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如此多娇,引得无数英雄尽折腰。”自古以来,帝王之位是多少王室贵族争夺的对象,这也造成了中国历史上许多关于谋朝篡位,弑父杀兄等等的历史传说。
然而,也正是这样的追逐,才使得历史能够不断的向前推进,人们也才能在不断的发展之中成长起来。
当然,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上,最不缺乏的那便是朝代的更替变迁。这些朝代存在时间或长或短,有的经营百年,有的却也二世而亡。
作为最后一个由汉人建立起来的王朝,这个王朝号称“不和亲,不割地”。所谓“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便是对这个朝代最高的评价。
可是,也就是这样一个朝代,对于历代帝王的墓穴却出现了令人不解的疑惑。都知道,古代君王都十分重视死后能够进入皇陵,这不仅是自己帝王身份的一种象征,也是对皇家荣耀的一种彰显。
所谓的“明十三陵”其实就是指在北京天寿山麓的关于明朝皇帝的陵寝。而其中没有被葬在里面的第一个明朝皇帝,那就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
可是,奈何舟车劳顿加上日夜辛劳,使得朱标比他的父亲朱元璋先走了一步。自己的儿子去世了,这对于作为老父亲的朱元璋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那时的他已经年过古稀,对于迁都之事他已力不从心。更悲惨的是,他的结发妻子马皇后也在儿子去世不久之后,便生病离世。
朱允炆是明朝开国以来的第二任皇帝。他的父亲便是比爷爷朱元璋早死的朱标,作为朱标的儿子,朱元璋去世之后,便顺理成章地将皇位传给了他。
但是这个朱允炆却是一个生性多疑之人。他害怕自己的叔叔们手握重兵,在将来有一天会对他不利。于是,他便对这群叔叔们先下手为强了。
而他首先做的就是对这些叔叔进行各种打压,最后削去他们藩位,自己独揽大权。但是由于他的手腕太过强硬,导致一些叔叔不是死就是伤。这对于当时作为燕王的朱棣来说,无疑是一种前车之鉴。
自朱棣率领人马攻入皇宫之后,朱允炆也消失了。对于他的消失,在历史上有着很大的争议和看法。
有的人说,相传在靖难之役时,皇宫之中出现一场大火,朱允炆便在这场大火里死去了。而有的人则说,朱允炆其实是出家做了和尚,然而渡船去了海外。
当然,尽管不论朱允炆是否活着,但可以确定的是朱允炆已经不在。可是朱棣不想就这样给他建立墓穴。
这第三个没有被安葬在皇陵之中的皇帝,是明朝第七位皇帝明景帝朱祁钰。这也是被很多人误解抹黑了的皇帝。
而此时的朱祁镇并没有留下子嗣,弟弟朱祁钰便顺理成章的坐上了皇位。他登基之时,明朝正处于危难之时,但他并没有选择推辞或者退缩,反而在自己的努力治理之下,明朝在多次对外战役之中取得了胜利。
这个只比朱祁镇小一岁的男人撑起了明朝,他还在胜利之后接回了哥哥朱祁镇。但是朱祁镇又怎能甘心做一个太上皇。于是,在朱祁钰将死之时,朱祁镇又再次登基继位。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历史之所以成为历史,不仅仅是因为它已经属于过去,更多的是它留给后世之人的一些猜想和文化。
而这些能够见证过去存在的证据,便是历史最大的魅力。网络上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只要有人还记得,那你就一直还活着。”历史也同样如此,它有自己的方式,留给后世无数回想。
当然,不论是明朝十三陵,还是其他的皇陵墓穴。它都是只属于中国独有的历史文化,它所存在的价值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夺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