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土木堡兵败,朱祁镇被俘,看他身边的忠诚与背叛

土木堡兵败,朱祁镇被俘,看他身边的忠诚与背叛

1449年,蒙古瓦剌入侵,明英宗朱祁镇御驾亲征,由于听信了太监王振的瞎指挥,致二十万大军在土木堡被围。

瓦剌太师也先以议和为由,让一小部分士兵假装佯退,趁明军拔营找水之时,从四面八方向明军发起了潮水般猛烈的进攻……

明军兵败土木堡,队伍溃不成军,除极少数溃逃和被俘的以外几乎全军覆没,土木堡一片萧杀,空气里弥漫着血腥,土木堡为大明朝落泪。

明英宗朱祁镇

败军之将不言勇,何况是举国精锐战败。

被俘

曾读过北宋史。

1127年,金朝大军南下攻取首都东京,直接虏走微、钦二帝,导致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难”,个人更倾向于“靖康之耻”这个名称。

关于“靖康之耻”在这里不去解读,它与“土木堡之变”有些类同,但结局却不一样。在这里,我们主要看看败军统帅朱祁镇的风采。

土木堡兵败,朱祁镇眼看大势已去,再无回天之力,可他并不长吁短叹,而是卸下盔甲,端座于乱军之中,(陪伴着他的只有太监喜宁)。既是一种无奈,也好似听天由命,等待上天的判决。

喜剧的一幕发生了。

他这个样子最容易让人发现,既不逃,又不战,而且在一方石上盘膝而坐。

史载:“初,师既败,上乃下马盘膝面南坐,惟喜宁随侍。”

一个瓦剌士兵发现了他,举起手中的刀想把他结果了,因为多结果一个人可能会多一点赏赐。

突然,这个士兵的哥哥跑过来,看见这个人举止特别,气宇不凡,料定是个高级人物,或许可以换得更多的赏赐。

明史:“此非凡人,举动自别”。(这个二十三岁的青年真是这样镇定自若,临危不乱,处变不惊的吗?)。

两人随即把他带去也先的弟弟赛刊王那里。

谁说瓦剌兵士是大老粗,刊赛王看见这个人也不觉内心一震,准备亲自审问。

帝王就是帝王。朱祁镇先发制人,向赛刊王问了三个问题。看来,他在出发前做足了功课,对也先的家庭和将领以及战备情况作了全面的了解。

“子额森乎?伯颜帖木尔乎?赛刊王乎?”

什么意思呢?

“你是也先,是伯颜帖木尔,还是赛刊王?〞完全一副居高临下,殿前问话的风仪。

这既不是一个兵士所为,更不是一个武将所为,赛刊王猜到了什么,被他的气度折服。对这样的大人物他可没有决定其生死的权力。

蒙古瓦剌也先

命悬一线

接下来的一幕,一个小人物挽救了他,决定了大明朝未来近两百年的命运。

赛刊王拿不定主意,只好把朱祁镇交统率也先定夺。

也先命人前去验证,几乎判断出这个人就是大明天子朱祁镇。

也先狂喜。

他和他的父亲好不容易统一了蒙古,之前还倍受明朝欺凌,被封顺义王,这一次甘居臣下又五十年了。自朱元璋后蒙古不但丢掉了汉室河山,还被打得落花流水,盲流于漠北,居无定所,四面楚歌。

这一次终于俘获了他的皇帝,看来蒙古再次中兴有望。这无异于天上掉馅饼,有筹码在手,再次挥师南下,便可问鼎中原。

面对朱祁镇,也先开口了。

刚一开口,就被一个人打岔,“上天把仇家自动送来,杀掉他吧!”

就是这句话,这个人,挽救了朱祁镇。

这个小喽啰引出了另外一个人一一一伯颜帖木尔。

“滚”,“这是个什么东西,这里哪有他说话的分”。随后侍卫把这个人带了出去。

历史的记载很奇怪,在这里过于突兀,面对这些高级指挥官和贵族,这个人敢说话吗?既然在这个场合敢说话的人肯定不是一般的将领和文臣,可为什么又象打发奴隶一样把他支走了呢?

这个人名叫乃公。感谢清朝修史的张廷玉,在正史中留下了他的名字,这应该是朱祁镇和大明朝的恩人吧!

也先与伯颜帖木尔的想法不谋而合,不过还是征求了他的意见。这个人是杀是留?

伯颜帖木尔给了他两个字一一一筹码。这个筹码可不简单,既是绫锣绸缎,还有珍珠玉器,不光价值连城,还可以成为叩关城防的致胜法宝。用处太大了!

