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一个很重要的立身之本就是——眼力见,说的是察言观色的本领,人贵在有自知之明,若不自知则会被周围人嫌弃、孤立,放在古代皇宫之中,还有可能招来杀身之祸。
公元617年正是隋朝末年,李渊自太原起兵,很快就攻破长安城。在这个过程中,隋炀帝手下的张掖太守阴世师率兵奋起反抗,誓死战斗到最后一刻,他杀死了李渊的小儿子,还令人刨了李家祖坟。
武德八年(625年)当时唐高宗李渊还在位,他封李祐为宜阳郡王,食邑四千户。虽然是个虚名,但是对于一个犯臣之后,还是杀了皇子的犯臣,没有被诛九族保住性命就不错了,何况还有丰厚的俸禄,也该知足了。
其实悲哀的不是别人不待见你,而是明知道别人不待见你,你还故作冷漠将自己隔离。放在一般的社交中也没什么问题,大不了你忙你的,我忙我的。但这是皇宫,唐朝时期皇家关系混乱,手足相残、父子反目的例子屡见不鲜,皇帝不重视你,表现乖一点的话最起码有好日子过。
贞观二年(636年),李世民决定让他离开自己眼前,封他个齐王吧,稍微远一点可能眼不见心不烦。李祐终于有了实权,也离开了皇宫,心情格外舒畅,马上就准备出发。
李祐从来不想想,贵为皇帝的李世民,爱民如子,何况自己的亲生儿子,如果他心里一直存有芥蒂,自己还能活到现在吗?还能被封齐王吗?
权万纪回到长安,诚恳地向李世民谢罪,并说李祐已经悔改。李世民很高兴,赏赐了权万纪,念及李祐犯下的错,也没有责罚他,只是写信斥责了一番。
谁知李祐看到信以后气的青筋暴起,凭什么赏赐了权万纪一转头却要责备我,一定是权万纪在皇上面前说尽了我的不是!他开始排挤权万纪,有意无意地透露出要杀死他的想法。谁知权万纪也不是省油的灯,他一遍遍地向李世民打小报告,细数李祐的过错。
事已至此,一不做二不休,造反算了!卧底都杀了,我肯定会被处死,那就起义!贞观十七年(643年)三月,李祐开始征兵,城中15岁以上男子全部被驱赶入军,但也没多少人。然后他又学前人起义,开始发布檄文,做起了振臂一指一呼百应的美梦,可是,这是贞观之治的好时代啊,百姓有吃有穿有好皇帝,哪个人疯了要去陪着你起义呢?
李祐的小暴脾气哪受得了这个,他又上演了一出宁死不屈的好戏!李世民盯着这个傻乎乎的儿子,气得都笑了......四月六日,李祐被处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