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从“澶渊之盟”到“靖康之耻”,内部矛盾通过外部矛盾得到了解决

从“澶渊之盟”到“靖康之耻”,内部矛盾通过外部矛盾得到了解决

“澶渊之盟”和“靖康之耻”,是北宋时期最为关键的、也是决定了北宋命运的两次重大历史事件。

其中的“澶渊之盟”,结束了宋、辽之间长达25年的战争状态,奠定了北宋后来的发展方向,也注定了宋朝后来必然得到的那个“靖康之耻”的命运。

而“靖康之耻”,则是北宋历史发展的结果。

这个结果就是,北宋的两位末代皇帝宋徽宗和宋钦宗,加上他们手下的一些大臣和宗室男女,共计14000多人,一起被作为金人的俘虏,押往北方。

那么,这两次事件,反映出了什么问题呢?能够给我们以什么启示呢?

我们慢慢地分析。

先来谈这个“澶渊之盟”。

这个“澶渊之盟”事件的核心,就是宋朝方面的这个头面人物宋真宗——赵恒。

宋真宗赵恒,是北宋王朝的第三位皇帝,也是北宋王朝第二位皇帝宋太宗赵光义的第三个儿子。

那么,作为宋太宗赵光义的第三个儿子,他肯定就不是赵光义的嫡长子了,那他也肯定不是赵光义所立的第一个太子。

那么,既然他不是赵光义的第一个太子,他又是怎么取代他前面的太子,而被立为太子的呢?

他之前的太子,又是怎么回事呢?

这个事情,得好好说说。

宋太宗赵光义的长子赵元佐,自幼聪明机警,长得又像赵光义。

他有武艺,善骑射,还曾经跟随赵光义出征过太原、幽蓟jì 。

他本来是最合适的皇储。

可是,据史书记载说,因为他的叔叔赵廷美是冤死的,他就为他叔叔的冤死而发疯了。

那么,他真的是因为他的叔叔赵廷美的冤死,而发疯的吗?

对这个事情,我们不能光看史书的记载,我们还要结合一些现象,来进行逻辑分析。

逻辑,能够让我们明辨是非。

在赵元佐因为发疯,而被废除太子之位后,理所当然的,就是他的弟弟陈王赵元佑,被封为太子。

而这时,宋太宗赵光义,竟然做出了一个让大家意想不到的决定,就是,他取用了他们家过去的家臣赵普,第三次为相。

那么,为什么赵光义要取用他们家过去的家臣赵普,第三次为相呢?

这就不得不,说说这个家臣赵普了。

赵普,本来不是官员,而是赵光义家的家臣。

他曾经在“陈桥兵变”中,和赵光义忙前忙后,促成了“陈桥兵变”的圆满成功,使得赵光义的哥哥赵匡胤“黄袍加身”,成为了北宋的开国皇帝。

可是,要想凭这样的功劳,就当上北宋的宰相,他恐怕还差了些什么。

要知道,“科举制”发展到北宋,是很成熟的,北宋的官僚制度是很健全的。

那么,他是凭什么当上北宋的宰相的呢?

这就不能不说说,这个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和他兄弟赵光义之间的矛盾。

北宋开国之后,赵匡胤的母亲杜太后,临死前有一个遗嘱,叫赵匡胤传位的时候,不要“父死子继”,而要“兄终弟及”,就是要把皇位,让给他的兄弟赵光义。

可是,赵匡胤有儿子呀,他肯定是不想传位给他的弟弟,而是想传位给他的儿子呀。

所以,正好他们家的家臣赵普,是站在赵匡胤的一边,反对“兄终弟及”,而支持“父死子继”的,赵匡胤这才取用赵普为宰相,让他去和赵光义斗法。

他希望,赵普能够抓到赵光义的什么把柄,然后,就乘机将赵光义废为庶民,甚至是处死,那不就解决了他们之间的这个传位的问题吗?

可是呢,这个赵普,没有赵光义的心眼多,他斗不过赵光义。

所以,斗来斗去的结果,反倒是赵普被罢相,赵匡胤不得不封赵光义为晋王。

然后,赵匡胤就“暴病身亡”了,赵光义,就平稳地登基,成为了北宋的第二个皇帝。

那么,既然赵光义登基为皇帝了,照道理,那个与他作对的赵普,不是就死定了吗?

