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十二年朝夕相处,李世民为什么对武则天不闻不问

十二年朝夕相处,李世民为什么对武则天不闻不问

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十一月的一天,唐太宗李世民来到东都洛阳宫,听闻长安城里迁来一对母女,那女儿长得非常漂亮,“容止美”,容貌举止非同一般,很能俘获人心。时年三十八岁的李世民遂下旨把武则天召入后宫,封为五品才人。

此后十二年,直到公元649年,年界五十的李世民撒手人寰,武媚娘在太宗朝里竟然只是一个多余的可以忽略不计的存在。以李世民的雄才大略,处理天下朝政、理顺李氏王朝宗藩关系的犀利手法,身边有一个后来能驾驭李唐王朝超过五十年、集美貌和气吞山河之势于一身的武则天,他们之间能风平浪静、索然无味、没有一丝丝刺激人心的故事?翻遍记述唐代历史的史书,就是找不到唐太宗李世民和才人武则天之间一点点的蛛丝马迹,仅有一条太宗驯服烈马的故事,武则天提出了铁鞭、铁棍、匕首的三步曲,用铁鞭抽不听话,再用铁棍砸,仍不听话就用匕首捅它的喉哝。太宗听后非常惊讶武则天的气魄,深深感叹她有常人不具备的志气。

但是,尽管如此,武则天并没有得到特殊的宠爱,十二年来一直是才人的地位,可见她在宫中的生活平淡如水,毫无精彩可言,使得史书甚至坊间传闻也无料可传。那则驯服烈马的传说也是武则天后来自己向人回忆的,到底有多少可信度,谁也说不清。

十多年来,在后宫争宠大概率都会如火如荼、或凄美、或情深、或残酷的故事充斥史料的唐贞观年间,为什么李世民对武则天不闻不问,他们之间没有留下一丝丝扣人心弦的故事和传说?

也许读一读唐太宗李世民和原配夫人长孙皇后的故事,可以得到一点启发。

未嫁时期的长孙氏

有一次,唐太宗下朝后气哄哄回到后宫,非常气愤地对皇后长孙夫人说,我以后一定得找个机会把那个乡巴佬杀了!长孙皇后急忙问道,是谁惹怒了陛下?李世民说,魏征自以为是,经常在朝堂之上羞辱我,从不给我面子。面对怒气未消的李世民,作为妻子的长孙皇后没有一句教训的话语,而是立即换上了正式的朝服,严肃而恭敬地向李世民表示祝贺。

李世民十分不解,深感疑惑,询问妻子是何用意。长孙皇后则笑着向丈夫说到:“我听说君主开明则臣下正直。如今魏征正直敢言,是因为陛下的开明,我怎能不表示祝贺呢!”太宗皇帝听了转怒为喜,从此以后更加重视魏征,对他的敢言直谏感到很安心。对这件事,唐朝的《唐●独异志》和宋朝的《资治通鉴》都有记载。

丈夫一时冲动,作为最贴心的妻子,长孙皇后既没有站在丈夫一边埋怨大臣,替丈夫解气,也没有站在所谓公正的立场,居高临下地教训还在气头上的丈夫,而是自己身临其境,换了个角度,用行动来启发丈夫的思维,梳理他的情绪。这种境界和格局不是一般普通人容易做到的,可见,长孙皇后心智高于常人,有她陪伴在身边,这位千古一帝才体会到游龙戏凤的感觉。

长孙皇后

事实恰恰如此。唐太宗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结为夫妻,还真是有很深的渊源,他们之间既有常人所谓的喜缘,更有帝王、帝后般的气度与情怀。

长孙皇后出生于隋文帝仁寿元年(公元601年),比李世民小两岁。父亲是北魏宗室之后,属于赐姓,母亲是北齐王室之女,长孙皇后出身贵族世家是一位名将之女。长孙皇后的伯父非常敬佩和赏识唐国公李渊的妻子竇氏,也就是李世民的母亲,认为这样优秀的母亲一定能培养出优秀的儿子,所以他劝弟弟与唐国公家结亲,把侄女嫁到这样的家庭,一定错不了,能体会到生活的幸福。尽管,这时长孙皇后还是一个孩子,李渊也只是隋朝的一个太守。

长孙皇后的父亲不幸去世后,遭同父异母的哥哥驱赶,年仅八岁的长孙氏只有随母亲回到舅舅家生活,舅舅高士廉恰恰与李渊有很深的交往,也欣赏李世民的少年英雄气概,于是在大业九年(公元613年),虚岁十三岁的长孙氏,豆蔻之年便与十五岁的李世民完婚,成为一对少年夫妻。

