搬到一个叫“符离”的地方暂居。
邻家有一个7岁的小女娃,长的白嫩秀气,机灵可爱,是白居易儿时的玩伴,名叫湘灵。
他们两小无猜,随着渐渐长大,爱情的种子悄然在这对少男少女心中萌发。
白居易提笔写下《邻女》一诗,将妙龄少女湘灵比作盛开的莲花,并描写了湘灵在家中悠闲自得的教鹦鹉说话的场面,让一个清新可爱的少女之态跃然纸上,整首诗叫人诵之忘俗。
转眼间,白居易到了适婚的年龄,他向父母说了自己想用重金聘礼,明媒正娶湘灵为正妻的想法。
然而白母却坚决反对这门婚事,理由是“门不当,户不对”。白居易当时虽然失望,但还是暗暗下决心,要努力奋斗,等考取功名后,自己就对婚姻有发言权和决定权了。
公元798年,白居易为了前程暂别了心爱的湘灵。
2年后,他金榜题名,事业蒸蒸日上,心中念念不忘儿时相伴的湘灵,处理完手头事务,归心似箭赶回符离。
到了家中,白母分外高兴,白居易再次央求母亲答应他和湘灵的亲事。
白母一听,顿时由喜转怒,越说越气,突然之间旧病复发昏迷过去。
孝顺的白居易见母亲固执己见,身体越发不如从前,只得投降让步。
而此时湘灵已经24岁,步入了大龄剩女的行列,不知道自己该何去何从。
公元802年,白居易再次到长安选拔考试,由于成绩出众,被皇帝授以重要职务,因此举家迁往长安居住。
白居易又一次向母亲郑重提出想和湘灵共度一生,希望能带湘灵一起到长安。
白母这次更加坚决反对,不但没答应儿子的请求,还以死相逼。
白居易在仕途面前,又一次选择了妥协,怀揣着对湘灵的不舍和歉意,还有对母亲的怨恨搬到了长安。这一别,便是一生的距离。
公元824年,白居易卸任返京途中经过符离,派人打听湘灵的消息。
得知湘灵一直孑然一身,与父亲相依为命,痴等白居易,到后来已不见踪影,不知是生是死。
白居易心里惆怅难耐,叹命运的不公。
白居易37岁时,依然孤身一人。好友杨虞卿到府上做客时,觥筹交错间闻听了白居易和湘灵的曲折往事,不禁生出同情之心。
于是介绍了自己的妹妹给白居易,劝其早日娶妻生子,以免耽误此生。
白居易的母亲知道后甚喜,同意了这门亲事。于是没过多久,白居易就娶了母亲心中理想的女人做了媳妇。但是这位杨氏女子并非白居易心中的理想类型。
白居易婚后不久就给妻子写了一首诗《赠内》来“勉励”发妻杨氏。希望她能够做到勤俭持家,三从四德,安贫乐道。
杨氏自从嫁给白居易之后,也的确做到了恪守本分,相夫教子,打理好家中的一切事物,默默支持着白居易。
白居易仕途起起落落,自从被贬江州司马之后,便心思不在朝堂之上,开始吃喝玩乐,还养起了家妓,养个三年五载,卖掉,再买新的。
据《史记》记载,白居易家中一度养过近100个家妓,其中,最偏爱的当属歌妓樊素和舞妓小蛮二人。
樊素有一副好歌喉,小蛮则舞姿翩翩。两人都是十几岁的年纪,娇嫩如花,而白居易则年过五旬,已是白发老翁。
老年的白居易由于劳累和放纵,身患多种疾病,大不如从前,到处寻医问药。家中经济状况也走向低谷,于是开始遣散家妓。最后在樊素和小蛮的苦苦哀求之下,留下了她俩。
年过七旬之后,白居易不愿再耽误二人,于是赠了些银两,让她们各自寻找前程去了。
白居易对初恋念念不忘;对发妻相敬如宾;对两位带来欢乐的家妓给予尊重,帮助她们走上新的人生。
也许,一生的爱而不得,才令他有了圈养家妓来排解心中苦闷的癖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