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奏章引起的风波
万历四年正月,一封奏疏从辽东递到了年幼的万历皇帝面前,这是辽东巡按刘台的折子,折子的内容就是弹劾内阁首辅张居正的。弹劾的奏章列举了张居正的六大罪状:
一是说张居正“欺世盗名”,弹劾张居正打着祖宗成法的口号,干的却是违背祖宗成法的事情;
二是说张居正改变了监察系统的作用,张居正用考成法,偷梁换柱,六部向六科负责,六科向内阁负责,这样监察系统独立性就不存在。
三是说张居正结党营私,干部任用都是由一定的程序,张居正任人唯亲,不遵守干部任用程序
四是说张居正擅权自用,以内阁驾驭行政和监察系统,自己以宰相自居
五是说张居正苛政猛于虎,为了赋税,向各地官员下死命令收缴赋税,百姓民不聊生。
六是说张居正生活腐化,贪污腐败。自从张居正当了首辅后,张家是富贾荆楚。
闻臣闻进言者皆望陛下以尧、舜,而不闻责辅臣以皋、夔。何者?陛下有纳谏之明,而辅臣无容言之量也。高皇帝鉴前代之失,不设丞相,事归部院,势不相摄,而职易称。文皇帝始置内阁,参预机务。其时官阶未峻,无专肆之萌。二百年来,即有擅作威福者,尚惴惴然避宰相之名而不敢居,以祖宗之法在也。乃大学士张居正偃然以相自处,自高拱被逐,擅威福者三四年矣。谏官因事论及,必曰:“吾守祖宗法。”臣请即以祖宗法正之。
这封奏章在当时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当时的朝局引起了巨大的轰动,这不仅仅是因为一个地区的巡按弹劾了当朝的首辅,更深一层次的是张居正是刘台的“坐师”,也就是刘台考进士时的主考官,这可是大明朝以来第一起学生告老师的罪状。这逼得张居正提交辞职报告,辞去首辅的职务。
刘台弹劾张居正的原因
一、直接原因:辽东大捷刘台越权奏捷,被张居正训斥一番。万历三年,蒙古部落纠结几个势力共两万余人侵犯辽东一带,而此时的辽东巡抚张学颜和总兵李成梁指挥明军列阵迎敌,大败蒙古部落军队,取得了辽东大捷。这是张居正改革以来的最大一次大捷。这本来是一件好事情,按惯例捷报由巡抚写奏章报给朝廷,然后朝廷会依军功依次进行嘉奖。然而当时的辽东巡按刘台却先于巡抚写了一道奏捷报到内阁。
当时的内阁首辅张居正一看对此大为恼火,原因是刘台的身份是辽东巡按,只能管行政系统的事情,没有权利过问军事方面的事情,他写的这封奏捷显然就已经是越权了。假如张居正默认刘台的这一行为,那就是默许了刘台可以干涉辽东军事上的事情,这样就会造成当时辽东巡抚张学颜和刘台之间的矛盾,而张学颜是高拱的门生,这样对外界造成的更深次的影响就是张居正容不下高拱势力。这样对辽东的局面也会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当张居正看到刘台上疏的奏捷,就把刘台狠狠训斥了一番,让刘台觉得张居正对他有意见。
二、间接原因:御史傅应祯对张居正改革大为不满屡次弹劾张居正,引起张居正不满,上疏皇帝要求彻查以傅应祯为首的反改革的小团体。自张居正当上内阁首辅后,他就看到明朝政府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弊端,因而下决心要进行改革,推行万历新政。然而,一切的改革过程总是曲折和充满各种阻碍势力的。当时的御史傅应祯就对张居正推行的万历新政极为不满,屡次上疏皇帝弹劾张居正,说他的改革搞的民不聊生,官员人人自危等等,时间久了也引起了张居正的不满,他上疏皇帝要求彻查以傅应祯为首的反改革的小团体。而当时的刘台和傅应祯两人私交很好,当刘台听到要彻查的消息后,内心自然想的是张居正肯定也会将自己打成傅应祯一派,到时候罢官免职也是不可避免的。于是乎就先下手为强,先一封弹劾奏疏上报朝廷,弹劾张居正。
在朝臣工,莫不愤叹,而无敢为陛下明言者,积威之劫也。臣举进士,居正为总裁。臣任部曹,居正荐改御史。臣受居正恩亦厚矣,而今敢讼言攻之者,君臣谊重,则私恩有不得而顾也。愿陛下察臣愚悃,抑损相权,毋俾偾事误国,臣死且不朽。
由巴结张居正到弹劾张居正观刘台思想变化
刘台是隆庆五年的进士,而那一年的主考官就是张居正,因而对于刘台来说张居正就是他的座师。在面对自己老师张居正在朝廷地位的一步步上升,刘台也是想尽办法去巴结张居正,当然他不会主动去迎合张居正,而是从张居正的家人入手,张居正的老家在湖北江陵,当时刘台正好江陵做官,于是想尽办法去和张居正的父亲走关系,去讨好张居正的父亲,这样一来二去张父自然就替刘台说话了,每次和张居正写信都会说几句赞扬刘台的话,于是就引起了张居正的注意。张居正看到刘台这么能干,在加上本来也是自己的学生,自然就提拔他到京城为官,随后又提拔他为监察御史,巡按辽东,张居正是想让刘台去历练历练,为以后往上走做好基础。
刘台一开始去巴结张居正自然是希望能够得到张居正的重视,让自己在仕途上有一个好的前程,这是通过耍点小聪明和投机取巧的方式来得到张居正的信任和赏识。此时的他应该来说目的是达到了,得到张居正的重用,自己的官职也升上去了。
然而,政治永远不是看似是非曲直、黑白分明的。刘台去辽东当巡按御史和他搭班子的是辽东巡抚张学颜,这个人是高拱的门生。当时的人都知道张居正是联合了冯保赶走了高拱才当了首辅的位置,因而都风言高拱和张居正的不合。在刘台看来,张居正派他去当辽东巡按并不是要历练历练这么简单的,更深层次的意思就是要把张学颜这个高拱的门生给拉下去。正因为如此,刘台去了辽东就经常和辽东巡抚张学颜搞摩擦,弄到最后就搞出了刘台越权上报的事情,遭到张居正的斥责。
而面对张居正的斥责,刘台内心是焦虑的,他认为张居正斥责的目的就是为了拉拢张学颜,从而丢弃他这颗卒子。再加上傅应祯的事件发生,让刘台更加认为自己已经被张居正所抛弃,张居正随时都有可能向自己下手。因此,刘台想着应该先下手为强,争取主动权,在政治上成为反张势力的一员。因而这个弹劾的奏章就是自己相反张势力靠拢的投名状。
其实像刘台这种一没有背景,二没有靠山,要想在明朝官场中混的好其实还是挺难的,老老实实当官可能要经过好多年才能够得到提拔,也可能一辈子都是一个小官。那么不甘心的人就会想办法让自己在众官之中脱颖而出,这也是为什么他一开始要想法设法去巴结张居正的原因,只有通过非正常手段才能够让自己快速得到升迁,才能靠的上有权势的人,官运自然也就顺畅。而一旦感到自己在官场被抛弃了,假如不想办法去改变,那么基本上就一辈子都有可能在贬谪的路上度过。因而,他也认识到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只有尽快加入到反对势力中才能获得更大的政治资本。可惜刘台不走运,自己没有挨到张居正死后翻身的日子,要不然等到张居正死后,按万历皇帝对张居正秋后算账的态势,他也肯定能得到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