可是,没有,这个赵普不但没有死,他竟然又第二次为相了。

赵光义当皇帝后,也取用了他赵普为相。

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赵匡胤和赵光义,不是只有他们兄弟两个,他们还有一个弟弟,叫赵廷美。

他们的母亲杜太后当初的遗嘱,是要赵匡胤传位给赵光义,赵光义又传位给赵廷美,赵廷美再传位给赵匡胤的儿子赵德昭。

所以,我们现在知道了,赵光义为什么也要取用赵普为相吗?

既然你赵普是极力主张“父死子继”的,那么,这还有一个弟弟赵廷美,也在等着“兄终弟及”呢,你看怎么办呀?

所以,赵普,就是赵光义用来对付赵廷美和赵匡胤的两个儿子的。

而当赵廷美和赵匡胤的两个儿子,都死了之后,赵普,也就下台了,他就第二次被罢相了。

当然,赵普第二次被罢相的原因,不光是他的任务完成了,赵光义再也用不着他了,这里面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不是读书人。

赵普不是读书人,他不是靠科举考试而当官的。

他之所以能够二次为相,全是因为,他是赵家的家臣,赵家人对他知根知底,了解他,信任他。

但是,因为他不是读书人,所以,他就肯定跟那些通过读书考试考上来的,有学问的官僚们不一样。

他跟那些人搞不到一块去。

所以,既然他不再受皇帝重用了,他就肯定要受到那些人的排挤。

但是,没想到吧,没过多久,赵普又第三次被取用,他又第三次被拜相了。

那么,这一次,他又是为什么被拜相呢?

这一次,当然是为了赵光义的第二个太子赵元佑。

在前太子赵元佐发疯被废之后,赵光义就立赵元佑为太子,然后,又启用赵普第三次为相。

然后,大家就看到,赵元佑跟赵普走得很近。

那么,这里面的逻辑是什么呢?

这个逻辑就是,赵元佐的发疯,是有人暗中做了局的,是有人想通过掌控太子的废立,来掌控未来的北宋。

所以,赵光义也看透了这一点,他就重新取用赵普。

他就是要通过重新启用赵普,让他的儿子赵元佑知道,一个帝王的基本素质,就是要能够掌握臣子,不能让臣子掌握了你。

但是,赵普后来又第三次被罢相。

然后,太子赵元佑,有一天早朝回府,忽然就觉得身体不适,不久,就去世了。

那么,太子赵元佑到底是什么原因去世的呢?

不知道,史书上没有明说。

我们只能知道,赵元佐被废,赵元佑暴死,宋太宗赵光义的储位,就再次空缺了。

而这时,大臣冯拯等人上疏,请宋太宗赵光义早立太子。

赵光义就气愤地将他们都贬到岭南去了。

于是,再没有人敢议论,这个继承人的问题了。

一直到赵光义的晚年,因为旧伤复发,他自知将不久于世,才私下就此事,询问他所信任的大臣寇准。

在寇准的提议下,他才立他的第三子赵恒为太子。

赵恒被立为太子,京师之人都很高兴。

但是,赵光义听说别人都为这事很高兴时,他却很不高兴。

很显然,他对他的这第三个太子,是并不满意的。

为什么不满意呢?

你们猜。

其实,不用猜,看看他这个太子后来当皇帝的表现,不就知道了嘛。

西元997年,宋太宗赵光义去世,他的太子赵恒即位,就是宋真宗。

宋真宗赵恒,29岁即位当上皇帝。

而当时的北宋内部,是个什么情况呢?

我们暂时不说。

我们只说北宋的外部,当时的形势是很不好的。

在南方,唐朝时期还被中原政权管辖的越南,刚刚和宋朝打了几仗,于西元993年,被宋朝承认独立。

在北方,更是有北部的辽国,和西北部的西夏国两股势力,与宋朝作对。

其中,辽国是在西元907年,由契丹族建立的一。

宋朝直到西元960年才建立,所以,他们比宋朝还要早建国几十年。

而他们与宋朝还有一个不得不说的历史纠葛,那就是对于“幽云十六州”的争夺。

幽云十六州

这个“幽云十六州”,是指以今天的北京和山西省会大同市为中心的、中国北方的十六个州,其范围包括河北北部和山西北部的广大地区。

它们这一片地区,原本是中原地区的核心区域。

但是,西元936年,后唐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反唐自立,为了不被打败,就向契丹辽国求援。

契丹辽国出兵扶植他建立后晋,他就成了契丹辽国的儿皇帝。

他这个儿皇帝,就按照契丹辽国的要求,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了契丹辽国,使得本来在北方的契丹辽国,其疆域就深入到了中原,扩展到了长城沿线。

那么,这个“幽云十六州”,对于中原政权有多么重要呢?

