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削藩,汉武帝用一招推恩令就把诸侯王的问题彻底解决,可到了明朝,建文帝也想着削藩弹压藩王,结果非但没有成功,还被叔叔燕王朱棣反杀,皇位都弄丢了。
有人好奇,汉朝的推恩令那么厉害,而且基本上没有破解的办法,为何建文帝不用。
其实,如果推恩令真能用的话,建文帝早就用了,建文帝从小到大接受的教育又不差,身边还有一大堆的饱学之士,汉武帝使用推恩令解决诸侯国问题的这种知识,建文帝当然知道,他之所以没有用推恩令,而是选择强硬削藩,是因为推恩令不适用于明朝。
主父偃推恩令之建议
所谓推恩令,就是除了原本继承王位的世子之外,诸侯王其他的儿子们也能够分到诸侯国的一块土地裂土分封,如此一来,诸侯国就会越来越小。
汉朝时期采用郡国并行制,当时的分封制与周朝时期的一样,诸侯王被分封到地方,诸侯国实际上不受中央的约束管辖,名义上称臣,实际上有自己的小朝廷,诸侯王在自己的诸侯国里称王,各个诸侯国就是一个个小国家。
汉朝初期分封诸侯
可明朝不同,明朝虽然也施行分封制,但是明朝的诸侯王并没有实际上的封国,有诸侯的名分但没有诸侯国的土地,甚至于明朝的藩王在各个地方,也不允许插手地方上的事务,藩王们的手里顶多有一定的护卫兵力,用以震慑地方。
汉武帝施行推恩令,把各个诸侯国越分越小,明朝怎么分?明朝藩王又没有自己的藩国。
明朝初期的藩王
再者说,汉朝在施行推恩令之前,诸侯王的儿子们,除了继承王位的世子之外,其他的儿子什么都得不到,推恩令施行之后,除继承王位的世子之外,其他儿子可以封王封侯,得到土地与王位、爵位,而明朝时期,藩王的王位由世子承袭,其他的儿子全都能够降等封爵,亲王的诸子封郡王,郡王诸子封镇国将军,以此类推,人人有份。
所以,从硬性条件来说,推恩令这种阳谋就根本不适用于明朝建文帝所面临的情况,根本就不是朱允炆不用,而是真的用不了,哪怕朱元璋在世,也用不了推恩令解决诸侯问题。
朱标在世,朱棣未必敢起兵
此外,推恩令也并不是那么好用的,汉武帝当年推恩令能够顺利实施,也多亏了他的祖父汉文帝与父亲汉景帝打下的基础,诸侯问题其实已经被收拾得差不多了。
文帝景帝时代,朝廷对诸侯王就不断进行弹压,尤其汉景帝时代发生了著名的七国之乱,景帝趁机把主要的诸侯全都收拾了一遍,诸侯们被裁撤、削弱,从前很多诸侯国拥有的权力全都被收回,诸侯王不能再进行人事任命,也失去了独立的经济供养,所以,这也是为何后来汉武帝对诸侯国动手,推恩令这么明显的刀子,诸侯们却都没进行反抗的原因。
诸侯国越分越小
说实话,建文帝削藩的失败,在于他太过心急,而且所用非人,战略上出现了重大失误。
汉景帝与汉武帝当年面对的诸侯王,都是已经过了几代人的亲戚,比如七国之乱的祸首吴王刘濞,他是刘邦的侄儿,是汉文帝的堂兄弟,汉景帝的堂叔,其他几个主要的诸侯王也全都是比较疏远的亲戚,而建文帝削藩削的,全都是自己的亲叔叔。
文帝景帝虽然也削藩,但全都是师出有名,比如七国之乱,也是吴王刘濞等打着“清君侧”的名号,汉景帝斩了重臣晁错,否了吴王刘濞等人起兵的借口,所以汉景帝是占着理的,而且汉景帝应对战乱,也是做了足够的准备,虽然冒险,却依旧成功了。
朱标与朱棣剧照
反观建文帝朱允炆,他原本就是以皇太孙的身份继位,没有功劳也没有足够的威望,纵然是皇帝也是根基不稳,在这种情况下,建文帝首先该做的是巩固在朝廷内的威望权势,藩王的威胁虽然不能忽视,但并非那么急迫,朱棣等藩王虽然权势滔天,可在建文帝削藩之前并没有想着真要跟朝廷对着干,完全是建文帝自己害怕,反而弄巧成拙。
一时半会难以对付,最好选择就是笼络亲近,毕竟是自己的亲叔叔,而且朱棣与朱允炆的父亲朱标感情深厚,如果朱允炆没有选择削藩,而是亲近朱棣,哪怕是缓兵之计,最后的结果可能也大不一样,可朱允炆太急着对亲叔叔动刀,而且一刀就刀向所有叔叔,硬是让自己变成众矢之的,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靖难之变,朱允炆失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