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从七国之乱看靖难之役,全胜只需重用一人,朱允炆为何不这样做?

从七国之乱看靖难之役,全胜只需重用一人,朱允炆为何不这样做?

历史不会简单重复,但有时却会惊人相似!

西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的“七国之乱”,与明朝建文帝元年(公元1399年)的“靖难之役”,虽时空相距千年,却有着令人难以致信的相似之处。

战争双方,都是中央朝廷与诸侯王,“七国之乱”是西汉朝廷与以吴、楚联军为首的七个诸侯国之间的战争;“靖难之役”是明代朝廷与藩王朱棣之间的厮杀。

战争起因,都是一个年轻自负、意气用事的君王,不知天高地厚盲目削藩引发的。汉景帝刘启,31岁继位,34岁实行削藩之策,刘启年少时还曾因下棋游戏发生争执,将自己的堂弟、吴国太子刘贤打死,种下了吴王憎恨朝廷的祸根,其人性格可见一斑。明建文帝朱允炆,21岁当皇帝,登基几个月后就开始削藩,年轻气盛、书生意气。

大臣从中撺掇。汉景帝刘启用老师、御史大夫晁错的削藩计策,建文帝朱允炆行黄子澄、齐泰的新政,几个只会纸上谈兵的书生,却异想天开地干一番惊天动地的伟大事业,不搞砸才怪呢!

藩王实力强大。汉景帝时的吴国,矿产丰富、盛产海盐,经济富足、兵力雄厚;明朝燕王朱棣就藩北平,长年领兵对北元作战,一度曾节制沿边十余万兵马,军中威信极高。

除此之外,还有更多的细节也如出一辙。诸侯王起兵的口号都是“清君侧”,吴王刘濞打出的是“诛晁错,清君侧”,燕王朱棣树立的旗帜是“靖国难,清君侧”;都有一个帮衬朝廷的诸侯王,汉景帝有梁王刘武,拥四十余城,建文帝有宁王朱权,“带甲八万,革车六千”等等。

两次战争虽有诸多相近的地方,但若论敌对双方实力和当时的政治形势,“七国之乱”时,朝廷实力弱小太多,形势远比明朝的“靖难之役”要危险十倍。

“七国之乱”,吴楚联军起兵时就有30余万兵力,粮草充沛、兵员充足,七个诸侯国占据了半壁江山,无论是军事实力还是经济实力,都在朝廷之上。

“靖难之役”,朱棣起兵时不过800死士埋伏于燕王府中,即使控制北平城后,其兵力也不过是燕山三护卫的2万余人。所控制的地域,也不过北平一隅,完全没有综合实力与朝廷对抗。反观朝廷,即使毋论政治、经济,单就军事实力而言,第一次出兵平叛,老将耿炳文就领兵13万,后来李景隆更是率军50余万,完全碾压北军。

但两次战争的最终结果,却令人大跌眼镜。

“七国之乱”,历时十月余,朝廷大获全胜,汉景帝刘启开创了封建王朝的第一个太平盛世“文景之治”。

“靖难之役”打了将近四年,燕王朱棣成功反转,攻入京城金陵登基称帝,开创了另一个辉煌“永乐盛世”,原来的皇帝朱允炆在城破后自焚而死,一帮忠臣良将被诛杀灭族,下场凄凉!

“七国之乱”,西汉朝廷取胜的关键在于两点:梁王刘武的顽强抵抗,拼死不降,从正面挡住了吴楚联军西进的大门,大量消耗了联军的兵力;大将周亚夫走蓝田、出武关,大迂回大包抄后,只守不攻,切断吴楚联军的补给线!

对于战事,年轻的皇帝刘启,不但无尺寸之功,相反还与后来者朱允炆一样,昏招频出:吴楚刚起兵时,就急急忙忙腰斩了朝廷重臣晁错,变相承认朝廷的错误,在舆论和气势上未战先输;战事胶着时又胡乱指挥,多次下旨严令周亚夫,改变既定方略,主动出兵进攻,以解梁国之危,好在周亚夫坚持“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拒不受命,否则战事前景难料,胜负两说。

如果说西汉的“七国之乱”,朝廷是惨胜、险胜的话,一千多年后的明朝“靖难之役”,以全国的经济基础对北平一隅,以全国的百万兵力对燕山三护卫的万余兵力,朝廷完全可以从容应对,轻松取胜。但,即使是这样的大好形势,居然在朱允炆一番骚操作下,输得干干净净、彻彻底底!

对比两场战争,建文朝的皇帝朱允炆到底输在哪里呢?