“燕云十六州”中的幽、蓟、瀛、莫、涿、澶、顺七州,在太行山北支的东南,称为“山前”,其余九州在太行山的西北,称为“山后”。

从山海关以东,长城向西南分出一支,绵亘于太行山脊,到朔州以西复与长城相合,这就是内长城。

中原如果失去“山后”,还有内长城的雁门关可守。

而如果失去了“山前”,则河北地区完全没有了防御的屏障,契丹的骑兵,就可以沿着幽蓟以南的坦荡平原,直冲黄河以北。

所以,中原政权从后周的柴荣皇帝开始,就不得不为了争夺这片“幽云十六州”,而与契丹辽朝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斗争。

只可惜,一直到这位宋真宗赵恒登基为帝,“幽云十六州”,仍然是掌握在契丹辽朝人的手中。

另一个西夏国,是原来臣服于唐朝的少数民族党项族所建立的。

他们这时候,也不接受宋朝的管辖,并且,于西元990年去,接受了契丹辽朝的册封,号称“夏国”。

因为他们是在宋朝的西北部,所以,宋朝就称他们为“西夏”。

在这位宋真宗皇帝登基为帝之后,自西元999年开始,辽朝就又陆续派兵,在边境挑衅,掠夺财物,屠杀百姓。

虽然,宋朝边境地区的军民积极抵抗,但是,因为辽朝骑兵战术灵活,来去如风,他们还是给边境地区的居民们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也给北宋王朝的边防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西元1004年,辽朝萧太后与辽圣宗耶律隆绪,以收复被后周柴荣夺回的瓦桥关为名,亲率大军深入宋境。

他们攻破现属于河北徐水地区的遂城,生俘宋将王先知。

然后,又力攻定州,俘虏宋朝云州观察使王继忠。

在得知辽军开始大举进攻后,宋真宗赵恒,第一时间就想迁都南逃。

一些大臣也为到底是迁都升州,就是现在的江苏南京;还是迁都益州,就是现在的四川成都而争得不可开交。

但是,宰相寇准,严辞斥责那些主张迁都的人,力请宋真宗御驾亲征。

要说这个寇准,他19岁就考中进士,是个生性豪爽、不拘小节、有才华,也很有个性的人。

有一次,在大殿奏事,他的一句话,说得当时的宋太宗赵光义很不爽,赵光义愤而起身,想要离开。

可是,他居然不顾君臣之礼,上去扯着宋太宗的衣服,不让他离开,搞得赵光义当时极为尴尬。

也许,正是因为他的性情直率,与众不同,就让宋太宗赵光义比较信任他。

当初立这个赵恒为太子,就也是他帮助赵光义拿定的主意。

那么,既然寇准帮助赵光义挑选了这个赵恒为太子,他肯定也是对这个赵恒的个性比较了解的。

所以,他就也有办法,来拿捏这个赵恒。

于是,在他的激烈陈情之下,这个宋真宗赵恒,还真就改变了主意,北上御驾亲征了。

在这之前,宋军已经在辽军的后方朔州,大败辽军。

一些辽军,因为粮草不继,而被迫撤军。

但是,辽军的主力,却一路南下,三面包围了澶州,就是现在的河南濮阳。

宋军大将张环,在辽朝统军萧挞tà凛率领数十轻骑在城下巡视时,以伏驽射中萧挞tà凛的头部,致其坠马而亡,大挫辽军的士气。

这时,恰好宋真宗一行抵达澶州。

寇准力促宋真宗去登上澶州的北城门楼,以示督战。

宋朝诸军见到皇帝亲自前来督战,山呼万岁,声闻数十里。

宋真宗自己也受到这种气氛的感染,心潮澎湃。

他留寇准,在北城全权总理各项事宜,自己则回到南城住下。

而这个时候,契丹方面却心情忐忑。

尽管他们前面的进展还算顺利,但是,因为战线拉得过长,他们的补给非常困难。

特别是他们的主将萧挞tà凛战死,极大地挫伤了将士们的士气。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不敢恋战,就派人进入澶州,向宋朝转达了他们想要息兵罢战的愿望。

