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夏朝国都之谜被破解,只等待考古最后确认

夏朝国都之谜被破解,只等待考古最后确认

夏商周是人们经常说到的,只不过对于夏朝到底存在不存在,是具有争议的。不可否认的是,商朝和周朝是有文物、文字出土的,可是偏偏夏朝是个例外。夏朝没有文物也没有文字的出现,仅仅是有一些遗址,只不过这些遗址距今遥远。

夏朝存在的时间大约在公元前2070年,从这时候开始,夏朝就建立了。夏朝是历史上第一个世袭制的朝代,不过这时候还不是封建王朝。夏商周已经被人们说到很多年了,夏朝、商朝和周朝三个朝代,都不是封建王朝,但是人们是知道这三个朝代的。

在西方历史学家的眼中,华夏历史上的夏朝是不存在的,原因就是夏朝没有文字记录。可问题,这样的质疑是不是真正的问题呢?换句话说,夏朝到底存在不存在呢?根据考古的发现来看,夏朝这个谜题很快就被破解了。

夏朝是否存在?夏朝文化中心在哪?夏朝国都在哪?对于现如今的历史学界来说仍然是一个谜。不过,随着考古的出现,这一切即将揭开。从上世纪二十年代开始,对古代的考古就从来没有停止过,主要目的就是中华文明探源。

现如今,发现的类似夏朝的遗址有二里头遗址,可问题是,这个遗址为什么能够说明是夏朝的呢?考古专家邹衡曾说:“夏文化不是没有发现,而是用什么方法去辨认它。”那么如何说明二里头遗址就是夏朝的遗址呢?这个问题恐怕是困扰后人多年的。

当代著名考古学家邹衡先生对夏朝文化的考古基本做了一个简要的阐述,就是“古代文献记载中所见夏商两族活动范围即在黄河中下游的平原地区,已经不太可能再发现什么新的考古学文化了。”在邹衡先生说的话中,最重要的一句就是“夏朝同商朝一样是客观存在的”

夏朝存在了471年的时间,那么古人对夏朝是有这样的描写。只不过这段话不是夏朝时期记载的,而是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孟子记载了“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仔细一看就会明白,孟子说得就是夏朝灭亡时的场景。

在《史记夏本纪》和《尚书汤誓》中同样记载了夏朝灭亡时,夏桀众叛亲离、失道寡助、天下畔之、亲戚畔(叛)之。这一点与孟子所记载的完全相同。根据孟子和《史记夏本纪》、《尚书汤誓》的记载来看,二里头遗址不大可能是夏朝遗址。

那么孟子所记载的“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到底是哪里呢?根据现如今的发现来看,孟子所记载的地方,很有可能是淮河流域涂山北二十公里处的夏水北淝河四方湖畔的古城遗址。这里的遗址具有“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等众多特征。

这里所发现的遗址就很有可能是夏朝的国都,要想真正的证明是不是夏朝的国都,就需要考古的出现了。从农业的角度来说,距今10000~8000年间,古人是以粟为代表的,这时候的淮河流域不仅适宜种植以粟为代表的北方农作物,同时也能够种植南方的水田农业。

根据现如今的遗址来说,仰韶文化、延续良渚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殷商文化,从这六个遗址的发现来看,古代的人们不断变动,也是农耕的一个方面。到了夏水北淝河四方湖畔的古城遗址,就形成了华夏文明发展的最高峰。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考古学家就会对夏水北淝河四方湖畔的古城遗址进行考古。对夏水北淝河四方湖畔的古城遗址进行考古之后,这里究竟是不是夏朝的国都,肯定会有一个答案。现如今看来,这里大概率是夏朝的国都。万事俱备,就差东风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文化,古代,历史,遗址,孟子,邹衡,之谜,国都,二里头,考古,观点评论,遗址,孟子,邹衡,四方湖畔,夏水北淝河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文化,古代,历史,遗址,孟子,邹衡,之谜,国都,二里头,考古,观点评论,遗址,孟子,邹衡,四方湖畔,夏水北淝河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文化,古代,历史,遗址,孟子,邹衡,之谜,国都,二里头,考古,观点评论,遗址,孟子,邹衡,四方湖畔,夏水北淝河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