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很多旷世奇才,比如刘伯温、袁天罡、李淳风、武则天等等,他们都为王朝的建立或者发展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今天我们要讲的是明朝的一位皇帝,他不像其他皇帝一般在位数十载,他仅仅在位一年,却能够名垂青史。
那到底是哪位皇帝有这么大的本事呢?原来他的名字叫做朱高炽,之所以他能够千古流芳,只是因为他解决了四个天大的难题!那他到底解决了哪些问题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皇太子——朱高炽
提起朱高炽,大家一定会联想到他的父亲,朱棣。朱高炽是朱棣的长子,在朱高炽出生时,他的父亲朱棣并不是皇帝,而是燕王,朱棣是后来才当上皇帝的。一般来讲,长子都深得皇上喜爱,而且是要继承皇位的,但朱高炽是例外。他的父亲只是却碍于朝中大臣的关系,才将朱高炽封为太子,而且即使是做了太子,朱高炽过得也并不安心,可以说是每天都在提心吊胆,因为他的父亲并不喜欢他。
朱高炽生性沉稳低调,言行举止非常有大家风范,为数不多的爱好就是读书,但是这却并不能让朱棣喜欢他,毕竟朱棣是武将出身,而他生的儿子却文文弱弱的一身书生气,怎么能撑起一个国家呢?
更何况,由于朱高炽过分的喜欢安静,不经常外出做运动,所以导致他的体型和同龄的孩子相比至少要胖出两个维度,走路都需要宫女太监搀扶才行,非常的笨拙,这也是朱棣不喜欢他的原因之一。好在他的老师们都非常的喜欢朱高炽,认为他一定能行,这给了他很大的信心去研究文学史实。
那朱高炽研究文史后,做了哪些事才让朱棣心甘情愿的将皇位世袭给他呢?
继承皇位,兴盛国家
朱高炽上位后,一改前朝的政策,推出了许多利国利民的政策,以下的四条足以让他名垂青史!
首先就是改组内阁。众所周知,所谓的内阁,在一定程度上是宰相制度的沿袭和补充。内阁是当时皇帝做决策、理朝政的辅助工具,深得皇帝的信任,同样的也享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但是随着内阁制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一个严重的问题出现了,那就是内阁权力过大,甚至影响到了皇权的掌控。因此为了制约内阁的权力,朱元璋规定了内阁成员的官阶不可以过大。这样一来,职位大,官阶小,双方就都得到了平衡。
不过问题又来了,内阁的权利如此之大,可是在里面做官的人官衔比较小,小官衔的人是不能指挥比他大的级别的人的。那要怎么开展工作呢?这时朱高炽想到一个好办法,那就是让内阁的人兼任其他官职,举个简单的例子就是让教导主任兼任班主任。这样一来,做事不就方便了不少吗?
其次赦免被冤枉的大臣。朱棣执政时,有一场比较出名战役——靖难之役。那次战役中朱棣为了使自己的王权不受威胁,杀害流放了许多效忠建文帝的大臣,连带着大臣的家人们也没得到好的结果,场面令人揪心,也令人恐惧。
虽然有许许多多的大臣包括太子朱高炽都建议朱棣下诏书赦免这些无辜的“有罪之人”,但朱棣坚决反对,认为自己的王权不可以侵犯。
时间过去很久,朱棣驾崩了,明仁宗也就是朱高炽终于登基称帝了,于是他稳固了朝政之后,立刻颁布诏令,赦免了那些大臣和他们的家人,还给了许多人官位,让他们继续治理朝政。
朱高炽做完了这些事之后,民间百姓和官员之间对他的印象更加好了,都称赞他是一个明君,社会和谐了,政治经济的发展也就更加迅速了,百姓安居乐业了,国家也在朱高炽的带领下更加繁荣富强了。
各种改革,为儿子的继位打好基础
另外,使忠臣敢于进谏。在以往,朝中做官的官员大多见风使舵,谁权力大就和谁一起玩,因为都担心无意之间得罪了领导,被裁决是小,更恐怖的是不知什么时候就见不到明天的太阳,所以他们都畏畏缩缩,敢怒不敢言,就是为了能保全性命,这就导致整个官场被这样的习气笼罩着,在上位的君王看不到存在的问题,就难以治理朝堂。
朱高炽认为,想要治理国家,保卫国家,战争是最下策。只有由内而外的让人们感受到仁爱、和谐,才能收获好的成果,于是他提出三点要求。
一是废除酷刑,让官员们放开手脚,大方做事。二是建立“三杨内阁”,三杨是杨士奇、杨荣、杨溥,用他们三人组成的内阁集团来辅佐朝政。还提拔了干实事的的官员,将那些整日不务正业的官员淘汰。三是完善监察体制。使监管的力度大大提升,有效地制约了不良风气的产生。
这些政策颁布后,不出几月,明朝的官场风气被肃清了不少,同时也为他的儿子打下了江山。
最后就是重视民生,减少税收。朱棣执政时,由于他善动武力,连年战争,所以国家向百姓征收的非常多,导致民不聊生。朱高炽执政后便决心改善这一状况,于是他提出轻徭薄赋。并且安置那些因战争而背井离乡贫民,这样就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的生活。除了这些,历史遗留下来的还有国库虚空的问题,朱高炽下令勤俭节约,减少皇室的日常开支。
经过朱高炽这一系列明智的举措,明朝真正达到了顶峰。虽然朱高炽在位的时间不长,但是种种迹象表明,他是一位值得追随的君主,他改善了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为一个国家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名垂青史确实名副其实!
小结
我认为,一个皇帝是否成功,不在于他执政的时间长短,更多的要看百姓们的反应,因为广大的百姓是社会的最基层,如果最底层的人民都为你鼓掌喝彩,那就说明你真的是一位仁君!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