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魏文成帝拓跋濬:南北朝的皇帝很多,但像这样温暖贤德的帝王很少

魏文成帝拓跋濬:南北朝的皇帝很多,但像这样温暖贤德的帝王很少

(魏太武帝 拓跋焘)

正平二年,公元452年。

这一年,北魏王朝的两位皇帝,即太武帝拓跋焘和敬寿帝拓跋余双双去世,领了便当。

两位帝王之死,并非正常死亡,乃是死于非命。

神奇的是,杀掉皇帝的人,竟然是同一个人。

这个人的名字,叫做宗爱,是北魏朝堂的一名中常侍,专门负责贴身服侍皇帝。

这位宗爱同志其貌不扬,身后也并无什么丰功伟绩,但却坐拥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成就,至于是什么成就,在这里先卖个关子。

宗爱杀太武帝拓跋焘,实在是事出有因,迫不得已。

拓跋焘一向器重自己的长子,即太子拓跋晃。

宗爱其人,阴险狡诈,在宫里干了不少坏事儿,而拓跋晃为人贤德,法纪严明,一向看宗爱不是很顺眼。

宗爱深得皇帝拓跋焘的宠幸,太子拓跋晃碍于父亲,一直不好除掉宗爱。

但宗爱十分深刻地明白一个道理,彼时的太子,即为明日的帝王,现在拓跋晃没登基,收拾不了自己,但以后拓跋晃要是当了皇帝,那自己在人家手底下,还不是手拿把捏?

(拓跋晃)

于是,我们的宗爱同志先发制人,跑到皇帝拓跋焘面前去打了一堆太子拓跋晃的小报告。

所谓小报告,不过是一些子虚乌有的坊间传闻,比如太子欺负路边的小朋友,调戏公园跳广场舞的大妈,霸凌敬老院孤苦无依的老大爷。

看来这位仁兄的造谣水平实在是不怎么样,这样的检举揭发,恐怕只有傻子才会相信。

但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如此拙劣不堪的构陷,一生英武的太武帝拓跋焘居然相信了。

朋友们,这实在是让人难以置信。

要知道,太武帝拓跋焘在北魏皇帝的序列里,就算排不上第一,也至少是前三,他可是曾经在东晋十六国的乱局中奋勇拼杀,荡平乱局,一统北方的盛世明君。

但就是这样一位皇帝,却轻而易举地相信了宗爱的谗言。

这实在是难以理解,一个素来英明神武的帝王,为何会受小人蒙骗到如此地步?

唯一可以用来解释的,也许就是皇帝已经老了。

拓跋焘一生征途,荣誉无数,但同样伤痕遍布。

他年迈的身体和迟钝的大脑已经无法让他再强而有力地做判断,又或者说,皇帝已经糊涂了。

这并不奇怪,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每个人都要经历,而生而为人,也总会历经从巅峰到衰败的过程。

老皇帝听信了宗爱的谗言,自此开始疏远太子,这对原本亲密无间的父子之间的感情,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霾。

而受到父亲怀疑和疏远的拓跋晃,整日忧虑,居然没多久就因病去世了。

太子之死,实在是含恨而终。

(宗爱)

而太子拓跋晃前脚刚领便当,后脚老皇帝就反应过来,是自己错信宗爱进言,冤枉了自己的儿子。

老皇帝很愤怒,但皇帝认为这事儿怪不得别人,要怪就怪自己作为父亲,一不了解,二不信任自己的儿子。

皇帝不迁怒于宗爱,但中常侍宗爱却认为自己间接害死了太子,皇帝以后必然要清算自己。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皇帝拓跋焘不一定是君子,但宗爱却是个不折不扣的小人。

他日夜忧虑,唯恐皇帝哪天心情不好,拿出这桩事来收拾自己,所以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手起刀落,直接在一个寂静的深夜刺杀了皇帝。

拓跋焘一死,宗爱趁机掌握了实权,从中常侍摇身一变成了当朝宰相,顺便拥立了老皇帝拓跋焘的次子,拓跋余当了新皇帝,即魏敬寿帝。

(刺杀皇帝)

魏敬寿帝拓跋余,这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昏君。

“又好酣饮及声乐、畋猎,不恤政事。”——《资治通鉴》

史书记载,新皇帝一上台,除了吃就是喝,除了喝就是玩,白天跑出去游猎,晚上通宵开派对,除了正事儿,什么都干。

拓跋余虽然昏庸,但并不愚蠢,他知道丞相宗爱总揽朝政大权,自己虽然身为帝王,但其实形同傀儡,不过是被豢养在金丝笼里的鸟儿,倘若宗爱的权势近一步坐大,父亲被杀的惨剧就很有可能再次发生在自己的身上。

于是,拓跋余决定,找个机会,除掉宗爱。

虽然宗爱是丞相,但本质上不就是个宦官么?

我堂堂天子,收拾一个阉宦之辈还不是手到擒来?

