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牵沧海云帆耸,浪系天涯纽带长。
郑和奉永乐皇帝和他的继任者宣德之命,率领船队七次远航。目的是向“海外的蛮夷”展示明朝的荣耀和威势。
同时,船队中还有商人同行,他们带去了丝绸和瓷器,以换取香料、珠宝和热带木材等外国奢侈品。郑和的远航,比西方历史记载的著名航行早了几十年。
令人不解的是,郑和下西洋,不带年轻女子却带着老妪和接生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郑和的远航
郑和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航海家、探险家、外交官、海军上将。他是在明军队攻入云南,收复蒙古残部时被俘虏的,后又作为太监服侍燕王朱棣,并得到其一生的信任。
郑和跟随燕王期间,接受了系统的军事训练,成了朱棣信任的助手。在与蒙古人的多次对战中,郑和伴随朱棣左右,进行保护。
燕王继位后,郑和因其擅长战争和外交,成了永乐帝的宠臣。随着职务的升迁,他开始承担更多的职责,如负责建造和维修宫殿、管理武器,了解船舶建造方面的知识等。
而且,明朝饱受战争蹂躏的经济,很快得到恢复。永乐帝试图对外展示其海军力量,选择了对航海、造船、军事和外交均较为了解的郑和,来带领这支15世纪世界上最强大的船队。
永乐帝的决定,开启了郑和的航海生涯,并在历史上留下了,令人印象深刻的探险之旅。
在西方“大航海时代”之前,郑和受永乐帝和宣德帝的委托,率领他的船队到达了印度洋地区,并带回很多珍奇动物、宝石、香料,以及对国外文化和习俗的了解。
诚然,它们并没有像欧洲商人、冒险家一样,通过航行建立了贸易帝国,也没有记录表明在船队访问的地区,设立了常驻大使馆。
一些历史学家认为,郑和的七次远航,除了奉承皇帝的虚荣心之外,没有任何成就,但这些任务确实成功地扩大了,明朝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展示了中国的军事实力。
睦邻友好的典范
明朝的造船业当时已雄踞世界之最。《明史·郑和传》中记录的宝船,其吨位和装备皆为世界之首。但郑和的远航,并未进行海外殖民扩张,而是实行睦邻友好政策。
郑和下西洋,除了发展官方的海上贸易,最主要的任务是开展外交活动。因永乐帝夺位后杀戮较多,国内外面临多重压力,审时度势,永乐帝派遣郑和出使各国,稳定沿海,安抚人心。
如郑和第二次的远航,永乐帝的“敕书”表明了态度:希望和西洋各国睦邻友好,并建立外交关系。当然,明朝还是希望,以和平手段促进各国共同发展。
郑和遵循“厚往薄来”、奉行和平友邦的原则,没有以绝对实力,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
据史料记载,当时明朝的对外贸易已占世界主导地位,丝绸、瓷器、茶叶、铁器等产品,在海外受到各层级的热烈欢迎。明朝还在越南的河内设立过贸易点。
后来,数百名外国使节访问中国,其中包括十一位国王,都受到皇帝的款待。有几位国王在中国逗留多年并死在那里,包括文莱国王和菲律宾的苏禄国王。
他们的墓葬已成为象征性的遗迹,证明了中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之间,普遍积极的国际关系。
带着老妪和接生婆
许多专业人士发现,郑和的远航船队中,没有年轻女性的陪伴。其实,结合当时的状况,不难发现原因。
一是明朝培养的女性,多以温顺、柔弱见长,很少有外出经历,更谈不上出海经历。
当时出海的船队,条件较差。有丰富经验的水手,有时也无法忍受海上的艰苦生活。娇弱柔美的年轻女子,一旦生病,除了无法得到良好照顾,可能会拖延船队进程,甚至葬送生命。
在海上,船队还会面对很多不确定性。如果遇到大风大浪,或是和海盗、土匪对峙,女性很难自保。她们也可能会因害怕、惊慌,打乱船队的对战计划,并拖后腿。
二是船队成员中年轻男性占比较高,气血旺盛,如果和年轻女子产生感情纠葛,容易扰乱军心。这些都和郑和远航的目的相悖,船队没有年轻女性,也是理所当然。
在传统儒家思想教育下,成长起来的明朝男性,要远离“庖厨”,这就决定船队需要有中年女性的存在,也就是那个年代的老妪。
经过精心挑选,无论是身体状况,还是给船员做饭、打扫卫生、照顾生病船员、缝补衣服等,这些生活经验丰富的老妪,她们的业务能力都是顶尖的。
船上还有接生婆,这也是为了展示明朝领先医学的需要。古代的妇产科,因为一直得不到各国朝廷的重视,导致相关技术发展缓慢。
能够承担接生婆职位的人,大多是已婚已育的大龄女性,她们掌握一定的医学知识,并拥有丰富的接生经验,可以应付突发状况。
特别是郑和远航所经之地,新生儿的存活率非常低,接生婆可以让更多新出生的孩子活下来,这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是非常受欢迎的存在。
这样可以更好地帮助和震慑沿途国家,契合郑和远航的目的。而且,这两类女性不会和男性船员产生过多纠缠,她们的雇佣成本也远远低于男性。
无论是从发挥作用、安稳人心,还是远航成本、达成目的来看,选择这两类人随行,体现了古人的大智慧。
七下远洋佳话多,外交史上起长河。
纵观郑和的每次远航,都以他特有的宽容、先礼后兵政策,在沿途各国间进行外交斡旋,化解了不少国家间的争端。
虽然他的航海行为在历史上产生过争议,但其对亚洲产生了持久的影响,中国移民的增加,明朝和亚非很多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并发展了东西方贸易。
在随后的几十年里,他建立的移民和文化交流模式,如今仍在继续。同时,一个“和平的中国”形象在大洋彼岸,得到了维护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