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76年,赵匡胤突然驾崩,宋皇后秘而不宣,派出心腹太监王继恩去请皇子赵德芳进宫继位。谁知,王继恩出了宫门反而向晋王府走去,见到赵光义就说:“皇上刚刚驾崩,没人知道消息,您现在就去,便可定下大位。”
王继恩没想到的是,21年后他故伎重施,却亲手将自己送入了地狱。
宋太祖赵匡胤为世人留下了两个著名的成语:黄袍加身、斧声烛影,而这两件事都离不开一个人,他就是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公元959年,后周幼主掌国,功高震主的赵匡胤眼见各路要职全部由他的兄弟占据,便动了要取而代之的念头。公元960年的正月初三,赵光义眼见时机成熟,便与亲信将事先准备好的黄袍,披在了假装酒醉刚醒的兄长赵匡胤的身上,并拥立他为帝。自此,北宋成了兵不血刃就开国的朝代。
建国之初,百废待兴,赵匡胤在忙于国事的同时,弟弟赵光义却在不断地招兵买马。尽管如此,赵匡胤在位16年,却始终没有立过太子。赵匡胤一共有4个儿子,长子赵德秀和三子赵德林都是早夭而亡。二儿子赵德昭直到父亲去世,也未能封王,原因则是源于一位老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赵匡胤始终觉得儿子年幼,不忍让他太早封王,结果就被耽搁了下来。赵匡胤的小儿子赵德芳在父亲去世那年也不过17岁,他虽然一生没有什么太大的政绩,但是在影视杜撰中却广为人知。不管是《杨家将》,还是《包青天》,都有赵德芳的存在,他就是著名的“八贤王”。遗憾的是,赵德昭和赵德芳都未能得善终,这事还得从赵匡胤的死说起。
公元976年的一天夜里,赵匡胤叫赵光义进宫陪自己饮酒。结果第二天一早,赵匡胤就被发现驾崩于万岁殿。消息传至宋皇后处,这个女人在吃惊之余迅速安定心神,想出了应对之策。她告诉赵匡胤最信任的太监王继恩:“官家的事切勿传出去,当务之急是赶快将德芳带过来。”宋皇后之所以选择赵德芳而不是赵德昭,主要是因为她并非两个孩子的生母,而赵德芳年纪更小一些,利于她掌控。毕竟,赵德昭还比自己年长一岁,选择赵德芳更稳妥。然而,王继恩却不这么想,他心中早已选定了新主子,那就是晋王赵光义。所以,王继恩迅速地出了宫门,直奔晋王府而去。
王继恩在中途遇到了晋王府的医官程德轩,此人是晋王的心腹,王继恩顾不得许多,心焦地说道:“速速带我去见晋王,十万火急。”王继恩见到晋王也顾不上行礼,开门见山地说道:“皇上刚刚驾崩了,皇后命我去唤赵德芳,我直接来王府了。此时,尚无人知晓,您现在赶快随我进宫,大位方可定下来啊!”赵光义并没有马上答应,而是淡定地说道:“稍等,我要与家人相商。”王继恩见赵光义许久不出来,急得犹如热锅上的蚂蚁,于是不顾尊卑地催促道:“晋王,快一点,再晚就来不及了!”话音刚落,赵光义这才徐徐走出,随着王继恩向宫中走去。
到了殿前,王继恩想要先去向宋皇后禀告一声,随行的程德轩制止道:“这都什么时候了,还讲什么规矩!”说着,一行人直接踏进了殿内。宋皇后听到脚步声,以为王继恩带着赵德芳回来了,定睛一看,却是晋王,登时愕然。而后,宋皇后迅速回过神,欠身对赵光义说:“官家,我们母子的性命就交给你了。”“官家”是对宋代皇帝的称呼,宋皇后仅有这两个字就表明了自己的退让,而赵光义顺理成章地继位了,史称宋太宗。登上皇位的赵光义还要解除几个后顾之忧,首当其冲的就是他的弟弟赵廷美。赵光义自己是继承了哥哥的皇位,他自然担心赵廷美也打起歪主意。
公元978年,赵光义派赵廷美做了一件事,让赵廷美心生怨恨,从而坚定了谋反之心。赵光义诱骗赵廷美,为南唐后主李煜送去了毒药,让这位多情的皇帝死在了自己生辰那一天。不久,赵廷美开始谋划篡位,因计划败露而被赵光义贬谪,最终忧郁而亡。
赵廷美的死给了赵德昭很大震撼,就在赵德昭随叔父出征之时,军中竟然传出了想要立他为帝的消息。赵光义为此震怒,心中惶恐的赵德昭最终选择自杀身亡。如今,赵光义的皇位只剩下一个威胁,那就是赵德芳。在哥哥赵德昭自杀两年后,赵德芳突然暴毙而亡。赵光义怎么也想不到,这三个人的死竟然刺激了自己的长子赵元佐。赵元佐与赵廷美关系极好,小叔叔的死让他受到极大震撼,最终竟然得了失心疯。
公元997年,赵光义病重,他知道自己可以放心地离去,因为早在2年前,他就将三儿子册立为皇太子了。可是,就在赵光义驾崩后,王继恩的心又活了。他回想起21年前,自己左右的大局,于是动了想要立疯皇子赵元佐为皇帝的念头,这样,他就可以掌控一个傀儡皇帝了。然而,王继恩的算盘打错了。他刚要故技重施,却被人反锁在了殿内,而后太子赵恒及时赶到。属于王继恩的时代,彻底过去了。最终,这位权倾一时的宦官在被流放2年后,客死他乡。他曾居功至伟,最终却在阴沟里翻了船,亲手为自己铺垫了死亡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