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郏县电视台)
北宋崇宁元年(1102年)闰六月,一代文豪苏轼葬河南郏城县钧台乡上瑞里。钧台乡因而得名?同治《郏县志》卷十载:“钧台乡,旧志钧天台注:黄帝事于下,子书多喻言,难据事实,且何以知其必在此处也?《东坡年谱》所谓钧台乡上瑞里者,则古迹昭然也。”
△河南郏县三苏(苏洵、苏轼、苏辙)墓
钧天台2004年被列为河南省平顶山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钧天广乐2008年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黄帝驻跸钧天台闻奏钧天广乐,是中国史前音乐史的里程碑事件。钧天广乐作为中华民族传统音乐的“活化石”受到国家的保护,见证了郏县钧天台作为中华民族音乐发祥地的地位。
一、黄帝赴崆峒山拜访广成子
《庄子·在宥》有关于黄帝赴崆峒山拜访广成子的记载:“黄帝立为天子十九年,令行天下,闻广成子在于崆峒之土,故往见之,曰,‘我闻吾子达于至道,敢问至道之精。吾欲取至道之精,以佐五谷,以养民人。吾又欲官阴阳,以遂群生,为之奈何……’”
黄帝作天子十九年,其政令通行天下,闻知广成子住在崆峒山上,特地前去拜见,对他说:“我听说先生通达至道,请问至道之精蕴是什么。我想取用至道之精蕴来佐助五谷生长,以养育人民。我还想使阴阳各司其职,相互协调,以便使各种生物顺利生长成熟,应当如何作呢?”广成子说:“你所想问的,乃是物之形质;你所想掌管裁制的,是形质分化之残余。自从你治理天下,云气不待积聚起来就下雨,草木不待枯黄就凋落,日月之光也愈发强烈,你这个有才智之人心胸狭小浅陋,又如何能和你讲说大道呢!”黄帝回去之后,放下治理天下之事,建一独居之斋戒室,睡在用白茅草铺就的铺上,清闲地住了三个月,又前往广成子处求说至道。
广成子头朝南躺着,黄帝从下风口跪着用膝盖走近广成子,再次叩拜以头触地然后问道:“闻知先生通达至道,请问如何养身才能活得长久?”广成子突然惊异而起,说:“你问得多么好啊!来吧,我给你讲说至道。至道之精蕴,深远而又隐晦;至道之极限,昏暗静默。看不见听不着,持守心志专一静默,形体自会随之端正。一定要保持心静神清,不劳碌你的形体,不扰乱你的精神,就可以长生。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这样你的精神和形体就能合一,形体就可以长生。谨慎地保持心神宁静,闭塞耳目不使外物牵动心神,追求多知必然败坏形神。我使你直达于最明亮之极和至阳之本原,又使你直达深远之门和至阴之本原。天地各司其职有所管,阴阳各有所藏,谨慎持守你自身,万物将自行健壮成长。我执守纯一之至道而处阴阳调和之地位,所以我能修养身心已有一千二百岁了,我之形体未曾衰朽。”黄帝再次叩拜以头触他说:“广成子可以说和天一样永恒了。”广成子说:“来吧,我说给你。那至道是无穷尽的,而人都以为是有终点的;那至道是不可测知的,而人都认为有极限。得我至道之人,上可为皇而下可为王;丧失我至道之人,活着仅能见日月之浮光,死后化为泥土。现今繁茂生长的万物都生于土而又复归于土,所以我要离开你,进入至道之入口,逍遥于至道之无限中。我和日月同放光明,我和天地一样恒久。迎我而来,我是昏昏的。远我而去,我是默默的,人都要死,而我则可以独存!”
二、驻跸郏县钧天台闻奏钧天广乐
“钧天”,古代神话传说指天之中央;“广乐”,指天上的音乐、仙乐,后形容优美、雄壮的乐曲。亦省作“钧天乐”“钧乐”。
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黄帝在今河南新郑建都即位后的第十九年,赴汝州境内的崆峒山拜访广成子,驻跸平顶山郏县钧天台,奏钧天广乐。
“钧台”有二,一曰西钧台是黄帝驻跸、奏钧天广乐之地。二曰东钧台,禹之子夏启在这里建台飨餐众诸侯成立霸业,也称夏台。
《吕氏春秋》曰:天有九野。何谓九野,中央曰钧天,东方曰苍天,东北曰变天,北方曰玄天,西北曰幽天,西方曰皓天,西南曰朱天,南方曰炎天,东南曰阳天。
钧天在上,君子当有钧天之享。对应的地,则是钧地;钧地突起,可与钧天相近,达到天人感应,钧地突起名为钧台,从政治文化上讲,东钧台,乃是钧天之台,中国之中心——中央所在之地;从地域文化讲,西钧台,乃是钧天之地,堪舆之合,中国之中心、中州的中心地,是中国民族音乐的发祥地。可以说黄帝在郏县钧天台驻跸,奏钧天广乐是平顶山地域文化的显著标志,也是平顶山历史文化资源的显著标志。在现存仅见的平顶山方志中,记载着这一世代相传的史事印记。