也先一锤定音,同意把朱祁镇留下来,然后将这个叩关利器交给伯颜帖木尔看管。

伯颜帖木尔

朱祁镇活了下来。

随后,也先以朱祁镇为人质,一路南下,攻到北京。明朝改换门庭,立朱祁钰为帝,尊朱祁镇为太上皇,掀起了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京都保卫战。这些我们后来单独讲。

就这样,朱祁镇看似被尊为太上皇,实际上己没有任何利用价值,成了没有户籍的流民。但也先没有杀他,而是把他带去了蒙古高原,史称“北巡”或“北狩”。

跌落神坛后,有三个人穿插在他"北巡"的时间里。

忠贞不渝的钱皇后

钱皇后(1426年一1468年),南直隶海州(今江苏海州)人。中府都督同知钱贵之女,朱祁镇的正宫皇后和发妻。

正统七年(1442年),钱氏被太皇太后张氏选中,在他的主宰下,钱氏的册后仪式成为了大明朝有史以来皇帝的第一次初婚仪式。整个过程盛大而隆重,因为之前的皇帝在登基前已完成大婚。

钱皇后比朱祁镇大一岁,完婚时近十六岁。

这个钱皇后以贤德闻名,名留青史。不过这一切都与朱祁镇有着重大关联。

朱祁镇本身是个“庶长子”,在三个月时被立为太子,为此明宣宗朱瞻基废掉胡皇后,重立他的生母孙氏为新的中宫。

婚后六七年,胡皇后没有生下皇子和皇女,尽管此时其他妃嫔已生下了皇子和公主,(包括后续的成化帝朱见深),但为了防止悲剧重演,朱祁镇笃定钱皇后会诞下龙子,继承大统。

当他翘首以盼的时候,不幸的土木堡之变来了。

幸福大抵都一样,而苦难却各有各的不同。钱皇后属于后者。

1449年八月十八日,明英宗朱祁镇被俘的消息传回京城,满朝震惊。异想天开的朝廷原以为可以用财帛换回朱祁镇。

钱皇后卖了全部家当,命人送给也先,期望换回被俘的丈夫。

也先收了钱财,胃口更大,觉得朱祁镇“奇货可居”一一一看来伯颜帖木尔所言非虚,朱祁镇的利用价值爆到惊天,这个“筹码”至少值半壁江山。

于是也先断然拒绝了钱皇后的要求。

朝廷的决定坏了也先的毒计,同时砸碎了钱皇后的梦想。

她居于深宫,孤立无援,无人问津,成了这个世界上最孤单、最可怜的人。

从此,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冷清的宫宇中总会响起一个女人哀戚祷告的声音。

钱皇后终日以泪洗面,用民间最无助、最纯朴的办法,祈望上天垂怜,放丈夫一条生路。

可是这样能行吗?分明不行,丈夫依然在蒙古“北巡”,也先是不会轻易放他的。

就这样,钱皇后清水素食,没日没夜的面向北方祈求。倦了就席地而座,困了倒在地上,不去床上,不着棉被。

紫禁城的冬天异常寒冷,加之过度劳累,严寒侵袭她的身体,她的一条腿受了重伤,再也无法医治,从此废了。

还有,钱皇后日日悲戚哭瞎了一只眼晴,留下的另一只眼晴每日望向宫外的漠北,希望有一天奇迹发生,夫妻再次团聚。

不仅如此,这个倔强的钱皇后拒绝太医的治疗,对自已的残迹毫不介意,因为他笃定这是换回夫君唯一的办法,她宁愿承受上天的任何惩罚。

此情感天动地,点赞钱皇后。

也许是她感动了上苍,“北巡”一年后的朱祁镇终于回来了,这个无私的钱皇后以后还有更多催人泪下的故事。

钱皇后

无耻喜宁

读着《明史》喜宁段,我在想,如果朱祁镇没经历那么多的沧桑世事,如果他一直高居金銮殿,如果他一直一帆风顺,也许就没有喜宁的变节和背叛了。

可历史不容假设,如是那样又怎能发现这个无耻的宦臣呢?