李世民和长孙氏结婚当年,婆婆竇氏就病逝。不久,长孙氏跟随李世民和父亲李渊迁到太原,李家父子太原起兵之后,长孙氏一直独立操持李家的后方,年仅十七八岁的少妇硬是承担起唐国公府的当家主妇的职责,确保李家后院井井有条,为李家父子开创大业平添了几份锐气。

长孙氏是一个非常有胆识的女人,那次震撼历史的“玄武门之变”发生时,李世民和众将士在长安北门设伏,严阵以待。在这万分紧张的时刻,秦王妃长孙氏出人意料地出现在了丈夫身旁,从容勉励将士。将士们无不感叹长孙氏的大无畏气概,大家信心为之一振。对丈夫不弃不离,临危不惧,关键时候从幕后走到台前,这是一个妻子,一个男人最知心的女人,对丈夫最大的支持和勉励。做到这一点,长孙氏把一个女人应有的能量发挥到最大的境界。

李世民登基之后,长孙皇后常常劝谏长孙家族不得获取特殊照顾,她的亲哥哥长孙无忌自幼和李世民交往很深,两人一起并肩作战,特别是在玄武门之变中,长孙无忌被列为第一等功臣,他是李世民坚定的支持者和左膀右臂。但是,长孙皇后仍然多次劝谏唐太宗要降哥哥的职,吸取汉朝吕后的教训。最终,长孙无忌退到了宰执之位,仅仅是一个闲职。

但是,长孙皇后却有以德报怨的气度。长孙氏的母亲是继室,她母亲高夫人嫁过来时,长孙家已有三个儿子,他的三哥长孙无宪是个不学无术、心胸狭窄的人,父亲去世后,三哥就把后母高氏娘三赶出了长孙家门,她这个同父异母的哥哥给她们娘三带来了屈辱和苦难。可是,长孙氏成了皇后之后,并没有伺机报复那个令她不爽的哥哥,相反,还为他升了职。在妹夫李世民当皇帝的第二年,这个长孙无宪还和义安王联合搞谋反,意图推翻李世民,让退位禅让的李渊回来重新当皇帝。

谋反失败后,李世民下令要以谋逆之罪斩杀所有参与叛乱的人,结果这时候,长孙皇后却跪下来,痛哭流涕,求李世民高抬贵手饶了自己的三哥。最终李世民将他们的死罪改为流放,将长孙无宪一家给流放到嶲(音希)州了。

好女人是一杯琼浆玉液,它既能激励丈夫的志气和勇往直前的精神,也能使丈夫克服戾气保持清醒睿智的思维。长孙皇后短短的一生,却把这一条诠释的非常完美,她不但不会激怒丈夫,往往在丈夫雷霆之怒爆发之前,及时熄灭丈夫的怒火。

有一次,唐太宗一匹心爱的骏马突然死掉了,太宗遂迁怒于养马的宫人,“将杀之”,要处死这个养马的人。长孙皇后并没有直接为宫人求情,而是对丈夫谈起了两人曾经共同读过的一个历史故事:齐景公因为马死了要杀人,晏子就请求列举了养马人的罪过,说:“你养的马死了,这是你的第一条罪;让国君因马死而杀人,老百姓知道了,必定埋怨我们的国君,这是你的第二条罪;诸侯听到这个消息,必定轻视我们的国家,这是你的第三条罪”,齐景公听后便赦免了养马人。陛下曾经在读书时看到过这件事,难道忘了吗?唐太宗听了妻子的这番话后自然会意,养马的宫人也因此而逃过一劫。

还有一次,贞观五年,唐太宗要嫁长乐公主,为了表达对女儿的爱,准备的嫁妆要比她的姑姑永嘉长公主多一倍。然而,魏征对此表示反对,有永嘉长公主在先,长乐公主加倍准备嫁妆,显然逾越了礼制。太宗回宫后把此事告诉了长孙皇后,长孙皇后感叹魏征能“引礼义抑人主之情”,对他大加赞赏,特地派人前去赏赐给魏征绢四百匹、钱四百缗,并传口讯说:“听闻你正直,现在见识到了,希望你一直保持,不要改变”。太宗皇帝不但不怨悔皇后,还对房玄龄说,皇后处事公平得体,对自己启发帮助很大。

