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国之乱应该从吴国说起,因为是吴国带头引起的祸乱。在西汉第五任皇帝刘恒在位的时候,吴国就和中央有了裂痕。当时吴国的太子刘贤到长安朝见,跟西汉还是太子的刘启经常在一起吃喝赌博,刘贤在赌桌上喜欢争胜,口出不逊,态度也比较恶劣,惹恼了刘启,刘启就拿起赌博用的木板,向刘贤扔过去,不幸的是把刘贤当场砸死。中央政府把刘贤的灵柩送回吴国安葬,灵柩抵达吴国的时候,吴王刘濞愤怒地说:“我们姓刘的都是一家人,既然死在长安,就葬在长安,何必多此一举。”最后又把灵柩送回长安,葬在长安。
从此以后,刘濞就开始不遵守封国应该遵守的礼节,声称有病,不去长安朝见。这些举动让中央政府很生气,下令逮捕吴国的使节,审问不来朝见的原因。此时刘濞十分恐惧,有了叛变的意图。后来,刘濞派使节到长安朝见。刘恒亲自询问原因,吴国使节说:“我家吴王并没有生病。只是因为中央政府几次逮捕吴国的使节,大王害怕,只好假装生病。请陛下原谅他从前的过失。”于是,刘恒赦免所有吴国的使节,送他们回吴国,并送了刘濞茶几、手杖等物品,体谅他年老多病,特准不再朝见。因此,吴王第一次谋反的意图就“胎死腹中”。
然而,刘濞并不买账,因为在吴国内拥有可以铸钱的铜矿和民生必需品的食盐,所以平民不缴任何赋税。并且下令凡在边疆当兵的人都由吴国政府出钱(为了收买人心,对于当兵的人,都给发费用)。逢年过节,对国内人才都有慰问,对普通的邻里邻居,也都有赏赐。此时中央政府官员晁错(太子舍人)屡屡上书,建议乘着刘濞不断犯错,削弱吴国的实力和减小国土面积。刘恒一向以仁慈、礼教为政,不忍心这么做,于是吴国就更加肆无忌惮了。等到刘启即位后,晁错再次向景帝刘启建议,对刘启说:“现在各个封国都很大,齐国有七十余县,楚国有四十余县,吴国有五十余县。这三个封国的国君,不是庶子就是疏亲,却分了一半天下。刘濞又因为当年儿子的死亡而假装生病不来朝见,应该诛杀。先帝刘恒不忍心那样做,反而给了他茶几、手杖等,按理他应该改过自新,想不到却变本加厉,引诱天下亡命之徒阴谋作乱。此人早晚要造反,我们何不早点行动?”刘启一时也拿不定主意,下令高阶层官员参与讨论此事。
就在事态不定的时候,楚王刘戊到长安朝见,晁错又弹劾刘戊,说他去年太皇太后薄女士逝世守丧期间,私下跟女人上床,应该斩首。刘启下令赦免死罪,削去楚国的东海。此时的晁错开始一连串打击行动,追查赵王刘隧也犯过错误,削去赵国常山郡。胶西王刘卬也犯过错误,削去六个县。由于一连串的消减封国土地的行为,使得吴王刘濞大为惊慌,谋反的意图再次升起。于是派使节去胶西王刘卬那里,对刘卬说:“刘启任用晁错,听信谗言,消减封国土地,诛杀大臣,这些行为背后的真实目的恐怕不仅是消减封国的土地啊!”刘卬说:“确实如此,那我们该怎么办?”使节说:“吴王跟大王有同样的忧虑,他愿意为天下铲除灾害,大王意下如何?”刘卬听后,大叫说:“我们怎么能这样?刘启虽然严厉,岂能谋反?”使节说:“当人民怨言之际,正是圣人挺身而出之时。吴王一面发表文告,要求诛杀晁错,一面出动军队,追随大王之后,大军所向,无不克复,谁敢不服?大王如果应许,则天下可以并吞。然后,吴王跟大王分割国土,岂不是一件伟大的功业?”刘卬回答道:“就这么决定。”并且派出使节,分别前往齐国、淄川国、胶东国、济南国密谋造反,各国都同意请求。
公元前一五四年,中央政府终于下令削减吴国,命令收回会稽、豫章两郡。诏书抵达吴国后,吴王刘濞起兵谋反,把中央政府派到吴国的官员全部诛杀。胶西国、胶东国、淄川国、楚国、赵国同时起兵响应。等到七国发布起兵文告后,刘启任命长安警备区司令周亚夫当全国部队总司令(太尉),率领三十六位将军,迎战吴楚联军。派郦寄进攻赵国。派将军栾布进攻齐国。同时派窦婴担任大将军,进驻荥阳监视赵国。