宁波天一阁珍藏的明正德《汝州志》卷之二《古迹》载:钧天台:(郏县)下黄道保,世传黄帝问道于广成子驻跸于此,大奏钧天之乐,故名;崆峒山:在州西六十里,上有丹霞院,即广成子修道处。今有墓存。山下有洞,旧传洞中白犬,往往外游,故号小冢为玉狗峰。上有广成庙及崆峒观。
日本宫内厅书陵部图书馆珍藏的明万历《汝州志》卷之一《古迹》载:钧天台:(郏县)下黄道保,世传黄帝问道于广成子驻跸于此,大奏钧天之乐。
明万历《汝州志》卷之二《山川》:崆峒山:州西六十里,上有丹霞院,即广成子修道处。相传崆峒有三处。庄周述黄帝问道崆峒,过襄城、登具茨、上大隗,皆与此山接壤。山下有洞,旧传洞中白犬,往往外游,故号小冢为玉狗峰。上有广成庙及崆峒观 。
清《直隶汝州全志》卷之九《古迹》:钧天台:世传黄帝问道于广成子驻跸于此,闻奏钧天乐,故名。台不知所在,按:东坡年谱则当在城西四十里余地也。
清《直隶汝州全志》卷之一《星野山川》:郏县八景·钧台晚照:黄帝问道广成子,七圣扈从驻跸此地,奏钧天之乐。至今落日登台犹饶异趣。
金世纯诗:
缤纷紫气满瑶台,先杖浮空玉女来;
金阙宣传双凤辇,钧天缭绕五云间:
炉烟馥馥垂千古,帝德巍巍播九垓;
伊洛沧桑留胜迹,尹传犹有旧荒台。
清《直隶汝州全志》卷之一《星野山川》:崆峒山:上有丹霞院,即广成子修道处,详八景,州西六十里。
王尚綗诗:
轩辕曾驻跸,长剑指崆峒;
不见广成子,惟余问道宫;
灵文归渺默,元气隐鸿蒙;
可怪乡山旧,云霞若个红。
又,仝轨诗:
何汝多名山,崆峒一培塿;
问道仰轩迹,南云独稽首;
松柏郁青青,尚有广成否;
缅维天子尊,而乃师岩叟。
清同治《郏县志》卷十《杂事·古迹》:钧台乡:旧志钧天台。注:黄帝事于下,子书多喻言,难据事实,且何以知其必在此处也?东坡年谱所谓钧台乡上瑞里者,则古迹昭然也。
△平顶山学院教授张清廉主编, 中州古籍出版社 2013年9月版
《郏县地名志》卷五《名胜古迹地名编》:钧天台遗址在县城西15公里的肖庄村东。据正德《汝州志》载:“钧天台:(郏县)下黄道保,世传黄帝问道于广成子驻跸于此,大奏钧天之乐,故名钧天台。”因遗址位于钧天台周围故名。是一处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面积9120平方米,遗址为一台地,文化层厚2.3米,具有仰韶、龙山文化双重类型,出土有石斧、石镞和棕红色陶片,纹型分绳、线、网等,并出土有铜鼎、铜镞、铜币等文物。遗址距洛阳—界首公路500米。
三、正史、名家屡有记载
黄帝赴崆峒山拜访广成子,驻跸平顶山市的郏县钧天台,奏钧天广乐。在正史和名人名家的作品中,都有文脉传承。
《列子·周穆王》:王实以为清都紫微,钧天广乐,帝之所居。
《史记·赵世家》:赵简子疾,五日不知人……居二日半,简子寤。语大夫曰:我之帝所甚乐,与百神游于钧天,广乐九奏万舞,不类三代之乐,其声动人心。
汉代张衡《西京赋》:昔者大帝说秦缪公而觐之,飨以钧天广乐。
唐代杜宝《水饰》:穆天子奏钧天乐于元池。
宋代苏轼《集英殿秋宴教坊词·女童致语》:妾闻钧天广乐,空传帝所之游。
明代陈汝元《金莲记·弹丝》:调出广寒,声同钧乐。
清代蒋士铨《临川梦·了梦》:惟有秦穆公,他最便宜,听了钧天广乐。
《吴越春秋》卷五,保存有黄帝时所做的《弹歌》歌词。清嘉庆四年(1799)苏州道士曹希圣将吾定庵收集整理的乐谱刊印为《钧天妙乐》(分为上、中、下三册)史称“曹谱”。乐谱共收曲牌42首。主奏乐器为曲笛,根据演奏时间的长短及运用功能的不同,有小笛曲24首、中笛曲11首、大笛曲7首。
△《钧天妙乐全谱》书影。“曹谱”是苏南道家的传世刻本,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该刻本共有曲谱三卷,分别为《钧天妙乐》、《霓裳雅韵》、《古韵成规》。
1987年5月14日舞阳贾湖骨笛的出土,又为钧天广乐和曹谱提供了实物佐证,舞阳贾湖骨笛的测音研究、舞阳贾湖骨笛的音响复原研究为钧天广乐的“活化”提供了坚实的科学支撑。(刘继增)
往期推荐
▶ 来喽!来喽!你们要的城乡公交营运时刻表→
▶ 中国铸铁锅之都·郏县“广阔天地”集体商标发布暨启用仪式举行
▶ 2023年郏县“返家乡”大学生暑期实践、政务实习活动,报名开启→
编 辑:刘晓培
监制:吴帅钢
总 监 制 :邵 华
(声明:除本地新闻、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外,推送图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转载的目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