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臣秉孤忠,浩气磅礴留千古;正人扶正气,莫教成败论英雄——王凯泰
在我们的认知中郑成功是一个民族英雄,他一生收复台湾,赶走葡萄牙人,同时多次帮助在菲律宾的中国华侨。
同时他一生为了反清复明,征战一生却没有为自己打过一场仗,这点从西方的汤锦台、李密臣的评价中就能看出来。
但是也算是天妒英才,仅仅三十九岁正值而立之年就撒手人寰,背负国姓,却一生未能实现心中复辟大明皇朝的想法,而郑国公为何在临死前多次下令要处死自己的长子和结发之妻?
郑成功的一生
郑成功是生活在晚清时期的一位军事家和革命家,其父亲郑芝龙当时还是一个海上走私集团的头目,深受日本当局的看重。
后来取日本当地田川氏一少女为妻,而郑成功就是在这样一个情况下出生,在日本随母亲生活到六岁时,其父被朝廷招安任官后给接回泉州府读书生活,直到考中秀才后娶了泉州礼部侍郎侄女为妻,后进宫面见皇上并受表彰赐国姓朱。
郑成功的前半生可谓是一帆风顺,后明朝京城被破其生母在战乱中自缢而亡,郑成功便下定决心,不顾父亲的决定,扛起了抗清复明的大旗,在随后的清政府多次招降时面对高官厚禄仍旧不动面色,坚持心中的意念仍旧抗击清政府,前前后后与清政府打斗多回仍能立于不败之地。
而跟清朝相持的局面在与清政府的战斗中,为了解决后备军粮问题郑成功听从何斌的建议决定收复由荷兰殖民主义者占领的台湾岛。
于是1961年进攻台湾,并于当年12月荷兰长官不敌郑成功的军队最终在投降书上签字,随后率领剩余500多残兵败将逃离台湾岛。
在攻下台湾后清政府率领大军攻打了郑成功的家乡并刨其祖坟,郑成功在得知此噩耗后又知其长子与乳母乱伦并诞下一子,在这连连的噩耗下外加上水土不服最终没有挺过去,撒手人寰。
就这样因为病而草草的结束了自己光辉又伟大的一生。当然关于郑成功的死也是众说纷纭,在《台湾外置》中记载本身郑成功的病情并不是特别的严重,很有可能是因为有人下毒了。
同时《闽海纪要》和《台湾县志》也记载了郑成功离世的不合理性,但无论怎样的不合理郑成功就这样草草地结束了他还是未完成的一生,他怀着遗憾在39岁的时候与世长辞。
下令杀死儿子的原因
郑成功一生共娶了七个妻子其中生下儿女十个,而郑成功选择杀死的是自己的长妻,和结发妻子生下的第一个儿子也就是长子。
具体原因是在郑成功刚刚攻下台湾后,因为自己的长子也就是郑经留守在厦门没有一起随父参战。
此时郑经的老丈人给郑国公写信说郑成功有了一个孙子,但是这个孙子并不是自己的女儿为他生的,而是郑经勾搭自己的乳母生下的儿子,并在信中大骂郑成功治家不正。
当郑成功看到这消息后可谓是气的三魂离体,于是便下令让黄毓回去将郑经处死,同时因为结发妻子教子无方因此一并处死。
最后的结果
郑成功心怀着怒气将要处死自己的长子和正妻,但当命令下达以后执行者郑泰等人经过商议因为要杀死的是长子和正妻,害怕郑成功说的只是一时气话,便没有进行动,当郑成功听说这件事后又再次派将人去。
结果郑泰直接将黄毓抓起来交给了郑经,随后派大将周全斌去,依旧是被郑泰给拘捕,派副将洪有鼎再去,结果洪有鼎害怕自己被捕于是便没有行动,由于厦门和金门的两次不执行行动,使得郑成功更加的生气。
而这个时候郑成功本来就不太好的身体更加的雪上加霜,不久便离世。
所以说郑成功临死前的下令杀死自己的妻儿并不是为了让他们陪葬这类想法,而是为了正家门家规。
当然最后因为部下的阻拦使得这次郑成功的行动并没有成功。
而郑经这个人也算是虎父犬子的代表,自结婚后便于妻子不和便私通四子乳母,并诞下一子。在郑公死后,自称“招讨大将军世子”,但由于家门内斗导致金门,厦门失收,随后回台湾,因为所谓的乱伦关系,导致台湾当地并不支持郑经的登基,但经过次次的斗争还是在台湾掌握实权。
随后听从陈永华的建议大力发展台湾当地的经济、文化、农业,并加大台湾当时的通商力度,与英国人建立海上商业航线。
一时间使得台湾当时一度发展的比内地还要繁荣,当然虽然在感情方面与父亲有了很大的间隙,但对于反抗清朝通知这件事上还是保持一致的。
不过随着清朝政府的稳定随后郑经率领大军几次西攻大陆都未能成功,最后只能退守台湾。晚年时身边无人,加上自身的过于荒淫,最后不得已接受清政府的招降,但仍旧要求台湾当地保留明朝时的形象,不与大陆同样,随后不久便离世。
而郑成功一生征战无数,但英年早逝,其子郑经接过大旗最后仍旧不成功,但在抗争的过程中,父子两代人都为台湾的收复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同时因为郑经的生活不检点使得郑成功提前身亡并使得父子两人心声间隙,但是两人都当得起民族英雄这一光荣称呼。
当面临灭国时父子两代人能够放下心目中的小仇恨,可以为了国家大义而奋不顾身的努力,这是一种人生态度,放在今天也是一样。
当心中有了理想,有了信念时,无论前路是多么的不可能,多么的遥不可及,我么们都应该奋不顾身的去奋斗。
就像《悟空传》中孙悟空说过的那句话,这天地,我来过,我爱过,我奋斗过,我不在乎结局。这就是人生的态度,这就是当下我们所要追寻的东西。
参考文献
《台湾外置》《台湾县志》《闽海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