皇帝朱允炆在这场战争中,失误的操作很多,比如严诏约束将士“毋使朕有杀叔父之名”,否则朱棣都死了上百回了,哪还有什么永乐大帝;比如在朱棣起兵前夕,居然将燕王的三个儿子全部送回北平,断了朱棣的后顾之忧,还为朱棣送去一员骁将(朱高煦)和一个坚实可靠的臂膀(朱高炽)等等。

但其最关键的失误,或者说影响战争全局的失误,而是没能信任重用一人。如坚持重用此人,不管朱棣军事才能有多强,朱允炆的朝廷都将必胜无疑!

说出此人前,先来分析南军与北军的各自优劣形势。

就北军而言,主帅燕王朱棣,从小就跟随大将军徐达、蓝玉远征漠北,就藩边塞之地北平后,又常年对北元用兵,实战经验丰富,个人军事天赋和素养,放眼当时的大明朝廷,无人能及;北军的将士,常年处在对北元作战的前线,都是久经战火淬炼的百战勇士,单兵素质强悍,完全可以以一当十、以一当百。

北军的劣势也很致命:兴兵对抗朝廷虽出师有名,但仍难掩盖造反之实,在政治上已棋输一着;地处北平一隅,没有支撑战争的后方基地、经济基础和兵员保障能力;士兵虽然军事素养很高,军队的战斗力很强,但都是常年在漠北的沙漠和草原作战,以骑兵为主,没有攻城的军事装备和实战经验,而南征时城市攻坚将是常态。

朝廷南军的劣势:没有非常出色的领兵大将;军队都是临时从内地各处征调,士兵缺乏训练、未经实战,总体军事素质堪忧。

南军的优势却几乎碾压北军:拥有全国源源不断的兵源补给和粮草供给,战争完全没有后顾之忧!

知己知彼,南军的最佳战略,应该学习西汉平定“七国之乱”的方略:以守代攻,以时间换空间。

一城一地都坚守不出,不计较一时的胜败,最大限度地消耗北军的兵力,在实战中锻炼将帅和士卒;同时以一支精锐之师,迂回敌后,伺机切断北军主力与北平的联系,让北军成为孤军。

如果坚持这一战略不动摇,北军只会越打越少,到最后不用朝廷进攻,自己就该主动投降了。

要执行“以守代攻”的总战略,除皇帝朱允炆的决心,还需要一个关键人物:领军主帅!

南军主动进攻平叛的主帅,没有合适的将军,但守城防御的主帅,却有现成的最佳人选,此人便是老将耿炳文。

长兴侯耿炳,明朝开国功臣,从军几十年,长期追随常遇春、徐达征战,能力虽不及常遇春、徐达、蓝玉那名满天下,但实战经验丰富,统兵有方。

此人用兵有一明显特征:老成持重,攻击能力不突出,但守城能力无人能及。正如朱元璋对他的评价:耿炳文用兵,不会有大胜,但一定不会有大败!

在实战中,这一说法也得以验证。战争初期耿炳文虽在真定城外围连吃败仗,但当他率军退守真定城后,朱棣却久攻不下,无可奈何,只能退兵北平另谋他途。

《明史》:耿炳文守长兴,而吴人不得肆其志。缔造之基,其力为多。

清代历史学家蔡东藩:“炳文系偏将才,非大帅才也,滹沱河一役,事事不出燕王所料,其才之劣,已可概见。然耿炳文败回真定,燕军攻城不下,三日即引还,意者其犹以炳文为宿将,未易攻取乎?”

如果朱允炆一直坚持信任并重用耿炳文为主帅,再辅以矍能、平安、盛庸、徐辉祖、铁铉等人为将,坚持“以守代攻”的方略不动摇,则南军在战争初期可能有小败,但一定不会有大败。

如无大败,则朝廷官员及各地驻军将士,就不可能甘冒“造反”风险主动投降北军,朱棣的燕山三护卫两万余人,能与朝廷消耗几时?

若如此,朝廷必胜,朱棣必败!

只可惜年轻的朱允炆,气盛好胜、贪图虚名,以一战论英雄、以一时论成败,贸然用无能无德的李景隆替代耿炳文为帅,将朝廷的几十万大军,全都送到朱棣的北军中去了,又焉能不败!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朱允炆失了皇位自焚而亡,真不值得后人怜惜!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汉景帝,北平,朝廷,朱允炆,兵力,靖难之役,战争,全胜,朱棣,起兵,观点评论,朝廷,朱允炆,耿炳文,北军,朱棣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汉景帝,北平,朝廷,朱允炆,兵力,靖难之役,战争,全胜,朱棣,起兵,观点评论,朝廷,朱允炆,耿炳文,北军,朱棣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汉景帝,北平,朝廷,朱允炆,兵力,靖难之役,战争,全胜,朱棣,起兵,观点评论,朝廷,朱允炆,耿炳文,北军,朱棣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