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
为了照顾一下不熟悉历史背景的读者朋友们,故事开始之前,作者要先科普一下相关资料。
晚唐时期,节度使和藩镇作乱,纷纷谋求自立。
在这风云际会的乱世之际,有两位仁兄率先站了出来。
第一位,是河南朱温,第二位,是河东李克用。
朱温篡唐自立,建立了后梁。
而李克用则默默耕耘,把自己的基业都留给了自己的儿子李存勖。
李存勖也不含糊,接了父亲的班之后也开国称帝,建立了后唐。
后唐庄宗李存勖堪称五代十国第一狠人,打遍天下无敌手,所以很快就灭亡了后梁,势力得到了进一步扩大。
庄宗前期英明,后期散漫,很快激起兵变,身死于乱军之中。
庄宗一死,庄宗的弟弟李嗣源顺势登基,称为后唐明宗。
明宗传位其子李从厚,即后唐闵帝。
唐闵帝李从厚性格懦弱,优柔寡断,皇位很快又被自己的弟弟李从珂抢走了。
李从珂,即后唐末帝。
(后唐末帝李从珂 形象)
作为后唐王朝的最后一位领导,唐末帝李从珂可以说是个严重的偏科生。
这位皇帝论打仗,可以说是笑傲沙场,一个顶俩,但论治国,就算是十个李从珂加起来,也是白给。
军事上的巨人,政治上的矮子。
用这句话来形容李从珂,实在是太贴切不过了。
当然了,非但是皇帝能力有问题,和帝王本身的气运似乎也有一些关系。
当年顺风顺水的时候,李从珂曾经一人一骑跑到敌方的军营里,砍下下敌将的头颅,然后再大摇大摆地走出来,自己却毫发无损。
而如今时运不济,就算是皇帝埋头苦干,兢兢业业,也很难干出什么成效来。
我们知道,后唐是五代十国时期,统治疆域最广的朝代。
东临海滨,西抵陇右,北至长城,南达江汉。
史书中说“五代领域,无盛于此者”,足可见后唐曾经是一个多么强大的王朝。
现在,情况却大不相同了。
政治腐败黑暗,经济凋敝,社会矛盾剧烈,边防涣散,曾经的庞大王朝到如今俨然已经成了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李从珂的运气散尽,但另外一个人的好运却来了。
这个人的名字,叫做石敬瑭。
(后晋高祖石敬瑭 画像)
石敬瑭,沙陀族,太原人,五代十国时期后唐武将。
当然了,石敬瑭的身份,不仅仅是普通武将那么简单。
他早年间拜在后唐明宗李嗣源的麾下,作战勇猛,深得皇帝喜爱,皇帝尤为器重,乃至于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石敬瑭。
这么一来,石敬瑭就成了后唐王朝的驸马爷,成为了皇帝的女婿。
到后唐末帝李从珂即位的时候,石敬瑭已经官拜河东节度使,雄踞一方,势力可以说是十分庞大。
李从珂虽然治国无能,脑子不太好使,但脑子不好使,不代表他是个傻子。
皇帝明白,自己想要坐稳这个皇位,必须先把石敬瑭这个手握大权的节度使给收拾了。
经验显而易见,当年闵帝李从厚初登帝位的时候,不也是火急火燎的就要收拾身为凤翔节度使的自己么?
要不是自己福大命大,打了几场翻身仗,夺得了帝位,如今早就是那凤翔城中的刀下亡魂了。
我不是当年的李从厚,你石敬瑭也休想做当年的李从珂!
(后唐闵帝李从厚 形象)
皇帝想要收拾权臣,方式方法有很多。
毕竟皇帝是老板,权臣是员工,主动权始终是掌握在老板手里的。
如果不想耽误时间,大可以给大臣安上一些莫须有的罪名,把大臣一撸到底,让他进京述罪,认罪服法,交出所有权力,最好来请罪之前,直接把自己给绑了。
这个办法和想法实在是太好了,但问题在于,这个世界上哪儿有那么多岳飞?
如果不能一招制敌,那么就需要钝刀割肉,分阶段分步骤的瓦解权臣的势力。
李从珂不敢弄险,石敬瑭也算家大业大,又是先帝女婿,手里有粮有兵,真要一下子给他惹毛了,到时候他举兵反叛,那还真有点不好对付。
所以很快,皇帝就选择了另外一种方式,那就是层层递进,一点点地消磨掉石敬瑭的势力。
而消磨石敬瑭势力的第一步,就是将他调离河东,改任它处。
你石敬瑭同志在河东树大根深,党羽密布,你在当地很有威望,想要起事,必然一呼百应,河东就是你的大本营。
现在,我把你从大本营调到穷乡僻壤,我看你还有什么资本跟我叫板?
