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友谅画像
大家好,我是兰台。
今天我和大家聊一聊朱元璋主要对手陈友谅后人的情况。
众所周知,陈友谅在元末是朱元璋主要对手,鄱阳湖之战,陈友谅差点就能杀死朱元璋;不过最后老天爷还是眷顾朱元璋,让朱元璋击败了陈友谅。
那么,陈友谅的后人在明朝过得如何呢?
从目前史料看,陈友谅后人主要有两支。
一支是陈友谅儿子陈理为主的直系,一支是以陈友谅族人。
元至正二十四年(公元1364年)二月,朱元璋兵临武昌城下,陈理出降,大汉政权灭亡。
朱元璋把陈友谅亲属带回南京后,封陈理为归德侯,又封陈友谅的父亲陈普才伯爵,封陈友谅两个弟弟伯爵。
明朝建立后,陈理与明升逐渐长大,朱元璋渐渐地对这两个小孩子不放心起来,于是在公元1372年将陈理流放到了朝鲜半岛。
《明史》上说是因为陈理逐渐长大后,开始怨恨朱元璋,朱元璋这才把陈理流放到了朝鲜:
理居京师,邑邑出怨望语。帝曰:“此童孺小过耳,恐细人蛊惑,不克全朕恩,宜处之远方。”洪武五年,理及归义侯明升并徙高丽,遣元降臣枢密使延安答理护行。赐高丽王罗绮,俾善视之。——《明史》
但是仔细想一想,此时陈理无一兵一卒,如何敢“出怨望语”?无非是朱元璋见这两个小孩子长大,担心陈友谅和明玉珍旧部打着这两个小孩子旗号造反,于是干脆远远把他们打发去朝鲜。
虽然此举也算无情,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算朱元璋难得的一次善心。
陈理到了朝鲜后,从朝鲜方面史料看,在朝鲜过得并不好,一度生计都出现问题;不过在兰台看,这并不是因为朝鲜薄待陈理一族,实在是陈理一家到了朝鲜,依然端着“末世皇族”的架子,陈理家中竟然有全套皇帝用的祭祀礼器,就连朝鲜王室都要来借鉴,可见其排场:
其制器尺式,昔人于法度之器,必用周尺,而校定尺式,自古为难。子朱子取司马文正公家石刻本尺法,载之《家礼》,以为后法,然《家礼》板本,行于世者不一,而周尺长短,皆不同,亦难为据。判中枢院事许稠于洪武癸酉年间丁父忧,求得陈友谅子陈理家庙神主式,假作尺本,又于议郞姜天霔家,得纸本周尺,乃其父判三司姜硕弟有元院使金刚所藏象牙尺所传本也。
朝鲜对陈理以及陈理妻子其实还是很不错的,陈理死后,其妻李氏仍旧受接济、优待。赐米、赐地、赐奴婢,还把她家女婿调到国都来,方便照顾李氏。
电视剧里的陈友谅
不过根据朝鲜史料,陈理应该是没有儿子,也就没有孙子,只有外孙。
成俔(qiàn)是朝鲜著名的文学家和史学家,曾到过陈理家,并在《大东野乘》中写道:“陈理无子,只有外孙。余尝从外孙曹公,见所藏刺绣文锦。”
陈友谅的另一支后人一直生活在内地,不过这应该是陈友谅的族人,未必是陈友谅直系后人。
这一支族人一直生活在陈友谅老家湖北沔阳,而且终明一朝一直做强盗,算是代表着陈友谅后人并不服朱家皇帝。
初,陈友谅遣孽分为柯、陈二姓,盘踞江西武宁、湖广兴国,而兴国尤蕃衍黠悍,迄明世为患将三百年。——《东华录》
事实上明末史学家谈迁在《枣林杂俎》一书中也谈到沔阳地区“柯氏、马氏”是陈友谅“遗裔”,这里谈迁很谨慎的用了“遗裔”而没有用“后人”,因为 “柯氏、马氏”可能也包括陈友谅的族人。
沔阳柯氏、马氏,陈友谅遗裔也。改姓与部曲谈、王、吴三家逋居兴国、大冶、瑞昌界上,族指蕃犷。
不过虽然陈友谅在兴国、武宁的后人一直做着强盗反抗明朝,但是当满人入关后,陈友谅后人也选择与南明合作,共抗清军:
柯抱冲者,与何腾蛟结连,自立为王,以其党陈珩玉为帅,攻陷兴国州,杀武昌同知张梦熊。柯永盛同按臣吴赞遣将征剿,八战皆败之,焚其巢,擒抱冲、珩玉,皆斩之。——《东华录》
根据《东华录》,陈友谅的后人与南明督师何腾蛟联合之后,一度攻陷清朝占据的兴国州,杀了清朝任命的武昌同知张梦熊,可是当面对清军主力时,陈友谅的后人也没能坚持住,领头人还被清军斩杀了。
南明抗清
关于柯抱冲与陈珩玉的事迹,不仅仅记载于《东华录》,还记载于参与了清初,反清复明活动的南明低级文官蒙正发的《三湘从事录》:
十月朔,督师(何腾蛟)手书与发云:不佞于十月十六日誓师祭江,水陆并进;足下速率义旅会合柯、陈兵,收复大冶、兴国州县。
综上所述,陈友谅后人在明朝,主支被朱元璋发配到了朝鲜,陈理死后,法理上陈友谅绝嗣了;但是陈友谅的族人一直生活在江西武宁、湖广兴国一带,而且族风彪悍,“迄明世为患将三百年”,但是到了明末,陈友谅这一支后人也与南明联合抗清,最后死伤惨重,以至于到了清朝,陈友谅后人情况彻底说不清楚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