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朱瞻基大婚,竟花了275万两白银,永乐朝究竟有多富裕?

朱瞻基大婚,竟花了275万两白银,永乐朝究竟有多富裕?

什么,皇太孙朱瞻基的大婚竟花了275万两白银?

关键是这个数目还是太子妃张氏抠抠裁裁,想尽办法省出来大的保守数目!

在电视剧《大明风华》中这一场景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吐槽,一方面自然是觉得皇家花几百万两白银,就为了办一场婚礼,着实太奢侈了,另一方面则是永乐一朝真的有那么富有吗,这么多银子都是从哪儿来的?

毕竟,不论是长达四年的靖难之役,还是朱棣的五征漠北,对明朝的经济影响都非常大,前者影响稳定,后者影响储蓄。

而且,永乐时期的每年的财政收入不过300——400万两白银,为何要花去大半的银子去给皇孙办婚礼?

但事实上,永乐一朝远比大家想象的要富有许多,朱瞻基的婚礼也在朝廷的承受范围之内。

因为,在张居正的“一条鞭法”实施以前,明朝的银两赋税只占到了一小部分,实物赋税才是重头戏,例如田赋、盐税、钞关税、工商税以及徭役等等。

我们先看看1405年,在这一年,明朝的税粮就有31133993石之多,31133993石什么概念?一石150斤,明朝的一斤约为590克,也就是说,明朝一石粮食相当于现在的180斤左右,31133993石约为280万吨以上。

而且,这是永乐年间连续第三年保持3100万石以上的粮食税收记录,并不是特例。

此外,永乐年间朱棣的确是打了不少仗,但在永乐年间,因为军卫屯田的政令,军队不但不需要朝廷养着,甚至还要反过来向国家交粮税,1405年,明朝军卫屯田的收入也高达2345万石,平均到人口,人均纳税粮不超过一石,大大缓解了朝廷和百姓的压力。

而明朝的税收也不止粮食税一项,无论是3000万石税粮还是2000万匹的绢纱税收,还是1000万次的人力徭役调配,都是以实物的形式上缴的。

而且,永乐年间朝廷鼓励工商业的发展,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制瓷业发展到了鼎盛时期。

以全国的制瓷业中心景德镇为例,洪武年间仅有官窑20座,到了宣德时期就发展到了58座之多,产量高,质量好,工艺精湛,釉彩成就突出。

与制瓷业紧密相关的自然是郑和七下西洋了。

有关郑和下西洋的说法众说纷纭,我们暂且不去考虑寻找建文帝这一因素,但是促进明朝海上贸易的发展和宣扬大明国威这两方面,郑和下西洋就贡献良多。

有学者保守估计,因为瓷器、丝绸制作工艺的成熟,所以明朝的海上对外贸易一直都占据着顺差的优势,所以郑和下西洋为明朝政府至少带来了千万两白银以及二三十万两黄金的收入,超过了宋元市舶司收入的十几倍。

此外,永乐年间的矿冶业也不同以往,其中属民营矿冶发展尤为突出。

公元1403年,也就是永乐元年,民间交铁课多达79800斤;等到公元1434年(宣德九年),就已经增加到了555267斤之多。

按照明朝铁课三十取二的规定计算,在永乐元年到宣德九年30年的时间里,矿冶业的产量直接从120万斤发展到了830多万斤之多。

不论是农业手工业,还是制造业与海外贸易,在永乐年间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而这些钱财大半都流向了国库以及皇帝的私库。

所以,花275万两白银办一场皇家婚礼,已经是人家低调再低调的结果了。

况且,朱瞻基的婚礼花费还不是最豪横的。

大婚花费最高的,还要数清朝光绪皇帝的大婚,总计花费了约550万两白银。

所以,说明朝财政穷的看官们要注意了,在等级森严的封建时代,穷得都是靠天吃饭的普通老百姓,人家王公贵族,皇亲国戚什么的,不仅丝毫没有受到影响,反而腰包还越来越鼓。

清朝末年,光是清政府赔给列强的白银都以数亿两计算了,可慈禧太后每天依旧在宫里过着奢靡无度的生活,每顿饭上百个菜起步,满汉全席,山珍海味应有尽有,光是一天的开销就多达几千两白银,一年就能轻轻松松花掉一个亿。

再看看普通老百姓的生活,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真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啊!

图片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本账号予以删除!

未经账号允许,禁止转载内容或将文章发布在其他平台,违者必究!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因为,郑和下西洋,明朝,永乐,朝廷,白银,税收,婚礼,年间,的发展,朱瞻基,明朝,永乐,白银,郑和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因为,郑和下西洋,明朝,永乐,朝廷,白银,税收,婚礼,年间,的发展,朱瞻基,明朝,永乐,白银,郑和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因为,郑和下西洋,明朝,永乐,朝廷,白银,税收,婚礼,年间,的发展,朱瞻基,明朝,永乐,白银,郑和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