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424年,明成祖朱棣死在了班师回朝的途中。之后,长子朱高炽登上了皇位。但没过多久,朱高炽也随朱棣而去,早早去世。
朱高炽死后,朱瞻基继承了皇位,朱瞻基继位之后,政局其实非常动荡。首先是一两年内换了三任皇帝,其次就是汉王朱高煦,也就是朱瞻基的叔叔对皇帝之位虎视眈眈。
公元1426年,朱高煦在乐安起兵谋反。打算效仿朱棣,再搞一次靖难之役。
朱高煦谋反原因
朱高煦是朱棣的次子,被封汉王。他是朱棣几个儿子中,与朱棣最为相似的,都久经沙场,勇猛过人。
靖难之役中,朱高煦立下了许多战功。本以为可以继承皇位,但事与愿违。慢慢的,朱高煦心中起了谋反之心。
于是趁着朱瞻基根基尚未稳固的情况之下,发动了叛乱。但这场叛乱,最终被朱瞻基平息,朱高煦本人也亲自向朱瞻基投降。
那么,这次平叛为何能获得成功呢?首先,我们从朱高煦身上来找这个原因。
有勇无谋、失道寡助
当年朱棣靖难的时候,装疯卖傻好长一段时间。他这样做,就是为了培养属于自己的力量,等到强大之后,才起兵的。
而朱高煦却恰恰相反,准备工作做的根本不成熟。连内部的不稳定因素都没有搞定,就着急忙慌的发动了叛乱。
当时,朱高煦的儿子朱瞻圻因为朱高煦杀害他母亲一事,与朱高煦闹的很僵,时不时的站出来与朱高煦作对。
外部因素就更多了,他曾让亲信拿着枚青潜入到京城,将英国公张辅策反成自己的内应。张辅见到朱高煦的亲信后,就立刻将枚青交到了朱瞻基那里。
类似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例如他曾和山东指挥使约定好共同起事。但到了起事那天,山东指挥使却没有如约。
原来,是山东的布政使和按察使从中阻止了。另外,朱高煦还试图拉拢过乐安御史李浚。李浚二话没说,就向朱瞻基告状。
总的来说,朱高煦当时几乎是内部问题不断,外部没有外援,从反叛一开始的时候,就已经陷入到孤立之中。
这些因素加在一起,也注定了朱高煦的失败。正所谓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除此之外,朱高煦的失败,也和他的有勇无谋分不开关系。像他当初立下诸多战功之后,就有些得意忘形了,竟然干出觊觎这样的事情,私下使用天子的器皿。
朱棣当时气的想将其贬为庶人,好在皇太子朱高炽出来相劝,才逃过一劫。类似低情商的事情,朱高煦还做过很多,久而久之,就引起许多人的不忿。这也是他叛乱时,为什么很少有人愿意追随的原因。
总的来说,朱高煦在战场上拼杀是个好手。但在权利的斗争中,就是个拙夫,典型的有勇无谋之人。
而除了有勇无谋之外,朱高煦还是一个非常胆怯的人,没有视死如归的决心。像朱瞻基派兵包围朱高煦之后,朱高煦居然连夜派人与朱瞻基接触,并表明了投降的决心。
这和朱棣相比差的远了,当年朱棣的根据地一度被朱允炆军队围的水泄不通。期间,还被攻破过一次。这种情况之下,朱棣从来没有想过投降。
因为他知道,既然选择了投降这条路,要么是死,要么就是成功。在这种视死如归的勇气加持之下,朱棣最终赢得了最后的胜利。
再一个来说,朱高煦即使是及时投降了,但仍旧遭来了杀身之祸。而且死法极其残忍,是被朱瞻基塞进铜缸里,点燃大火烧死的。
总的来说,朱高煦无智、人心不齐,关键时刻又容易胆怯,注定难成气候。
而除了朱高煦自身的原因之外,朱瞻基的合理应对,也是这场叛乱最终获胜的原因之一。
朱瞻基知人善用、应敌策略得当
和朱瞻基相比,朱高煦根本不像一个叔叔。或者说,朱高煦根本没有朱瞻基成熟稳重。我们来看朱瞻基在面对朱高煦谋反的时候,都做了什么。
首先,他组建了一个智囊集团,成员是以杨士齐、杨荣、杨辅、夏元吉、张辅为首的朝中重臣。
这些人各有所长,优势互补,在平定朱高煦之乱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后续的仁宣之治,也是因为这些大臣发挥了非常关键性的作用。
除此之外,朱瞻基在面对朱高煦的时候,还采取了刚柔并济的策略。首先,他对判卷施加了绝对的威严,让叛军胆战心惊。
同时,他又会对朱高煦以及朱高煦的手下施以恩爱。此举让叛军内部人心涣散,不少人先后投降了朝廷。
就连朱高煦也是如此,他在得知朱瞻基如此宽仁后,曾不断提出过分的要求。对于这些要求,朱瞻基居然全都应允了。
这让朱高煦陷入了舆论的风波之中,开始遭受道义的谴责。毕竟人家皇帝这么好说话,要什么给什么,但你却平白无故的谋反这不是乱臣贼子是什么?