而宋真宗赵恒也当即回信,表示宋朝也不喜欢穷兵黩武,愿与契丹达成和解。

他又派出殿直曹利用作为使臣,去与契丹洽谈议和的事宜。

但是,前面的寇准在听到这个消息后,急忙赶回南城,向赵恒苦谏,称契丹已是强弩之末,现在正是打败他们的大好时机。

边防大将杨延昭,也派人上书,称敌军人困马乏,我军士气高涨,正应该趁此良机,扼守各路要道,将敌人围而歼之,然后,再乘胜北上,收复“燕云十六州”。

但是,宋真宗赵恒,这时却只想媾和。

朝中的大臣们,更是联合起来,攻击寇准拥兵自重。

寇准在那些主和派的攻击下,势单力孤,只得同意他们与契丹讲和。

契丹提出,要宋朝归还被后周柴荣所夺回的瓦桥关,赵恒不敢答应这个条件,怕割地求和,会遭后人唾骂。

但是,他又怕失去这个议和的机会,就对议和代表曹利用说:“只要不割地,能讲和,契丹就是索取百万钱财,也可以答应。”

曹利用就问,底线是多少呢?

他不假思索地道:“如事不得已,百万亦可。”

寇准在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又暗中把曹利用叫了过去,威胁说:“皇上虽有百万之约,但要是超过三十万,我就砍了你的脑袋。”

曹利用领命去了辽营谈判,最终达成协议。

协议的内容大概是:

宋辽为兄弟之国,辽圣宗年幼,称宋真宗为兄,后世仍以齿论。

宋辽以白沟河为界(辽放弃遂城及涿、瀛yíng、莫三州),双方撤兵。

此后凡有越界盗贼逃犯,彼此不得停匿。

两朝沿边城池,一切如常,不得创筑城隍。

宋每年向辽提供“助军旅之费”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至雄州交割。

双方于边境设置榷场,开展互市贸易。

曹利用完成任务,回来交旨。

这时,宋真宗赵恒正在吃饭。

侍者就问曹利用,许给契丹多少银两?

曹利用没有说话,只是伸出三根手指,放在额头上。

侍者误以为是三百万两,就去告诉赵恒。

赵恒听后大惊道:“太多了!太多了!”

便召见曹利用亲自盘问。

曹利用战战兢兢地回答:“三十万两。”

赵恒听后,又嘀咕一声:“才三十万,这么少!”

然后,他又称赞曹利用:“你很会办事,很会办事!”

就重重地奖赏了曹利用。

但是,对于真正地在这场战争中起到重要作用的寇准,他却从此疑忌起来。

不久,他就借故,把寇准贬斥出朝,任命王钦若为宰相。

但是,虽然寇准功高震主,只要赶走了他,将功劳归于自己的名下,这个宋真宗赵恒,对于自己能够抵抗住辽军,取得“澶渊之盟”的这个结果,还是甚为满意的。

他以为,这是他的一桩值得自豪的功业。

不料,有一天,曾经主张不战而逃、迁都南京的王钦若,却对他说:“城下之盟,《春秋》耻之。澶渊之举,以万乘之尊而为城下盟,没有比这更耻辱的了!”

这一句话,把他给说得透心凉。

那么,为什么先前主张不战而逃、迁都南京的王钦若,这时却反倒说这个“澶渊之盟”是一桩耻辱呢?

难道,这比他的不战而逃、迁都南京还要耻辱吗?

其实,王钦若,只是想打击主战派的寇准而已。

尽管“澶渊之盟”不是寇准所要的结果,而是寇准极力反对的结果,但是,这也不妨碍王钦若们,以这个结果来攻击寇准无能。

由此可见,即使是他们这些逃跑派、主和派,也是知道,这个结果是一个耻辱,是一个有节气的人所不可接受的。

而气节不气节,其实也无所谓,关键是,一个大好的收复“幽云十六州”,为中原人民的和平安定,重新筑起北方屏障的机会,却因此而失去了。

如果这个“幽云十六州”这时候收复回来了,那么,后来的金兵能够长驱直入,造成“靖康之难”吗?

