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古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职业,当然是宰相,是百官之长,权力仅在皇帝之下。
当然,宰相不是谁都能当的,任职者必须是皇帝的心腹,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诸葛亮,他虽是宰相但影响力不亚于当时的国君。
当时他带头廉政,将廉政作为一项政治进行建设,蜀国官员以他为榜样,造就了一个廉政时代。
另外,他利用当地的经济条件,发展生产建设,开拓农田引进人才,使百姓安居乐业。
但并非所有的宰相都如同诸葛亮一般,毕竟身居高职身边的诱惑也多了。
唐朝时期著名人物李林甫从李隆基在位开始就担任宰相一职,任职19年时间,他妒忌贤能,排除异己,独断专权,心思不用在正途,最终导致安史之乱的爆发。
李林甫的结局也未能善终,死后唐玄宗命人劈开他的棺椁,挖出口内含珠,剥下金紫朝服,改用小棺以庶人之礼安葬。
以上两个人对国家和百姓的贡献大相径庭,但至少没影响到宰相这一职业。
而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个人,直接把宰相干成了夕阳行业,结束了宰相这个官职的职业生涯,凭一己之力牵连三万余人丧命,他就是明朝宰相——胡惟庸。
最初,胡惟庸并不在朱元璋打天下的队伍中,是在朱元璋起义造反后才加入的,由于没什么响亮的名头,史料对他这段时间记载也是一笔带过。
随着朱元璋坐稳皇位,曾经陪自己打天下的人一个个被处死,这时候胡惟庸才有了出头之日被重用。
说实话,论才能他远在李善长和刘伯温之下,但胡惟庸善于逢迎,再加上和李善长是老乡又是亲戚,李善长举荐他为右丞相,所以才有了后来的地位。
刚被重用的胡惟庸勤勤恳恳工作,短短四年时间他从右丞相再进一步成为左丞相,正式成为大明帝国的二把手。
朝中大臣对于胡惟庸的职位安排是很服气的,毕竟他曾陪朱元璋打过天下也算是开国功臣了,可也是有了权力以后,胡惟庸渐渐开始暴露自己本性——独裁,试问,普天之下他能独裁的人是谁?只有皇帝朱元璋。
官员觐见上来的奏章他要先过目,有弹劾自己的奏章他私自扣下。
就连群臣写给朱元璋的工作报告,他也要先审阅有没有投诉自己的内容,有的话全部涂改掉,俗话说伴君如伴虎,胡惟庸的这种行为完全是把老虎当病猫。
令人奇怪的是,朱元璋明知胡惟庸这种行为,却熟视无睹,放任他胡作非为,有了朱元璋的纵容后,他暴露了另一个本性,贪污腐败结党营私。
很多心术不正之人攀上胡惟庸这棵大树,通通变成了胡惟庸的追随者,可朱元璋再一次选择了无视。
或许胡惟庸也没想到,令自己跌下神坛的是为泄私愤杀车夫事件。
据悉,车夫在大街上为了躲避行人,紧急勒停马车,由于车速过快,车内人被甩到车外摔死,这个人正是胡惟庸的儿子。
这件事情被朱元璋得知后对胡惟庸说:你既然杀了这个车夫,就以命偿命吧,而胡惟庸给了车夫家人很多金银财宝,希望用钱买命,朱元璋却必须要胡惟庸以命偿命。
胡惟庸破黄破摔,联合联合御史大夫陈宁、中丞涂节等人谋反,事败被杀。
有学者分析这件事情,不过是朱元璋逼胡惟庸造反的一个导火索。
目的是收回权力,将大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性格生性多疑的朱元璋忍到这一刻才动手,已经算是让胡惟庸多活了。
朱元璋用“蚊刑”处死胡惟庸,废除宰相这一官职后,事情并未平息,朱元璋以胡惟庸为武器,前后诛杀了这张关系网中的3万余人,就连上任宰相李善长也没放过,时称“胡狱”。
其实对于朱元璋来说,“胡惟庸案”不仅起到杀鸡儆猴作用,也是对大臣进行一波洗牌,为后代即为清障,另外废除了宰相官职,回收大权,完全是一箭双雕。
话说回来,胡惟庸原本平平无奇的一个人,凭一己之力将宰相干成了“夕阳产业”,也算是留名青史了。
声明:内容文字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