喜宁,女真人,明朝正统年间的宦官,生卒不祥,1450年被凌迟处死。

土木堡他与朱祁镇二人同时被俘,接下来马上叛变,投靠也先,抛弃了他的主人。这为他的第一不耻,英雄和叛徒有多种,但象喜宁这样一夜之间抛却君王的却旷古罕有。

叛就叛吧!他还居然为也先出谋划策,透露边防守卫布署情况,利用朱祁镇作为诱耳置国家于囹囫,差点万劫不复。

俘获朱祁镇后,瓦剌军向中原进攻,原计划经居庸关入华北。

但后来并未走这条线路,而是听了喜宁透露了边防守备情况,将重要据点的兵力配置,守卫将领等和盘托出,所以才从紫禁关大势入侵。不过碍于兵部尚书于谦的紧急布防,没占到什么便宜。但令大明朝生死悬于一线。

喜宁的毒计层出不穷,所幸大部未被也先采用,否则大明朝大厦将倾。

朱祁镇明白了,这个无恶不作的女真阉人想害死他,想要报复大明朝,直至覆灭。

于是他以赎金为诱耳,秉明也先。要求一个随身内臣返回北京告之朝廷。

也先同意了,并安排了喜宁。(因为只有宦官才能深入紫禁城的内宫)。

朱祁镇写下亲笔书信,喜宁藏于胯下,并对袁彬耳语。

这个可耻的阉人兴高采烈地上路了。

喜宁刚到宣府便遭扣下,被侍卫押至京都。

京都百姓对喜宁恨之入骨,知道他是多次引导瓦剌骑兵深入内地的罪魁祸首,老百姓最仇恨的就是这种不忠不孝的叛徒,伴着国仇家恨,纷纷拿起石头砸向他的脸。

最后,经六科十三道御史弹劾,喜宁经三法司公审后,被拟定处以碟刑。

第七任皇帝朱祁钰还不解恨,亲手御批,“逆竖叛国,着既凌迟三日,以敬后效”。

这个可耻的阉人被剥光身体,在菜市口行刑三日,身体被割成碎片,结束了罪恶的一生。

卖国的行为终究会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这个阉人罪有应得。

喜宁剧照

精忠袁彬

之前,朱祁镇与袁彬互不相识。

袁彬知道他是国家统率,而袁彬不过是土木堡明军中普通的一员。

土木堡兵败后,袁彬被瓦剌俘虏去了漠北为奴。

这时候朱祁镇还不认识他。

朱祁镇在北国不亢不卑,仪态万方,慈面柔拂,感动了瓦剌人,同时也打动了伯颜帖木尔。征得也先同意后,随意在俘虏群里选了一个人作为朱祁镇的近侍,保障朱祁镇的安全。

朱祁镇这才知道,袁彬的父亲因疾辞官,袁彬代行其职,为锦衣卫校尉。

袁彬(1401年一1488年),字文质,江西新昌县义钧乡人,官至前军都督府佥事掌府事。

忠贞的人看他的履历都知道,鹤寿延绵,福禄非浅,终生得朱祁镇厚爱。

这归功于他的忠贞,归功于他在苦寒的北方与朱祁镇患难与共。

随后,袁彬与朱祁镇寸步不离,吃饭穿衣,行走睡觉,与瓦剌首领所有一切的交涉全由袁彬代办。既是内侍,又是重臣。袁彬对主上不离不弃,自始至终以臣子自居,不曾半分僭越。袁彬让朱祁镇很是依赖。

冬日,破旧的蒙古毡包寒风四起,冰冷刺骨,朱祁镇蜷缩着身体难以入睡,袁彬便解开衣服将他的脚裹入怀中取暖;每逢随军转移,车马不能行,袁彬就背着朱祁镇不耽搁半分行程;士兵为难朱祁镇,袁彬便挺身而出,以死相护;冰冷的雪水,袁彬总是用手稍作温暖后才敷在朱祁镇的脸上……

走风霜路,行风霜事,袁彬诠释了大义,演绎了与国与家的绝对忠诚,他不谛于英雄,而是英雄中的英雄。

几百年后,在这里,我忍不住向袁彬竖起拇指。

好袁彬!

袁彬剧照

参考资料:《明史》

图片:来自头条图库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什么,士兵,赛刊王,朱祁镇,伯颜,瓦剌,蒙古,大明,帖木尔,南下,观点评论,木尔,钱皇后,朱祁镇,土木堡,袁彬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什么,士兵,赛刊王,朱祁镇,伯颜,瓦剌,蒙古,大明,帖木尔,南下,观点评论,木尔,钱皇后,朱祁镇,土木堡,袁彬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什么,士兵,赛刊王,朱祁镇,伯颜,瓦剌,蒙古,大明,帖木尔,南下,观点评论,木尔,钱皇后,朱祁镇,土木堡,袁彬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