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乐居财经 李姗姗 最初三年,刘杰将SKG瞄准全球市场,但他根据海外用户习惯设计的产品却很难打开海外市场,留下大量库存,4000万元的创业资金也所剩无几。窘迫之下,刘杰将目光放回国内市场,由出口转内销。 此次IPO,未来穿戴仍将砸进1.82亿元用于营销推广,具体为终端体验互动平台与品牌建设项目。 砸钱营销为未来穿戴带来了十分可观的收入。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7.9亿元、9.87亿元、10.57亿元和4.32亿元。 在未来穿戴主营业务构成中,以经销模式下的颈椎、眼部、腰部按摩仪等可穿戴健康产品为主,该类产品占各期主营业务收入的76.78%、91.84%、84.05%和85.96%。 而主销的可穿戴健康产品近些年来毛利率不断下跌,各期毛利率分别为62.80%、60.83%、55.08%及53.11%,导致未来穿戴主营业务毛利率出现波动,各期分别为55.81%、58.31%、52.38%及51.32%,且低于直接竞争对手倍轻松0.2-5.18个百分点。 过高的销售费用以及大幅波动的毛利率,构成未来穿戴近些年来持续增收不增利的硬伤。2019年-2021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3亿元、1.43亿元、1.32亿元,逐年下滑。同时,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加权平均资产收益率大幅下滑,报告期内分别为169.16%、57.91%、36.91%。 专利诉讼、产品投诉风波频起 相比巨额的销售费用,定位于高新技术企业的未来穿戴,在研发方面的投入却并不如营销尽心。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2275.49万元、4714.06万元、7472.59万元和4518.4万元,占比营收分别为2.87%、4.76%、7.05%和10.4%。 截至2022年6月末,未来穿戴研发人员共计169人,占公司员工总数的24.46%,其中核心技术人员有3位,为刘杰、吴文新及余林蔚,而吴文新和余林蔚均在2020年才入职未来穿戴。 此外,在研发成果衡量标准之一的专利方面,截至2022年9月30日,未来穿戴及控股子公司共持有1480项专利,其中仅有60项为发明专利,此外还有实用新型专利1075项、外观设计专利302项以及境外专利43项。 而围绕专利问题,未来穿戴存在多起重大诉讼。未来穿戴作为被告,曾被绿十草(北京)生物科技、腾飞科技分别以侵害发明专利权、侵害实用新型专利权为由诉至法庭,两起案件涉案金额合计超2000万元。同时,未来穿戴作为原告,也存在4项起诉其他公司侵害专利权等事项。 频发的专利诉讼案件,也从侧面折射出当前按摩仪市场技术门槛不高、产品同质化等现象,而未来穿戴同样未建起自己的产品护城河。 不仅如此,未来穿戴还面临着产品质量的问题,为其带来最高收益的颈椎按摩仪,屡次遭消费者投诉。 2021年10月,有消费者在淘宝苏宁易购旗舰店购买SKG颈部按摩仪,在签收当日使用了该产品,导致颈部严重烧伤、出血;2022年2月,SKG颈部按摩仪产品再次被曝烫伤事件,据消费者反映,品牌方客服告知产品三档就会导致轻烫伤。 不仅如此,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有关按摩仪漏电问题、有电击刺痛感、按摩效果短时间内严重下降以及充不上电等质量问题同样不在少数。 产品质量风波之下,以及真正能为病理性问题带来治疗效果的线下医院的存在,让未来穿戴陷入“按摩仪是智商税”的舆论危机。 文章来源:乐居财经
拒马云选王一博,SKG“重营销、轻研发”后遗症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