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宋辽“澶渊之盟”:用谈判换取百年和平,双方付出惨痛的代价

宋辽“澶渊之盟”:用谈判换取百年和平,双方付出惨痛的代价

宋辽“澶渊之盟”,是中国古代史上一次重要的和议。究其根源,可以回溯至五代十国时期。

后唐清泰三年(936年),河东节度使石敬瑭以割让燕云十六州、岁贡绢帛30万匹、认契丹主耶律德光为父皇帝的条件,在汴(今河南开封)建都称帝,改元天福,国号晋,史称后晋。

947年,后晋被辽国所灭。951年,刘旻在太原自立为帝,国号为汉,史称北汉。北汉占据今山西北部和陕西、河北部分地区。刘旻向辽国称“侄皇帝”,被辽国册封为“大汉神武皇帝”.979年,宋太宗赵匡义亲征北汉,辽国出兵救援,辽军大败于白马岭石岭关(今山西阳曲东北关城)。同年,北汉英武帝刘继元降宋,北汉灭亡。宋军为了收回燕云十六州,乘胜追击,围攻了辽国南部地区的重镇南京(今北京)。宋辽两军大战于辽南京城北的高梁河,宋军败北。高梁河之战后,宋辽两国多次会战,互有胜负。

1003年,宋辽两军在望都(今河北望都)展开大战,宋将王继忠被擒。后来,他在宋辽两国关系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1004年,辽圣宗及太后萧绰以收复瓦桥关以南的10个县为名,发兵南下。需要说明的是,瓦桥关位于宋雄州(今河北雄县旧南关),一直是辽国与北宋边界争夺的要地。辽军进入北宋境内,攻破宋军守备此处的德清军(今河南清丰)、通利军(今河南浚县西北)等,抵达黄河边的重镇澶州(今河南濮阳)城北,威胁宋朝的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因澶州亦名澶渊郡,因此,后世称这次战争为“澶渊之盟”.

当时北宋重臣王钦若和陈尧叟主张迁都,其中,参知政事王钦若主张南迁金陵(今江苏南京)、陈尧叟主张西迁益州(今四川成都)。1004年,辽军兵锋直指北宋在黄河北岸的重镇澶州。宰相寇准力主宋真宗御驾亲征,以鼓舞军民。宋真宗在寇准的一再催促下,登上澶州北城门楼,以示督战,宋军士气大振。辽大将萧挞览率游骑进攻澶州,被宋军床子弩(带木架的大弩)射杀,辽军士气大挫。

客观地说,宋辽双方都有议和的动机。对于辽国而言,辽军深入北宋境内,后方补给吃紧;同时,为了防止被宋军夹击,辽国倾向于议和。从宋朝的角度来看,经过多年的鏖战,宋辽两国谁也没有能力消灭对方。从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建国到辽圣宗耶律隆绪,辽国已经在燕云十六州经营了六代。其间,辽国重用汉族士人,以汉人官员治理汉人,其中较为知名者包括康默记、韩延徽、王郁、赵延寿、赵思温、张砺、高勋和李擀。在这种情况下,北宋即使在澶州之战中取胜,也难以收复燕云十六州。

辽国派飞龙使韩杞与北宋代表曹利用正式开始议和。1004年,宋辽双方缔结盟约。盟约规定,宋真宗和辽圣宗兄弟相称,辽圣宗称宋真宗为兄,宋真宗称辽圣宗为弟;北宋向辽国每年输银10万两,绢20万匹,称之为岁币;沿边州县各守旧界,双方人户不得相互侵犯;对逃亡之人,必须互相遣送,沿边不得增修城堡或改易河道。“澶渊之盟”后,宋辽边境地区没有爆发大规模的战事,这对双方的休养生息和人民的安定生活是有益的。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辽国,澶州,澶渊之盟,双方,北汉,河南,宋军,和平,谈判,辽军,故事传记,辽国,宋真宗,澶州,辽圣宗,宋辽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辽国,澶州,澶渊之盟,双方,北汉,河南,宋军,和平,谈判,辽军,故事传记,辽国,宋真宗,澶州,辽圣宗,宋辽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辽国,澶州,澶渊之盟,双方,北汉,河南,宋军,和平,谈判,辽军,故事传记,辽国,宋真宗,澶州,辽圣宗,宋辽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