这个时期的刘启正跟晁错商量军事行动,晁错建议刘启御驾亲征,而自己留守长安,刘启非常吃惊,不知所措。就在刘启一筹莫展的时候,吴国国相袁盎晋见刘启,对刘启述说了吴国叛变的原因。刘启问道:“现在吴国叛变,你有什么看法?”袁盎说:“用不着担心。”
刘启问道:“那我们有什么办法对付?”袁盎说:“吴楚两国发表文告,声称:高皇帝封国各有疆界。而奸臣晁错擅自处分各国王侯消减各国土地,所以被迫起兵,旨在诛杀晁错,恢复土地这两点。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杀掉晁错,恢复封国土地,就能阻止此次叛乱。”在就刘启和袁盎交谈的十几天后,刘启命宰相陶青,司法部长(廷尉)张欧联名弹劾晁错,并且提出腰斩晁错的请求,刘启立即批准。正月二十九日,刘启命长安警备司令传话晁错入宫晋见。二人一同乘车,就在街头,晁错被武士腰斩而死。事后,刘启询问担任前方军事指挥官的邓公,对他说:“你在前方知道晁错被诛杀,吴楚联军是不是撤退了?”邓公说:“吴国叛变的阴谋已经酝酿十余年,削地只是导火线,杀晁错也只是借口。”刘启问:“哎,我也后悔杀了晁错。”
此时太尉周亚夫率大军直指昌邑。吴楚联军猛攻睢阳(梁国首府),梁王刘武不断派使节向周亚夫求救,周亚夫不理,只是坚守营垒,派韩颓当(韩王韩信的儿子)等将领,率领轻骑兵部队南下渡过淮河,绕到吴楚联军之后,切断吴楚联军的补给线。吴楚联军在下邑再次集结后,发动猛烈攻击,周亚夫不肯出战,只是严守营寨。吴楚联军无法攻入,后勤补给线也被切断吴楚联军开始缺粮,士兵已经筋疲力尽,再加上饥饿难忍,很多士兵被饿死,吴楚联军只好撤退。二月,周亚夫出动精锐部队追击,吴楚联军大败,身兼统帅的吴王刘濞率领亲信卫士数千人乘夜逃往。楚王刘戊看大势已去,自杀身亡。
刘濞出逃南渡长江,固守丹徒(江苏省镇江市东丹徒镇),打算撤退到东海王国(浙江省温州市)。这时刘濞已经集结残兵败将一万余人,中央政府已经用重金贿赂了东海王国,东海王骆望请求刘濞亲临慰劳军队,刘濞在慰劳军队的时候,骆望派杀手杀掉刘濞。骆望看下刘濞的人头,快马加鞭奏报给了刘启。吴国太子刘驹向南逃往,投奔闽越王国。自此,吴楚叛变历经三个月全部平叛。
七国叛变预谋共同出兵之初,齐国没有出兵,所以遭到淄川国、济南国、胶西国三国联军攻击齐国首府临淄(山东省淄博市东临淄区),齐国派使节向皇帝刘启告急。刘启派中央军击破三国军队,临淄解围。事后中央军大将栾布发现齐国最初也参加了叛变的阴谋,正准备进攻齐国,齐王畏罪服毒自杀。不久,胶东王、淄川王、济南王都被处死。
郦寄率军抵达赵国后,赵王刘隧退回邯郸,正好栾布从齐国回军,跟郦寄会师,决定引用河水灌入邯郸城,城墙坍塌,刘隧自杀。
笔者说:发生在西汉景帝刘启时期的七国叛乱最初就是因为吴王刘濞的儿子刘贤死于长安而与中央产生了裂痕,再加上当时晁错大展身手,决心要消减各封国的土地,使得各封国国王都心里忌惮,担心有一天自己的封国被削弱,就这样促成了西汉史上有名的同姓王联合大叛乱。
七国之乱是历史上一个重大的转折点,如果七国胜利,估计中国又回到了战国时代,到时候互相不服,一定还会互相并吞。如果七国失败,那么西汉王朝在百姓心里的地位就会更加巩固,通过平叛七国之乱的军事行动使得刘家的统治政权更加固若金汤。
至于晁错之死,确实有点冤枉,晁错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巩固西汉王朝政权。只是手段比较严厉,处处与人为难,导致招惹了很多政敌,树敌太多就会有危险,这一点确实不明智。刘启听从袁盎的建议也是有点一时冲动,作为一个比较仁慈的国君,他确实不希望看到大兵争锋相对,百姓生灵涂炭。再加上晁错之前让他御驾亲征,而晁错自己留守长安的建议,让刘启一时琢磨不透,担心晁错也有叛变之心,种种原因导致刘启下令误杀晁错。这也是形势所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