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英宗朱祁镇在明朝历史的列为皇帝当中,也算是一个颇具有话题的人物了。
他的身世本来就充满了神奇色彩,并且在位期间两次重登大宝,废黜“人殉制度”也是他敢于面对沿袭了千年陋习的一大壮举。
然而, 他一度对太监这个组织倒是倍加宠爱,宠爱程度之深也是让人瞠目结舌,最后甚至严重到了波及他皇权统治的地步,后来引发的一次兵变,更是使得大明朝就此走上下坡的道路。
这太监为什么会如此厉害,他是怎么做到这样一手遮天的地步的呢?
这个要从朱祁镇小时候说起,由于前朝的明宣宗朱瞻基(也就是朱祁镇的爹)死得早 ,朱祁镇登基称帝的时候只有9岁。一个9岁的孩子,你叫他能打理什么朝政大事呢。
这一点他爹早就给他想好了,在临死前就留下遗诏,让朝中大臣辅佐之余有大事儿可以找张太后商量。张太后是朱祁镇的祖母,在朱祁镇荣登大宝的时候,朝中大臣们也曾经一度让张太后垂帘听政,然而这张太后倒是活得明白,他也不贪那个权贵,就是说你们有事情可以找我商量,但是垂帘听政就算了吧。
既然是这样,那么年纪尚幼的朱祁镇自然是显得无忧无虑了,大事有祖母做决断就可以了。既然朝中大事不用自己操心,作为一个9岁的孩子只能想着另一件事情就是“玩乐”了。
这个时候我们今天的故事主人公之一王振就登场了,作为一个帝王小时候的玩伴,非常懂得投其所好,也深得朱祁镇的喜欢,朱祁镇一度称他为“王伴伴”,可见交情之深。
然而,王振可不是个等闲之辈,对于小皇帝来说,只要他的陪伴就可以,但是王政是可是有所图的,他也懂得对皇帝投其所好、对群臣欺上瞒下。
在长期的陪伴小皇帝的时间里,他的仕途之路也是平步青云,一路高升。一度被封为“司礼监掌印太监”。也就是朝中的一些行政大事,基本都归他管。不仅如此,王振也懂得拉拢权臣在朝中很快也获得了一帮自己的支持者,使得他的势力也是与日俱增。
可能正是这样的膨胀速度过快的原因,王振最后也变得非常的放肆。一边哄骗的朱祁镇,一边又玩弄朝中的权术, 不少朝臣对他也是阿谀奉承。但是此时张太后还在朝中坐镇,也使得王政的施展范围有所受限。
正统七年(1442年),张太后去世。这个时候的王振失去了能够控制他的人,自然是变得更加的肆无忌惮。最后不仅在朝堂之上,即使在军营之中,他也是大权独揽。也正是这样的境况,为后期的“土木之变”埋下了伏笔。
“土木之变”算是朱祁镇在位时期发生的一次响彻历史的兵变了,虽然明朝历史上其他兵变也有不少,但是因为太监弄权产生的兵变算是首创。最后这场兵变以朱祁镇被也先俘虏终结,后期也先本想以朱祁镇为人质要挟明朝,没曾想明朝这个时候却换了主子,朱祁镇就成了没有价值的人质,在也先过了7年的牢狱生活。
可以说“土木之变”也是整个明朝的一个分水岭,在这之后,大明朝也开始退却了盛世的荣光,走向了下坡的道路。
在朱祁镇被俘虏之后,军中大将樊忠心中各种愤怒欲求发泄,最后就冲着王振去了,他高呼:“我为天下诛此贼!”一锤砸死了王振。
王振的结局是凄惨的,但是他因为陪伴大明朝的皇帝一路成长,也一路捞了不少好处,无论是权钱方面都是收入颇丰。
然而朱祁镇时期还有一个太监,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
前面我们说过朱祁镇一生是二次登上大宝,在也先被拘禁七年之后,他再次复位登上了大明朝的龙椅。
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对于朱祁镇来讲太监弄权的事情教育意义应该很大,然而没成想在复位之后,朱祁镇还是跟太监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这其中有一位就叫做曹吉祥。
曹吉祥虽然身为太监,但是他与王振不同,他曾经也为大明王朝立下不少战功,属于武将出身。
曹吉祥在朝中也曾学过王振的那一套笼络那个成员的伎俩,也算是拉到了自己的一帮势力。 这其中以大将石亨最为突出,二人都是武将出身自然也很投机,在朝中被并称为“曹石”。
两人就算是做坏事都是共同进退,曾经一同多次公开霸占百姓的田地,也是被监察官多次的弹劾,但是基于两人在朝中的势力雄厚,都能让自己化险为夷。
然而,就像丘吉尔说的那句话,“这世上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这两个人最终也是因为分赃不均而分道扬镳。
天顺四年(公元1460年),石亨因为一系列的罪状被判处死刑,死于狱中。
曹吉祥见此状况也不禁有些彷徨,开始为自己以后做打算。
根据《明史》有关的记载,他经常对那些蕃将予以丰厚的奖赏,尽量满足他们对金钱物质的欲望。这些蕃将也是害怕曹吉祥哪天失势以后自己地位不保,所以也是敢于为曹吉祥卖命,有了这样的组合之后,曹吉祥也就心中有了一定的底气,造反。
没曾想时机不对,他们的想法很快就被现实给破灭了,最终以曹吉祥凌迟处死而告终。
同样的帝王,同样的时期,一个是前半生享尽荣华,一个是百般折腾一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