当然,“澶渊之盟”,不仅仅是因为没有收复“幽云十六州”,而从战术上导致了后来的“靖康之难”。

更为严重的是,它使畏战、怯战的思想,成为了北宋社会合理的意识形态,从而使主战派们,成为了当时被孤立的少数派。

直到现在,还有人说这个“澶渊之盟”,给宋、辽之间带来了百年的和平;也带来了北宋经济的繁荣发展。

这简直是放屁。

宋、辽之间百年的和平,是“澶渊之盟”给带来的吗?

西元1042年,辽国乘北宋和西夏交战的机会,向北宋勒索土地。

北宋被迫又给辽国每年增加岁币,银10万银两,绢10万匹。

西元1074年,辽国又借口北宋在山西边境增修堡垒,破坏边界,要求划界。

北宋政府又允许以分水岭为界,放弃了一些土地。

这就是宋、辽之间的百年和平吗?

确实,宋、辽之间,在这之后是再没有打过仗。

但是,这是“澶渊之盟”的结果吗?这是辽国遵守契约的结果吗?

西元1009年,辽国的萧太后病死。

第二年,他们与高丽发生了战争。

在萧太后去世后的第十五个月,他们的另一个重要人物,韩德让也去世了。

接着,他们的政权内部就开始发生分裂。

他们内部分裂了,就再也没有力量,大规模地兴兵南下了。

所以,宋、辽之间的和平,关“澶渊之盟”什么事呀?

分明是人家辽国,再没有能力跟北宋打仗好不好?

至于说,“澶渊之盟”过后,北宋的经济发生了大的发展,这又跟“澶渊之盟”有关吗?

东汉、西汉、唐朝,只要没有“二世而亡”,只要天下能够保持安定,看看她们哪一个朝代,不是在初建之时,有一段基础稳固期,然后,就有一段繁荣发展期?

宋真宗时代的经济大发展,是她们这个朝代建立后,这时候必然要发生的现象好不好?

这与“澶渊之盟”有关吗?

至于说,这个成绩是在他宋真宗的主政下取得的,难道,他打赢了辽国,收复了“幽云十六州”,这个成绩就不能取得吗?

他打赢了辽国,收复了“幽云十六州”,他发展经济的成绩不是应该更大些吗?

所以,宋真宗赵恒的畏战、怯战,急急忙忙地签下“澶渊之盟”,是没有给北宋带来任何的好处,只是给北宋的灭亡埋下了祸根,只是给北宋的“靖康之耻”种下了种子。

那么,为什么宋真宗赵恒,在那种形势对我极为有利的情况下,却仍然那么地畏战、怯战,仍然不惜每年向敌国输送百万银两以求和呢?

为什么他根本就不想收复他的前辈们,梦寐以求的“幽云十六州”呢?

这就要回头想一想,为什么他的父皇,当初很久不立他为太子,最后万不得已地立他为太子了,当听说别人为此高兴的时候,他的父皇,为什么反倒很不高兴呢?

因为,他的父皇知道,他不是一个好的皇位继承人。

从他的两个哥哥相继出事,他的父皇就知道,他不是一个好的皇位继承人。

他的两个哥哥,显然是被人做了局。

是有一股势力,想通过控制太子,来控制未来的北宋。

所以,他的两个哥哥,才会相继出事。

那么,可想而知,他赵恒,就是被那一股势力所蓄意安排,来顶替他的两个哥哥的。

他从小就被那一股势力给洗脑了;他从小就被那一股势力给灌输了畏战、怯战的思想了。

他根本就不是一个政治家,他根本就不是一个具有政治思维的人。

那么,是什么势力,在蓄谋控制北宋的太子呢?

当然是北宋的官僚集团。

但是,这个北宋的官僚集团,其实也只是那股势力的一只手。

真正的控制太子的那股势力,其实就是北宋社会的富人集团。

宋真宗的畏战、怯战,其实是那一帮富人的畏战、怯战。

宋真宗的宁愿每年输送百万银两以求和,其实是那一帮富人宁愿每年输送百万银两以求和。

那帮富人,不怕每年输送百万银两以求和,他们就是害怕战争。

为什么呢?