这就是朱瞻基要比朱高煦强的地方,知道晓以大义,做好形象工作,将自己打造成一个宽容之人,好赢得舆论上的支持。
但朱高煦却开始盲目自大起来,认为自己具有足够的威胁,朱瞻基才听之任之,所以就更加放肆起来。
这也让舆论战胜利的天平更加倾向朱瞻基,在这一系列工作做完后,朱瞻基就决定动手了。他派兵将乐安围的水泄不通,但并没有急于攻城,而是让朱高煦投降。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镇压朱高煦的叛乱,朱瞻基是御驾亲征的。这也是他的智囊集团提出的建议,他们认为,作为天子,如果亲临战场的话,那些当叛军肯定会泄气,同时也能提起己方士兵的士气。
除此之外,他们还说道。当年李景隆之所以开城投降,就是因为成祖朱棣亲临一线。朱瞻基认为言之有理,就决定了御驾亲征。
事实也和那几位大臣说的一样,朱瞻基的到来,如同“神兵天降”。叛军听闻后,都感到非常恐惧和不安,导致朱高煦军中军心涣散,许多将士偷偷的跑路投降。
另外,一些将士在失去战斗斗志后,为了活命,曾想着将朱高煦绑下送给朱瞻基。朱高煦听到这些消息后,吓得魂不守舍。最终,派出部下来到朱瞻基的大营,表示愿意投降。
不得不说,天子出征,确实是有buff加持的。想当初朱允炆如果也御驾亲征的话,说不定还轮不到朱瞻基做皇帝,但这都是后话了。
中央实力得到加强、藩王实力被削弱
而除了朱高煦的有勇无谋、不得人心,以及朱瞻基御驾亲征。善用能人之外,朱瞻基之所以能够平定朱高煦的叛乱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中央的实力得到了加强,藩王的实力被大大削弱。
这个优势,是朱棣留给朱瞻基的。当年朱棣靖难称帝之后,意识到中央的实力太弱,而藩王的实力太大,为此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他加大与海外之间的贸易、加强农业生产。政治上,设立了内阁,巩固了中央集权。在将都城搬到北京后,朱棣又开始向北京附近大规模移民屯田。除此之外,还在周围布置军队,来拱卫京都的安全。像天津地区,朱棣设立了三卫,驻扎了数万将士。
削藩上,朱棣基本上是沿袭朱允炆的政策。藩王大部分都被削掉护卫,或者是被贬为了庶人。就连靖难之役中帮过朱棣的宁王,也未能幸免。
朱高煦也是如此,朱棣还活着的时候,就将矛头指向了朱高煦,对其进行了制裁。像他只能拥有少量的护卫,封地仅限于王府。
另外,朱高煦的开销,也由朝廷拨发,他没有权利掌管当地的财政。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朱高煦失败是必然的。
没有封地、没有财政来源,就敢和中央王朝叫板,无异于是自寻死路。想当年,朱棣可是在北京经营了三十多年,最终才获得可以和中央叫板的实力。
朱高煦有勇无谋,不能团结手下,这是他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朱瞻基任人得当,政策分明,所以他能获得胜利是必然的。
总结
这场叛乱虽然很轻易的就平息了,但对明朝的发展来讲意义非常大。首先,它避免了靖难之役这样的故事重演,维护了王朝的统治,巩固了中央集权。
其次,这场平息的胜利,为大明换来了一个稳定的政治环境。为明宣宗能顺利的实现“仁宣之治”打下了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