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永乐年间,宫里的三宝太监奉明成祖朱棣之命令,先后七次率领船队下西洋,史称“郑和下西洋”。
对于这一历史盛举,史学界很多专家都热衷于分析郑和下西洋的真正目的,各种看法难以统一。
直到1911年,印度洋海域打捞出了一块明代石碑,当地人翻译内容后,才知道郑和下西洋的真实目的...
那么,这块石碑上到底写了什么?郑和下西洋的真实目的又是什么?
这恐怕要先从明成祖朱棣的上位史开始说起...
明成祖朱棣的上位史
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出生时父亲朱元璋正在和陈友谅开战,打得不可开交。
朱棣7岁那年,朱元璋终于扫除一切障碍登上了皇位,而朱棣也就顺理成章成为了尊贵的皇子。
洪武三年(1370年)朱棣十岁时,被朱元璋封为燕王。
彼时的他年纪虽小,但却懂得体察民情,也喜欢分析国家时事,并展现出了少年燕王的不凡气度。
朱棣17岁那年,朱元璋为了确保长子朱标顺利继承皇位,便打算安排朱棣等皇子去各自的封地当藩王。
于是,朱棣便跟着其他兄弟一起,先回到了老家中都(今安徽凤阳)进行历练。
当时,中都的百姓生活很苦,朱棣在这里生活了大约三四年,也正是由于这段经历,让他对民间疾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洪武十三年(1380年),朱棣在北平(北京)上任就藩,之后他多次奉命参与或率领北方军事战斗,并立下了赫赫战功。
也是在这一时期,朱棣在北方军队中建立了很高的威望。
尽管朱棣的军事政治才能非常突出,但朱元璋却始终奉行嫡长子继承制,毫不动摇地坚持让长子朱标继承皇位。
即使在长子太子朱标、次子秦王朱樉、三子晋王朱枫先后去世的情况下,朱元璋仍然坚持将皇长孙朱允炆立为了太子。
朱允炆虽有嫡长孙的身份和爷爷朱元璋的鼎力支持,但他的手里却并没有多少实权,面对几位咄咄逼人的皇叔,朱允炆深感担忧。
朱元璋去世后,朱允炆登上了皇位,史称建文帝。年轻的朱允炆继承了父亲温文尔雅的读书人气质,性情也十分谦恭仁厚。
尽管他在位期间努力经营朝政,但在几位强势的叔叔眼里,他仍然是个毛还没长齐的小屁孩,时不时地把他当软柿子捏一下。
几次三番之后,让朱允炆觉得,这几位皇叔犹如卡在喉咙的鱼刺,必须得想办法拔除!
于是,他在几位辅政大臣的支持下,展开了削藩行动,意图将这些皇叔们的势力铲除。
不料,燕王朱棣奋起反击,打着“清君侧”旗号忽然发动了“靖难之役”,与朱允炆开始了长达三年的军事对峙。
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朱棣率军直逼南京,朱允炆招架不住便烧掉了宫殿仓皇出逃...
之后,朱棣便毫无悬念地登上了皇位,开始了重建宫殿、封后封妃、奖励功臣、削除藩王、发展经济等一系列操作。
朝政逐渐稳定之后,他又出台了多个举措,以增强国家实力,其中一个便是委派郑和七次下西洋。
而朱棣之所以会如此选择郑和,是因为郑和是燕王府的“老人”...
郑和下西洋
郑和原名叫马和,小名三宝,家住云南昆阳宝山乡。
十岁那年,马和被明军副统帅蓝玉掳走带到了南京,阉割成了一名小太监,之后又被送进了燕王府当差。
朱棣看这个小太监聪明伶俐,便让他跟在身边伺候。
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马和跟在少年有成的朱棣身边,也逐渐成为一个学识渊博、见多识广之人。
此后,马和更是多次出色地完成了朱棣安排的任务,并协助朱棣发动政变一举夺下了皇位。
永乐二年(1404年)正月初一,朱棣为马和赐姓为“郑”,从此便有了“郑和”这个名字。
同时,朱棣还将郑和升迁为内官监太监(相当于正四品官员),史称三宝太监。
多年的相处,早已让朱棣对郑和的人品、能力、学识有了充分的了解,所以才会将下西洋的重任交到郑和手上。
永乐三年六月十五(1405年),郑和奉命率领士兵二万八千余人,浩浩荡荡地从南京出发,开始了第一次远洋航行。
这次航行,郑和及其船队先后到达了占城(今越南中南部地区)、爪哇、苏门答腊、满刺加、锡兰(今斯里兰卡)、古里等地。
当船队航行到锡兰时,当地居民看到这声势浩大的船队被吓坏了,以为是外国军队来入侵,便启动了防御措施应对郑和船队。
初次交涉就发生这样的冲突也是可以理解的,为了避免事态扩大,郑和只好率船队离开了。
在这次航行中,船队还遇到了穷凶极恶的海盗,好在郑和临危不惧,迅速组织船队将五千多名海盗一网打尽,并直接生擒陈祖义等头目。
尽管郑和对待海盗毫不手软,但对沿线的国家和部落,他表现得还是十分友好的。
只要对方不挑起争端,郑和便以礼相待,以彰显明朝的恩德。因此,这一路上他顺利拜访了很多国家。
两年后,郑和带着海盗头子和一些奇珍异宝回到了明朝,这也算是出色地完成了朱棣交代的任务,并受到了朱棣的褒奖。
这次回朝休整十几天后,朱棣再次委派郑和出发,开始了第二次下西洋之旅。
这一次,船队主要访问了占城、爪哇、暹罗(泰国)、加异勒(今印度南部)、锡兰等众多国家。
值得一提的是,再访锡兰时,郑和做足了准备,为了显示船队的友好意图,他特意对锡兰山的佛寺进行厚礼布施,而这些布施物品都被记载到了一块碑文上面。
通过这次布施,郑和算是打通了与锡兰的关系,所以,这次访问可以说是非常成功的,这也为下一次航行打下良好基础。
永乐七年(1409年)九月,郑和再次从太仓刘家港启航开始了第三次下西洋。
与前两次不同的是,这次他带了姚广孝、费信、马欢等大臣一同前往,到达了越南、马来西亚、印度等地,回国途中又专程访问了锡兰山。
这次之所以会出动三位大臣再次出访锡兰山,是为了请回佛牙舍利(传为释迦牟尼的牙齿),献给皇帝朱棣。
而朱棣之所以要求他们不远万里请佛牙,是为了证明其正统地位,以平息一些民众内心的不满。
之后的几年,郑和又奉命进行了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第七次下西洋,直到宣德八年(1433年)...
