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有报道指,中国企业今年在内地交易所进行IPO占比达到90%,为逾20年来最高水平。对此,费凡表示,前述激增现象的确存在,至于是否达到九成之多,安永没有进行相关统计。他指,中国企业选择在内地交易所上市的主要驱动因素应该还是估值,其次是A股审批制度越来越规范化,效率越来越高。
“原先很多国内企业选择去境外上市,估值可能比A股低一点,但是流程时间表比较有保障;但现在随着A股审核制度不断完善和改进,现在选择A股上市,时间表基本上也是确定的,它的优势在慢慢地体现出来,”费凡说。
刚刚在香港上市的3D Medicines管理层在上海举行媒体交流会,论及多条吸引港股投资人的经验(大公网记者 章萝兰 摄)
汤哲辉也提到,国内企业享受了注册制改革的红利,这两年很多都选择在A股上市。注册制改革使得发行上市更可预期,让这些企业看到了在A股上市的确定性。此外,以往在A股上市还有很多限制,例如亏损公司不能上,红筹公司回不来等等,现在这些制度都突破了,特别是创新型科技类企业在A股上市后,整体估值很不错。
但费凡观察到,最近一个多月,去香港上市的势头在恢复起来,“有不少内地企业开始积极地和我们专业机构探讨去香港上市,这个现象在四五个月以前是非常少见的,那时大家基本上都在谈A股。”
汤哲辉认为,这可能是因为在双循环下,不少企业在构筑国内完整生态链的同时,也要走出去抢占海外市场,就不但需要在A股融资,也需要在境外融资,将更加有利于公司走国际化道路。在他看来,上市不是企业发展的终点,而是做大做强的途径。他并建议,企业选择上市地,当视各自具体情况,关键是要找准定位,契合公司发展战略。例如,主要产品和市场在境外,或者国际化程度较高,能得到境外市场及投资者高度认同的企业,推荐去港交所或境外上市。若需境内认可度和境内融资,则建议选择A股上市。还有不少企业基于自身发展需要,选择A+H,在两地或三地交易所上市融资。
内企传授赴港上市经验
有赴港上市的内企传授成功经验,港股投资人十分看重产品的差异性、以及实打实的业绩。肿瘤免疫治疗药物研发及商业化生物医药公司3D Medicines(思路迪医药,1244.HK)昨日登陆香港交易所主板市场,首日大涨25.9%。
刚刚在香港上市的3D Medicines管理层在上海举行媒体交流会,论及多条吸引港股投资人的经验(大公网记者 章萝兰 摄)
3D Medicines董事长、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龚兆龙表示,公司赛道在肿瘤慢病化治疗领域,旨在帮助需要长期治疗的癌症患者。肿瘤免疫治疗令很多肿瘤患者生存超过5年,针对此类患者的需求,公司定向开发一些药物,不仅让肿瘤患者活下来,更重要的是改善其生活品质。考虑到中国每年新发肿瘤患者有400多万,加上存量数字巨大,这个领域有非常大的市场空间。
3D Medicines已建立一条包含一款核心产品及11款候选药物的管线,其中核心产品恩沃利单抗(恩维达)已于去年11月在内地获批,截止5月31日,该品种商业化以来销售收入为2.21亿元(人民币,下同);另有七款其他候选药物处于临床阶段。
被问及当前越来越多生物医药企业赴港上市,其中部分表现不尽人意,3D Medicines如何在竞争中赢得投资机构青睐?对此,3D Medicines首席财务官张竞坦言,从生物医药行业角度,从去年到现在有很多估值回调,但不管在形势好的时候、还是形势不好的时候,3D Medicines都坚持眼光、市场和产品互相结合,提供差异化的产品,形成了非常好的壁垒,同时公司销售业绩是实打实的,“这也是现在港股投资人非常看重的,你不要给我‘画大饼’,我要的是实打实的业绩。”
张竞进而指出,对港股生物医药行业投资人来说,从估值角度最重要的是看公司未来的现金流。相对其他很多生物医药企业,3D Medicines现在已拥有自己的造血能力,令到一个稳定的现金流,得以支撑公司发展;其次是产品差异化,差异化意味着市场占有率,占有率不只是靠推销,而是要用产品说话。
企业在香港发行和上市的意愿依旧强烈
为提升香港金融服务竞争力,港交所在2022年10月刊发《特专科技公司新上市规则咨询文件》,建议设置新渠道以吸引更多特专科技公司赴港上市,并征询公众意见。面对全球科技发展趋势和行业竞争格局,中国内地、香港和台湾各交易所均拥抱科技创新,通过设立单独板块、优化上市制度、丰富上市形式等方式,吸引新经济领域的科技创新企业上市发展。
刘国华表示,尽管全球经济不确定性风险加大,海外股市波荡可能给香港股市带来冲击,加上地缘政治环境不确定性的挑战等因素会影响香港市场,但在通道中的准IPO企业数量维持高位,企业在香港发行和上市的意愿依旧强烈。此外,美联储的加息速度和幅度或有调整,紧缩政策也可能转向。内地房地产政策有望正面调整,香港联交所拟调整上市规则以方便“硬科技”企业上市,吸引特专科技公司赴港上市。港股估值整体处于低位,价值恢复的预期加大。这些都会利好来年的IPO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