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桥兵变是发生在公元960年,赵匡胤称帝的事件,这场兵变被称为不流血而创造一个帝国的奇迹故事。
而在陈桥兵变后不久,赵匡胤回师开封,开始称帝建国,称自己为宋太祖,国号为宋。
中华大地上已经存在了五十四年时间的五代十国的乱世自此将走向一统,一个重新大一统的国家即将诞生,中国历史即将进入一个崭新、和平稳定的时期。
一国之主,频繁更换
周世宗柴荣是后周的开国皇帝,他的父亲与祖父是邢台的富豪,从小生活优渥,在唐朝灭亡之后,整个中国依次相继出现了数个实力雄厚的国家,其中一代枭雄后周太祖郭威通过南征北战、攻城略地开创了周朝。
柴荣为自己的姑父郭威的军事活动一直提供着资金支持,他同时也是中原地区的财神,是窑工建筑工地保护神。二人有着良好的感情,郭威病重时将后周托付给柴荣,于是柴荣便成为后周世宗,而陈桥兵变的主角就是后周世宗柴荣手下的大将赵匡胤。
但是柴荣和他的前一任后周皇帝郭威有着相似的命运,两个人都励精图治,有着杰出的领导才能与雄心壮志,但是都由于身体不佳,英年早逝。
郭威愿意将皇位递交给才能出众但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柴荣,但是柴荣在意识到自己儿子年幼,并没有能力统帅国家,而赵匡胤作为柴荣手下综合能力最强的大臣时,他并不愿意像郭威那样为了国家大业主动让出自己皇位的勇气与境界。
柴荣希望赵匡胤可以像古代名臣一样辅佐自己的儿子柴宗训,在已经获得领土的基础上进一步统一天下。但是赵匡胤隐藏着的野心却并没有被柴荣发现。
在柴荣短暂五年的执政时期随着他撒手人寰而结束后,留下的柴宗训和符太后孤儿寡母使得赵匡胤的野心逐渐酝酿了起来。
伸手要兵,拥兵自重
显德七年正月初一,一波关于契丹即将和北汉双方联手南下攻击后周的谣言在朝廷中四处传播,《宋史》:"七年春,北漢結契丹入寇,命出師禦之"符太后身居后宫多年,听到这个消息之后茫然不知所措,决定将此事交给后周宰相范质来定夺处理。
范质命令赵匡胤前去迎击,但是赵匡胤目前的职位是归德军节度使、检校太尉,他以自己手下兵马太少而拒绝执行任命,范质无奈只得将全国最高军权交于赵匡胤,于是赵匡胤才离开开封,在陈桥驿暂时驻军。
大军在离开开封不久之后,城中平民之间又开始流传开一个新的谣言,《宋人轶事汇编》记载的谣言内容是"出军之日,当立点检为天子。"
这并不是这个谣言第一次出现,当初赵匡胤能够上位点检就是因为这个谣言的流传使得前任点检受到柴荣的怀疑,最终被柴荣撤职。而此时柴宗训只有四岁,虽然谣言再一次出现,但是赵匡胤的点检地位已经无人可以动摇。
大军在陈桥驿驻扎的当夜,赵匡胤的手下亲信在自己所辖的部队中通过各种方式开始散布一些"皇帝年幼,我们刀口舔血出生入死也不会有人称赞,不如我们将自己的统帅赵匡胤立为皇帝接着再北上讨伐契丹"的谣言,赵匡胤在这些士兵与底层普通将领平时就树立了威信,再加上刚刚离开开封自己的上级就煽风点火,于是很轻易就被煽动了起来。
黄袍加身,改天换地
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和赵普认为时机已经成熟,二人率手下亲信将提前准备好的一件黄袍披在已经假装醉酒的赵匡胤身上,接着全部行叩拜大礼,请求赵匡胤在今夜于营前称帝。
赵匡胤见到这般情景,十分惊讶,坚决辞让,帐中拜倒的人再次劝说恳求赵匡胤称帝,赵匡胤痛哭流涕,《续资治通鉴长编》:"吾受世宗厚恩,为六军所迫,一旦至此,惭负天地,将之若何?"
第二天,原本讨伐契丹的大军回师开封,出发之前,赵匡胤命令自己的部队回到开封之后不能对符太后和小皇帝柴宗训做出任何侵犯的行为,不能干扰旧皇室的公卿贵族,也不能抢夺毁坏百姓的财产,就这样,大宋王朝建立了。
赵匡胤的一系列措施使得政权得到平稳的过度,被后人称赞为兵不血刃、市不易肆。赵匡胤从称帝到逼迫后周恭帝退位,在整个北宋取代后周的过程中,通过自己完整严密的指挥,与对下属军队严格的约束,使得开封的普通群众的日常生活没有受到干扰,为新王朝在人民群众心中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在宋朝一代,大部分人认为赵匡胤黄袍加身是被下属所迫,逼不得已,但是详细研究陈桥兵变的前因后果与中间具体细节,就会发现赵匡胤在称帝之后有条不紊的下达一项项的指示,而驻守开封的后周守军面对赵匡胤的回师,别没有严加询问盘查,反而犹如事先有过约定一般,顺从地打开了城门。
再加上翰林学士提交出来的一封早就提前准备好的禅位诏书,这些迹象表明陈桥兵变很有可能是赵匡胤蓄谋已久、静待时机的一场政变
总结
在后世史学家与文人的评价中,赵匡胤与他手下的将士们的行为是等同于在孤儿寡母的手中抢夺天下,按照传统儒家正统观念的解释,这种获得政权的方式并不光明正大。
但这种观点存在很大的历史局限性,封建帝制无论由哪一个姓氏来担任皇帝,这种通过血缘来继承最高权力的皇位世袭制,最终造成的都会是单一家族对整个国家的压迫与剥削。
赵匡胤依靠手中强盛的兵权与手下坚定的支持走上了皇位,取代了势单力薄的柴氏家族,单从年幼无知的柴宗训和老谋深算的赵匡胤二者选择,由赵匡胤成熟的政治手段来获得政权开创王朝要好于柴宗训,这是陈桥兵变的历史进步性。
参考文献:《宋史》
《续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