这一年,已经62岁的高龄的郑和仍在第七次远航的归国途中,遗憾的是,他多年来积劳成疾最终在船上病逝了。
随着他的去世,郑和下西洋的传奇也就到此为止了。
关于郑和下西洋的几种猜测
郑和死后的几百年里,当朝和后世的人都纷纷猜测他七下西洋的真正目的,希望为这段传奇历史彻底定性。
主要说法分为以下几种:
第一种说法,是郑和奉命秘密探访建文帝的下落。
这也是坊间相传最广的一种说法,之所以有这样的说法流行,是因为一些学者认为朱棣取得皇位的手段并不光明。
而先帝朱允炆离奇失踪让他始终心存防备,他担心有朝一日朱允炆会像自己当年那样突然发动政变。
当时有传言称,朱允炆逃到了海外,因此,朱棣才挑选自己的亲信郑和率领几万人的船队,借下西洋之名,搜寻朱允炆的踪迹。
不过,这种说法在今天也受到了不少批评,因为更多的研究者认为,朱允炆原本就羸弱不堪,即使活着漂泊到了海外也不敢再回朝了。
况且,郑和下西洋的时候,朱棣早已在朝堂经营多年根基非常稳固,别说是朱允炆了,就算是所有的兄弟联手恐怕也难以扭转乾坤。
因此,朱棣完全没有必要为了寻找朱允炆,大动干戈耗费这么多的人力物力财力。
第二种说法,是宣扬国威。
朱棣在位期间,虽然政权总体稳定,但东南沿海、南邵群岛等地带,局势一直动荡不安。
各种反明势力、元朝残余势力、海上黑恶势力各自壮大,明朝派出的使者也被频频杀害,这些势力逐渐威胁到了明朝的国家安全。
因此,不少人认为,朱棣是为了清除明朝海域周边的不安定因素,才派郑和带着重兵七下西洋,消灭这些海上势力。
这种说法倒是有许多专家学者赞同,因为明成祖朱棣原本就是一个好大喜功之人,在他夺得皇位后国家政治、经济、科技等方面都取得了飞速发展。
趁这个时候,委派船队远洋航行宣扬国威,惩治反动势力完全符合朱棣的行事作风。
第三种说法,则是宣德化而柔远人。
一些学者认为,在经历了前几次的航行后,郑和已经陆续完成惩治海盗、请回佛珠等任务。
但在后期郑和仍然多次出海访问了越来越多的国家,甚至开辟了新的航路,而且船队所到之处大都是以德服人,与多个国家建立了友好邦交。
因此,这些学者认为也许一开始朱棣和郑和的目的,就是宣德化而柔远人,与周边国家建立良好的外交关系。
第四种说法,则是开展海外贸易。
因为郑和船队七下西洋,几乎每次都产生了大量的贸易活动。
在将近十年的时间里,郑和船队每次出发或返回,都携带了大量的货品,所到之处商品交易如火如荼,将明朝的国际贸易发展推到了顶峰。
尽管明朝的一些大臣,纷纷指责这样的国际贸易并没有产生多少经济利润。
但贸易活动的确是贯穿了郑和下西洋始末,并且为明朝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因此,很多学者断言,开展海外贸易活动是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之一。
郑和下西洋的真正目的
对于以上四种观点,每一种都有众多的支持者和反对者,因此关于郑和下西洋真正目的的争论,也就延续了几百年。
直到1911年,《郑和布施锡兰山佛寺碑》被从斯里兰卡加勒城打捞出来,这一历史谜题才得以被解开。
这块石碑被当地人打捞起来后,收藏在了当地的博物馆,成为了斯里兰卡非常珍贵的文物。
这块石碑上刻着三种语言的文字,因为年代久远,碑上的很多内容已经模糊不清了。
一些国外专家将上面仅存的文字进行翻译后发现,石碑记载了郑和船代在锡兰佛寺布施的盛况。
布施那天,锡兰山寺布置得非常华丽,佛像在金粉和香火的映衬下显得十分尊贵,各地的善男信女前来参加佛事活动,场面热闹非凡。
郑和在众人的瞩目下率领使团前来拜佛,并赠送了金银织金、纤丝宝幡、香炉花瓶、表里灯烛等贵重物品,这些物品被一一记载了石碑上面。
从这块石碑记载的内容来看,当时郑和下西洋主要目的是为了宣扬国威,与远洋各国建立友好邦交。
至于众人猜测的寻找朱允炆下落、打击海上黑恶势力、开展海外贸易等,应该只是顺带的事,不会是郑和七次下西洋的主要目的!
结语
郑和七次下西洋这一历史事件,无论是在明朝当代,还是在当今社会来看都是弘扬中华国威的盛事。
而这一盛事的背后,也体现了明成祖朱棣和太监郑和对于海洋事业的热爱,对于友好邦交的渴望。
可惜的是,在郑和逝世后,再也无人能延续当年的盛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