因为,每年输送百万银两,这个钱,是朝廷的,不是他们富人的。

朝廷的钱从何而来呢?

是从穷人而来,不是从他们富人而来。

朝廷或国家的收税,是只收穷人的税,而收不着他们富人的税。

关于这一点,古今中外,是概莫例外。

因为,他们富人,有的是办法避税。

而穷人,没有办法避税,只能是官家要多少,就交多少。

那么,为什么富人们害怕战争呢?

因为,战争,会导致社会形成战时状态。

到那个时候,权力就高度集中。

而朝廷急需用钱,一时是不可能收上税的。

怎么办?

只能是找富人捐款。

你不捐款?

那就得死,就得被抄家。

所以,富人们害怕战争,他们要千方百计地制止战争。

万一制止不了,那就逃。

而富人能逃,穷人,是逃不了的。

当然,虽然富人们害怕战争,但是,他们自己不能决定要不要战争。

在科举制度之下,他们无法进入官僚阶层,无法自己决定要不要战争。

所以,他们就要借一只手,来帮助他们阻止战争,或避免战争。

这只手,就是官僚集团,和官僚集团的后备军——士大夫集团。

官僚集团控制着朝廷政策的执行权。

任何政策,都是需要依靠他们官僚集团去执行的。

当然,在执行中扭曲政策,消极地对抗政策,这是万不得已。

这是具有一定的风险性的。

最好的办法,就是要把政策的制定权,也掌握在自己手里。

那么,谁是政策的制定者呢?

皇帝,皇帝才是政策的制定者。

所以,要掌握政策的制定权,就要掌握皇帝。

所以,我们就可以看到,自从“科举制”开始登上历史的舞台,历朝历代的太子,或者有潜力当上太子的皇子,就往往容易出事。

这个宋真宗的两个哥哥,都是在太子的位置上,接连出事。

而到他这第三个太子,总算是没有出事,但是,宋朝却出事了。

宋朝变成了一个比别的朝代有钱,却比别的朝代怕打仗的朝代。

遇到别的国家来攻打她,她只知道消极避战,只知道输币以求和。

而在他这位宋真宗之后呢?

我们发现,他这个宋真宗,一共是生了五个儿子,前面的四个,都是不幸早亡。

只有最后一个硕果仅存,据说,也是通过“狸猫换太子”给换来的。

可见,这个当仁不让,选都没得选的唯一的太子,绝对不是由他宋真宗所选定和培养的。

而这位不是由宋真宗选定培养的下一位皇帝,也就是宋仁宗赵祯,果然是“天性仁孝,对人宽厚和善”。

那个敢扯宋太宗赵光义的龙袍的包拯,这时候,是更加放肆。

他屡屡犯颜直谏,唾沫星子,都飞溅到宋仁宗赵祯的脸上。

宋仁宗赵祯,一面用衣袖擦脸,一面还接受包拯的直谏,是一点脾气都没有。

不过,说他没有志向,那也是不见得。

他曾经支持过范仲淹的“庆历新政”。

但是,因为反对势力太大,只坚持了一年四个月,就宣告中止。

他在位期间,北宋被西夏打得满地找牙。

但是,因为西夏连年征战,国力难支,最后两国议和。

西夏向宋朝称臣,宋朝每年赐西夏绢十三万匹、银五万两、茶二万斤。

而因为和西夏作战,辽国又来揩油,宋朝再与辽国签订协议,在原来每年输币的基础上,每年再增加银10万两,绢10万匹。

至于在培养太子方面,他一共是生过三个儿子,却全部早亡。

所以,他的下一任皇帝,不是他的亲生儿子,而是他过继过来的。

而这个过继过来的儿子,宋英宗赵曙,继位不过五年,就嗝屁了。

在他执政时,看似繁华的北宋,国库,却是空空如也。

以宋英宗赵曙执政的第二年,西元1065年为例,这一年的宋朝岁入,虽然达到了一亿一千六百一十三万银两,可是,这一年的官费、军费等支出,却达到了一亿二千零三十四万银两。

