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抱玉原名安重璋,是唐朝中期粟特民族的名将,与其堂弟(从父弟)李抱真齐名。他出身粟特贵族军功家族,长于西陲,弓马娴熟,沉着英勇,且为人忠贞。总结其生平事迹,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忠心国家
唐玄宗天宝末年,李抱玉受到大将李光弼任用,“战河西有功”。
在安史之乱中,李抱玉守卫南阳,坚拒叛军,并斩其使者,以向朝廷表示忠心。
正是他的忠贞不二,成功使得安氏家族实现了真正的蜕变。在天宝末年,李抱玉本人就已经被玄宗赐名抱玉(不确定是否有改姓李)。
唐肃宗即位灵武后,李抱玉主动上疏:“臣的家族世代居于凉州,耻于与叛臣(指安禄山)同宗(世占凉州,耻与逆臣共宗)。”于是安氏举族被赐姓李氏,徙居京兆。一个边缘的异族家庭,在李抱玉的努力下,成功迁入了京畿之地。此举可以说深远地改变了安氏(李氏)的命运。
骁勇能战
在李抱玉成为位高权重的藩臣之前,他已经在中兴名将李光弼麾下功成名就。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已经成为了郑陈颍亳四州节度使的李抱玉,随上司李光弼作战,“固河阳,复怀州,皆功居第一”。尤其在河阳之战中,面对着汹涌纷至的叛军,李抱玉应李光弼之请,以劣势兵力坚守河阳南城两日,先以诈降诱骗叛军缓攻;叛军发觉受骗后,急攻南城,李抱玉不缓不慢,以奇袭战术表里夹击,成功击退叛军,为李光弼争取到了准备的时间,居功至伟。
唐代宗即位后,李抱玉出任泽潞节度使,“统相、卫、仪、邢十一州兵”,逐渐成为了独当一面的重要将领。
代宗初年,吐蕃攻陷长安,迫使朝廷迁播陕州。当此混乱之际,“群盗遍南山五谷间,东距虢,西抵岐,椎剽不胜计”。遍布陕虢之间的盗乱,严重威胁了社会的安定,而朝廷所派的平叛文臣薛景仙又难得进展。
李抱玉在受诏征讨后,先收集了这些依靠地形躲藏的叛军资料,命部下根据资料守住各谷口,监控叛军动向。做好准备后,李抱玉派出属下精锐骑兵四百人,“自桃林、虢川袭之(叛军)”。在李抱玉所布的大网下,陕虢盗贼几乎全部覆灭,仅有盗乱首领高玉等少数党羽南逃城固,旋即被山南西道节度使张献诚擒获。五谷盗乱,在不久后便得以平息。
谦而能让
前面说到,李抱玉在代宗即位后已经身兼泽潞节度使,“统相、卫、仪、邢十一州兵”。当时,他以功获授司空兼兵部尚书,封爵武威郡王。作为武臣,明晓事理的李抱玉恳辞了王爵,被改封为凉国公。
五谷盗贼平定后,代宗下诏命李抱玉暂时兼领凤翔、陇右节度使,李抱玉接受节镇,但又恳让司徒之衔,代宗遂改授他为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使相之职),但李抱玉不愿为左仆射,于是再次推辞,最终左仆射被换为原来的兵部尚书。
李抱玉晚年被“兼三节度、三副元帅,位望隆赫”。但他专注一方,推让山南西道予他人,并不因权势而膨胀。
在泽潞、凤翔十多年间,李抱玉虽无破敌大功,但他禁暴安民,维持治安。在中唐混乱之际,能够屡次恳让官职,为藩镇表率,的确堪称“将臣之良”。诚如史家所说,“以武勇之材,兼忠义之行,有唐之良将也”(《旧唐书·李抱真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