于是,皇帝一封诏书,送到河东,要求石敬瑭赶紧收拾收拾行李,改任郓州节度使。
郓州地狭民寡,物资匮乏,兵力孱弱,自己到了郓州,那就是案板上的小绵羊,只剩下被人宰割的命运。
所以皇帝的诏书一到,石敬瑭立刻头摇得像拨浪鼓一样,表示自己就在河东,哪儿也不去。
石敬瑭同志不仅抗命不遵,还反咬了李从珂一口。
(许王李从益 形象)
他散播出消息,指责李从珂得位不正,应该把皇位禅让给李从益,即后唐明宗李嗣源的小儿子。
这事儿并非空穴来风,因为李从珂并非明宗皇帝的亲生儿子,而是养子,所谓皇位,乃是李从珂以武力征服的方式抢过来的。
这句话可算是把李从珂的心窝子给捅了,皇帝一生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别人说自己得位不正。
于是,皇帝恼羞成怒,也顾不上循序渐进地收拾石敬瑭了,立刻发兵数万,要将其彻底剿灭。
朋友们,这对石敬瑭来说,简直可以说是灭顶之灾。
李从珂虽然是后唐王朝的最后一位皇帝,但他并不能算是个昏君,此时的后唐就算是国力不如从前,那也是五代十国时期霸主级别的存在,既然如此,收拾个小小的石敬瑭那基本上就是个分分钟的事儿。
得知后唐大军已经出征,马上就要抵达河东把自己按在地上捶的消息之后,石敬瑭慌了。
都说天无绝人之路,但李从珂人多势众,到时候精兵合围,自己这点兵力,连给人家塞牙缝都不够。
如此险境之下,石敬瑭可就动了歪脑筋。
他火速派人联系上了北方平原上的辽朝皇帝,耶律德光请求耶律德光发兵来援。
(辽太宗耶律德光 形象)
李从珂不是傻子,石敬瑭比他更精明。
石敬瑭虽然精明,但辽太宗耶律德光更是个狡黠的生意人。
大军一来一回,舟车劳顿,伙食费,磨损费,过路过桥费,油费,这些你都得给我报销,并且,我耶律德光是个生意人,不是做公益的,帮你可以,我有什么好处?
石敬瑭是个粗人,不会谈生意,他给耶律德光的好处只有区区五个字,但就是这五个字,却让耶律德光一口应允,并且很快派出大军,支援石敬瑭。
这五个字,即“燕云十六州”。
“燕云”一词,最早出现于《宋史·地理志》,代指中国北方以幽州和云州为中心的十六个州郡。
这个范围大概是在今天的北京北部,天津北部,河北北部,以及山西北部。
燕云十六州的地理意义十分重要,他是中原政权和游牧民族的缓冲地带,是富饶和繁荣的经济发展区,又因其地形上崇山峻岭,高谷斜坡的特点,成为了大自然送给中原政权最好的屏障。
如果燕云十六州有失,那么中原地区将会再也无险可守,中原政权将会毫无遮挡地坦露在游牧民族的铁蹄之下,这也就是为什么之后的两宋总是被塞北三朝追来打去的原因——因为燕云十六州掌握在人家的手里,人家随时想收拾你就收拾你。
不过退一万步讲,就算燕云十六州不是战略要地,不是什么重要的地盘,你石敬瑭也不能随随便便的就给割让出去啊。
您不嫌屈身事贼丢人,我还嫌丢人呢!
(燕云十六州)
但石敬瑭不管那个,当下的处境,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只要能活下来,别说割地,就是割他自己的腰子,他也乐意。
面对石敬瑭选手打不过叫外援的无赖行为,原本胜券在握的李从珂又开始慌了。
其实李从珂的慌乱,恰恰是导致他落败的原因。
作者不止一次地提过一个论点,那就是,李从珂虽然是后唐王朝的最后一任皇帝,但他治下的后唐王朝却并没有太多的亡国之象。
庄宗李存勖,明宗李嗣源,闵帝李从厚都算得上是明君,这么一代代人攒下来的老本,不是谁轻易都能撼动的。
如果硬碰硬,就算是大辽铁骑,也不一定能在李从珂的手里占到什么便宜。
但作者还是文章开头的那句话: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李从珂的好运,已经结束了。
当年和闵帝李从厚的争权夺利已经消磨尽了皇帝锐意进取的心,而如今石敬瑭的作乱更是让帝王对未来的前景报以一片灰暗。
所以,在敌我双方势均力敌的情况下,李从珂选择了封闭自己。
在最后的岁月里,他任由石敬瑭联合辽王朝的铁骑攻城略地,自己则整夜沉迷享乐,饮酒悲歌,坐等灭亡的命运。
(后唐灭亡)
清泰三年,公元936年,洛阳城破,李从珂自焚于洛阳城玄武楼,时年五十二岁。
后唐灭了,在这一场滔天的烈火之中,化为了历史的尘埃和灰烬。
看来,在这残酷的历史面前,李从珂还不能算作强大。
即使他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拥有取之不尽的财富,拥有数以百万的军队,也不能证明他是强大的。
因为只有心的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
而弱者和强者唯一的区别,就只在于心智是否坚定。
强者生,弱者死,这是万物最基本的,也是亘古不变的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