是入不敷出的。

宋英宗赵曙死后,他的儿子宋神宗赵顼继位。

这个宋神宗赵顼的继位,应该是一个意外。

因为,没人会想到,宋英宗赵曙,仅仅登基四年,就会在36岁的时候,英年早逝。

所以,也就没有人会想到,关于北宋太子的剧本,这时候会给玩脱稿了。

这个宋神宗赵顼,没有通过他们的剧本安排,就匆匆地上位了。

那么,这个宋神宗赵顼,既然不是按照剧本的安排而上位的,他的政治表演,就肯定不会符合一些人的剧本要求了。

面对表面繁华,实际上危机四伏的北宋社会,年方20岁,正是血气方刚的宋神宗赵顼,一上位就启用王安石为相,命令王安石推行变法。

但是,王安石的变法,失败了。

而宋神宗赵顼,也是只比他的父皇宋英宗多活了两年。

他在38岁的时候,就去世了。

宋神宗去世后,他的年仅十岁的第六子赵煦继位,由太皇太后高氏临朝听政。

高氏启用司马光,全部推翻王安石的变法新政,恢复旧法。

而高氏去世后,宋哲宗赵煦亲政,又启用新党,下令实施“元丰新法”。

宋哲宗赵煦

但是,新党内部后来又发生分裂,党争愈演愈烈,使新法的执行大受影响。

然而,在军事上,宋哲宗赵煦,重启河湟之役,收取青唐地区,并发动了两次平夏城之战,使得西夏彻底臣服于宋朝。

可是,这么一个敢作敢为的皇帝,只活了二十五岁。

宋哲宗死后,他的弟弟赵佶继位,就是宋微宗。

宋徽宗和他的哥哥一样,重用所谓的“奸臣”童贯、蔡京,继续推行新法。

但是,北宋的气数,到这时,已经走到了尽头。

内部的农民起义不断,外部,她又遇上了一个新的对手,就是消灭了辽国的金国。

西元1125年十月,金军自平州进攻北宋的燕山府,北宋守将韩民毅投降。

宋徽宗想弃国南逃。

但是,给事中吴敏反对逃跑,推荐使用太常少卿李纲。

李纲奏上"御戎五策",说“非传位太子,不足以招徕天下豪杰”。

于是,宋徽宗退位,太子赵桓即位,即位宋钦宗,改年号为靖康。

西元1126年1月27日,金军渡过黄河。

1月31日,金军包围北宋首都汴京,也就是现在的河南开封。

在李纲的指挥下,金兵难以破城,他们要求宋朝派亲王、宰相作为使臣去军前议和。

他们索要金五百万两、银五千万两、牛马等各万匹、绢帛百万匹。

另外,宋朝还要割让太原、中山、河间三镇,并以亲王、宰相作人质,才许议和。

李邦彦、张邦昌等,主张全部接受;李纲力争,并且建议拖延时日,等待大兵四集,然后再议。

这时,宋钦宗的弟弟康王赵构,也就是后来南宋的开国皇帝宋高宗,请求使金。

宋钦宗便派康王赵构为军前计议使,宰相张邦昌为副,出使金营。

这时,北宋名将种师道率军赶到开封,金军被迫后撤到开封西北远郊的孟阳扎营。

期间,另一北宋名将姚平仲,率军去劫金军营寨,却被金军以逸待劳,遭遇惨败,姚中平逃往四川。

有人说,是主和派李邦彦、李棁为逼主战派李纲、种师道议和,有意透露情报给奸细邓圭,才导致劫营失败。

劫营失败后,李纲、种师道被撤销军权。

金兵重新开到开封城下,但是,他们再攻城时,又被宋军击退,于是只好撤军。

金军撤退时,种师道命令他的弟弟种师中率部尾随金军。

李纲也密告诸将,纵兵追击。

但是,吴敏、唐恪、耿南仲等主和派,派人在黄河边上树立大旗,严令宋朝军队不得绕过大旗追赶金军,否则一概处死。

种师道又建议,集合大军驻屯黄河两岸,防止金军再次渡河。

可是,吴敏、唐恪、耿南仲等主和派又以“万一金军不来,这笔巨大的军事费用会被浪费”为由,驳回种师道的建议。

种师道由此气愤致疾,不久就病死了。

李纲则被外调为河北河东宣抚使,最后又被放逐到江西。

从西元1126年9月5日开始,金军再次进攻北宋,至12月10日到达开封城下。

这个时候,由于所有的主战派全部被撤职外放,宋钦宗和主和派们,只能把守城的希望,寄托于妖人郭京的“六甲神兵”,结果使得开封外城被金兵轻松占领。

第一次围城时,开封原来的禁军,加上各路勤王军,总数达到二三十万人。