贞观十年六月己卯(公元636年7月28日),长孙皇后崩逝,终年三十六岁。 纵观长孙皇后的一生,她与太宗从少年结发,一起互相扶持,只走过了短短的二十三载,在助夫成道的路上,长孙皇后赢得了世人的肯定与尊重。夫妻伉俪情深,相辅相成,真正实现了“一与之齐,终身不改”最佳境界。

长孙皇后年纪轻轻就很明事理,虽只有三十多岁,在死亡面前仍能坦然面对,她一再嘱咐死后要节俭,不让修陵寝,简单安葬即可。但唐太宗李世民还是为长孙皇后修筑了昭陵,赏封了文德皇后的谥号。

唐太宗李世民无限思念长孙皇后,在宫中建起了一座层观,终日眺望妻子的陵墓,还让大臣陪同悼念。古代崇尚以孝为先,默认“夫不祭妻”的风俗,太宗作为封建帝王,却还是毫不避讳地建起层观,望昭陵,甚至还拉着大臣一起怀念,足见长孙皇后在太宗心目中的地位有多重,那真是一个不可替代的存在。

再来看看那个桀骜不驯、疯狂一世的武则天。她为了自己上位,不惜掐死自己的亲生女儿,栽赃陷害王皇后,逼迫唐高祖李治废了王皇后以及专宠的萧淑妃,自己摇身一变成为大唐皇后。利用丈夫患病,她乾纲独断,把持朝政,甚至篡位谋逆改弦易辙,登基为帝,建立新的王朝。

和长孙皇后相似的一点,武则天也是父亲武士彟的继室所生,她比长孙皇后小二十三岁。她母亲嫁过来时武家已有好几个兄弟姐妹,在对待同父异母的哥哥上,武则天的态度和长孙皇后完全相反。

武则天皇后画像

武则天的哥哥武元庆、武元爽,堂哥武惟良、武怀运,共四人在唐朝做官。公元655年,武则天终于成了唐高宗李治的皇后。武则天为皇后,和长孙皇后以及历史上其他皇后都不一样,因为丈夫患病不理朝政,她这个皇后有实权。于是,她这四位哥哥纷纷被贬为县令,而且是偏远山区的县令。没有几年,亲哥武元庆、武元爽忧郁而死,堂哥武惟良、武怀运和武则天吃了个团圆饭后,反被以饭菜下毒的罪名,未经审理当场处死。

往好里说,武则天刚毅果断,性格张扬,敢恨敢爱,敢作敢当。往坏里说,她自私霸道,不遵常理,只顾及个人感受,从不考虑他人处境。她的所作所为,永远是矛盾是非的发源地。

为了自己掌权独断,她采用并不光彩的手段,先后废了自己三个儿子的太子位和皇帝位,最终自己坐上龙位。她首创酷吏制度,借机打压排挤了反对派,贬的贬,杀的杀,朝中的不同意见派被彻底肃清。

武则天出行图

和长孙皇后相比,武则天只在乎自己的声望、特权和地位,江山稳固、社稷长久、天下稳定、百姓安康只是她谋取长远利益的手段和渠道,并没有成为她执政掌权的终极目标,这是她性格深处的特征决定的,而她的性格特征和思维方式,则是她独特的成长环境造就的。

这样推导下来,李世民能容纳什么样的女人,便会一目了然。他对长孙皇后情真意切,一往情深,他根本容纳不了与长孙皇后性格脾气截然相反的女人。长孙皇后公元636年病逝,武则天公元637年进宫,从时间上看,她们并没有交集。但武则天是在李世民人生盛年时进的宫,她遭到冷遇绝不会是生理原因。从后面武则天的行为处事方式看,武则天完全不是李世民欣赏和喜欢的类型,她在太宗身边十二年的表现,太宗一定是反感和和不接受的。所以,二人之间擦不出火花,后宫之内,武则天应该处于边沿地带,两人终究相安无事。

换个角度看问题,也许十多年来,在太宗朝中,武则天一直默默无闻,两人互不交往,相安无事,史书无料可书,也就容易理解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李渊,李世民,李家,孙皇后,唐太宗,丈夫,故事,武则天,孙氏,妻子,李世民,唐太宗,长孙氏,武则天,长孙皇后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李渊,李世民,李家,孙皇后,唐太宗,丈夫,故事,武则天,孙氏,妻子,李世民,唐太宗,长孙氏,武则天,长孙皇后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李渊,李世民,李家,孙皇后,唐太宗,丈夫,故事,武则天,孙氏,妻子,李世民,唐太宗,长孙氏,武则天,长孙皇后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