皇帝很有先见之明,但丞相宗爱也不是吃干饭的。

这位在朝堂里混迹多年的权宦,政治嗅觉十分敏锐,很快,他就感觉到了自己扶持上位的皇帝恐怕要对自己不利。

(魏敬寿帝拓跋余 影视剧形象)

宗爱没有犹豫,他故技重施,借着自己可以服侍帝王的便利,再次杀害了皇帝。

永平二年,即公元452年,魏敬寿帝登基没过一年,就被宗爱杀死,早早领了便当。

至此,我们的宗爱同志也在无形之间达成了一个古往今来都十分罕见,乃至成为孤品,绝品的成就,那就是:

他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连杀两位皇帝的宦官。

除他之外,再无旁人。

我们一群写历史的坐到一块,时常笑称他是“屠龙专业户”。

丞相宗爱的想法很简单,当年太武帝拓跋焘对自己不利,自己可以杀掉拓跋焘,拥立拓跋余。

现在敬寿帝拓跋余对自己不利,自己还不是照样杀了拓跋余?

北魏皇室里年轻子弟多的是,我再拥立一个傀儡皇帝不就得了?

宗爱的如意算盘打得很好,但他并没有考虑北魏王朝其它大臣们的感受。

合着你区区一个宦官,你就当北魏的家,做北魏的主了呗?

皇帝在你眼里如同屠猪宰狗,满堂大臣在你眼里更是泛泛之辈了呗?

大臣们非常不服气,他们认为,主动权不能一直掌握在宗爱的手里,于是,尚书长孙渴侯和尚书陆丽抢先一步,立了太武帝拓跋焘的长孙,也就是前文中因过度忧虑而薨逝的太子拓跋晃的长子,拓跋濬为新帝。

魏文成帝拓跋濬,即为本篇文章的主人公。

(魏文成帝 拓跋濬)

主人公姗姗来迟,并非我有意戏弄读者,而是北魏的历史一向复杂,不交代前因后果,实难叙述。

这位在乱局中即位登基的皇帝还真不是盖的,雷厉风行,手段强硬,登基伊始,就直接把丞相宗爱给拿下了。

高宗立,诛爱、周等,皆具五刑,夷三族。——《魏书》

这位一生叱咤风云的宦官迎来了自己的末路,被皇帝派出的卫兵斩杀在一个无人关心的清晨。

现在,乱局已经平定,该是皇帝发挥能力的时候了。

北魏王朝到文成帝这一代,已经历经了四任领导人。

但无论道武帝拓跋珪,还是明元帝拓跋嗣,或是太武帝拓跋焘,他们大体上的治国方略都是相同的,那就是,侧重军事。

皇帝们在位的时候,北伐柔然,南征十六国,打完十六国又收拾南朝的刘宋,实可以用“穷兵黩武”来形容。

一个只知道杀伐征战的王朝,是没有希望的。

对于一个政权来说,它最厉害的武器绝对不是暴力与征服,而是和平和爱心。

巧的是,文成帝拓跋濬就是一个极富爱心的人。

他知道连年的战争已经让北魏王朝的内政空虚,百姓更受战乱之苦,于是登基之后,一改老领导们强硬的军事手段,开始稳步发展北魏的社会经济。

与时消息,静以镇之,怀集中外,民心复安。——《资治通鉴》

安顿好国内的民生和经济发展,帝王又搞起了和平外交政策,和南朝的刘宋政权握手言和,两国修好,不起兵戈。

(北魏王朝)

内修民生,外和邻邦,区区八个字,却写尽了这位帝王一生的功绩。

从东晋末年,到五胡十六国,再到南北朝,纷争不休的华夏大地上出现了太多的纷争和战乱,已经太久没有出现过这样的明君了。

但很可惜,上天没有给这样的明君再多一点点时间。

和平六年,公元465年,魏文成帝留下了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北魏,然后悄然病逝,年仅二十六岁。

壮志未酬三尺剑,故乡空隔万重山。

这位皇帝没有什么太大的政绩,也没有什么流传千古的功德,他只是简简单单,认认真真地履行了自己的使命,即:

做一个并不昏庸,并不糊涂的人。

一代明君落幕,给北魏留下了一个不确定的未来。

这个未来,有南朝政权的交替动荡,还有北朝北魏的分裂不安。

未来如何,对拓跋濬来说已经不再重要,因为他已经不再是这个时代的主人。

文章写到这里,其实差不多就要结束了,但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作者要多说几句。

(新年快乐)

今天,是二零二二年,一月三十一日,农历辛丑年,辛丑月,甲申日,腊月廿九。

值此新春佳节,作者在这里,借用南北朝诗人徐君倩的古诗,祝福今日头条的读者朋友们,新春快乐,万事大吉!

欢多情未极,赏至莫停杯。酒中喜桃子,粽里觅杨梅。

惟愿历史有趣,笑口常开!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宗爱,北魏,父亲,贤德,丞相,拓跋,帝王,皇帝,太子,南北朝,观点评论,宗爱,武帝拓,太武帝拓,帝王,皇帝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宗爱,北魏,父亲,贤德,丞相,拓跋,帝王,皇帝,太子,南北朝,观点评论,宗爱,武帝拓,太武帝拓,帝王,皇帝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宗爱,北魏,父亲,贤德,丞相,拓跋,帝王,皇帝,太子,南北朝,观点评论,宗爱,武帝拓,太武帝拓,帝王,皇帝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