但是,金军撤退之后,这些大军,一部分被遣送复员;还有一部分,被主和派大臣唐恪、耿南仲,以经济上的理由遣散。

这样,在第二次围城时,城内的守军不满七万。

而各地的勤王军,又早已受到唐恪、耿南仲的命令,裹足不前。

只有南道总管张叔夜,与他的两个儿子伯奋、仲熊,违抗投降派的命令,募兵一万三千人坚决勤王。

他们一路经历大小十八次战斗,最后突入开封城,成为第二次围城之后,唯一的一支赶到,并且进入开封城的勤王军队。

但是,开封城,除他们攻入城内时,发生战斗外,并没有发生其它的战斗。

宋微宗、宋钦宗父子,和他们手下的一些大臣以及宗室男女,共计14000多人,没有丝毫反抗,就被金人作为俘虏,押往北方。

那么,我们回顾一下,金军第一次攻打开封时,宋微宗要迁都逃跑,明明是投降派的给事中吴敏,为什么反对宋微宗逃跑,而要推荐作为主战派的李纲主持抵抗呢?

李刚为什么又要建议宋微宗传位给太子赵桓呢?

其实,作为主战派的李刚十分明白,宋微宗和他的父皇宋神宗,以及他的皇兄宋哲宗一样,都是改革派和主战派,所以,他们是受那些守旧派和主和派所忌恨的。

相反,他的太子赵桓,就像当年的宋真宗一样,是被那些守旧派和主和派们所喜欢和看好的。

所以,李刚主张宋微宗传位给宋钦宗,其实就是想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应对当前的危机局面。

但是,李刚太善良了,主战派们太善良了,他们不知道,主和派们正是想利用这一次机会,来灭了北宋,给那些不听话的皇帝们一个铭心刻骨的教训,教育他们,从此以后,再也不要有自己的想法,再也不要有自己的主张。

皇帝,只能是乖乖地做个傀儡,一切由他们富人集团和官僚集团做主便是。

所以,这个所谓的“靖康之耻”,其实就是这些主和派们所蓄意制造出来的。

他们一方面是要报复宋神宗、宋哲宗、宋微宗父子三人,脱离了他们的掌控,不听他们的使唤;另一方面,也是要警示后来的皇帝们,不接受安排,自作主张,就是这样的下场。

通过第一次封城,他们借助他们所培养的软骨头宋钦宗赵桓之手,掌握权力,实现了瓦解和消灭所有的主战派的目的。

而通过第二次封城,他们将宋微宗、宋钦宗父子,加上他们的妻子儿女都送给金人,这既是报复,也是警示。

不好好地做你的傀儡皇帝,这就是下场。

仔细地推敲一下,金军第二次攻打开封,从9月5日,到12月10日,前后三个多月的时间,宋微宗、宋钦宗为什么没有想到,要迁都逃跑?

他们第一次都想到了,第二次为什么又没有想到?

如果他们不想迁都,不想逃跑,那他们就要调兵勤王。

可是,他们的兵在哪里?

无兵可调,为什么他们三个多月的时间还不逃跑?

所以,这其实就是有人,故意要将他们送给金人,让金人去收拾他们,然后,给后来的傀儡皇帝们长长记性。

这是北宋内部富人与穷人的斗争,“皇权”与“相权”的斗争,最后通过外部势力的干预,而得到了一次彻底的解决。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赵廷美,赵匡胤,家臣,皇帝,赵光义,赵普,靖康之耻,儿子,弟弟,太子,观点评论,辽国,宋真宗,赵光义,赵普,赵恒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赵廷美,赵匡胤,家臣,皇帝,赵光义,赵普,靖康之耻,儿子,弟弟,太子,观点评论,辽国,宋真宗,赵光义,赵普,赵恒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赵廷美,赵匡胤,家臣,皇帝,赵光义,赵普,靖康之耻,儿子,弟弟,太子,观点评论,辽国,宋真宗,赵光义,赵普,赵恒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