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宋神宗熙宁年间,春天时分,一场大饥荒席卷而来。
陕北河东,满目疮痍,百姓走投无路,有的易子而食,有的揭竿而起。
庆州知州范纯仁,下令立即打开常平仓,赈灾救民!
擅自开仓?不是闹着玩的!
常平仓本是大宋为了平抑粮价(必要时还可支援军粮)设立的备用粮仓。
王安石推行青苗法后,常平仓还有另一个作用,仓里的粮食可以当做本钱租借给百姓,收取高额利息。
这可是朝廷搜刮钱财的心头宝,任何情况,没有朝廷旨意,地方官员不得擅自征用,违令者严惩不贷!
百姓饿死,关朝廷屁事,想要粮食,必须给钱!
手下幕僚都急了,朝廷要是追究下来,吃不了兜着走。
“范相公,是不是先请示朝廷?”
范纯仁虎目一瞪:灾情如火,庆州离开封这么远,一来一回,灾民早饿死了,马上开仓,出了事,我一个人顶着!
因为范纯仁,这次大饥荒,庆州没有一个百姓饿死!
02
范纯仁,你可能不认识。
但他爹,你一定知道。
他爹姓范名仲淹。
所以,范纯仁出生便自带光环,引人注目。
范纯仁也很能给他老爹争面子,天资聪颖不说,读书还特别刻苦。
(昼夜肄业,至夜分不寝,置灯帐中,帐顶如墨色)
成绩好得不像话。
(“八岁,能讲所授书”)
范仲淹门下顶级大儒贤士、大宋最负盛名的师团胡瑗、孙复、石介(宋初三先生)视其为得意门生。
准确来说,在后人眼中范仲淹名气更大,但史实上,范纯仁比范仲淹更吊!
03
首先,名声好到爆炸。
皇祐元年(1049年),范纯仁考中进士,被任命为武进县知县。
范纯仁以武进县远离双亲,不能尽孝不肯赴任。
朝廷特意又改任他为长葛县知县,他还是不去。
范仲淹劝他:
“汝昔日以远为言,今近矣,复何辞?”
范纯仁一样拒绝:我怎么可以因为做官,就轻易离开父母?长葛县离家虽近,却不能完全尽孝。
大孝子范纯仁顿时名满天下。
04
其次,脾气不好。
皇祐四年五月二十日(1052年6月19日),范仲淹病逝。
消息传出,大宋一票名臣开始骚动:这下范纯仁再也没有理由拒绝入仕为官了。
纷纷举荐他。
两位前宰相贾昌朝、宋庠亲自为他站台,征幕僚,荐馆职。
最终,他选择从基层做起,担任襄邑(今河南睢县)知县。
襄邑是大宋养马基地,地方官员无权管辖养马禁军。
这帮禁军大爷马没养好几匹,借机欺压百姓的事倒是没少干,无法无天。
但范纯仁根本不惯着。
有次,一个士兵纵马踩坏农田庄稼,
范纯仁直接拿下,杖刑伺候。
“我们乃天子宿卫,你竟敢对我们动手?”
直接将范纯仁告到了宋仁宗面前。
范纯仁上书朝廷:
“养兵出于税亩,若使暴民田而不得问,税安所出?”
税安所出?
一句打在仁宗的七寸上。
从此大宋牧地开始归地方管辖。
没过多久,襄邑遭遇旱灾,连续几十天,滴雨未下。
范纯仁未雨绸缪,从各地火速进购粮食备急。
范纯仁什么人,他一放话,唯利是图的商人哪敢不听。
果然,第二年春天,河南爆发饥荒,无数百姓饿死。
唯有襄邑,一点事没有。
03
治平二年(1065年),范纯仁回京改任御史。
当时宋英宗在宰相韩琦、参知政事欧阳修的支持下,尊亲生父亲礼王赵允让为皇考。
遭到了大宋台谏言官们的一致反对。
顶得最凶的就是范纯仁和司马光!
没办法,韩琦想了个招——把曹太后搬了出来。
曹太后亲手书诏尊濮王为皇考,夫人为皇后。
至于曹太后为什么会亲手书诏?
史料没有记载。
目前最可靠的一种说法是,韩琦他们去陪曹太后喝酒,等曹太后喝高了,在拿出提前写好的诏书,忽悠曹太后签了字盖了章。
甭管这诏书是怎么来的,总之曹太后都发话了,你们还有什么理由反对?
不过,范纯仁还是上书一顿猛喷:
"陛下以长君临御,奈何使命出房闱,异日或为权臣矫托之地,非人主自安计。"
——陛下您君临天下,干嘛听一个老娘们家家的。
太吊了!
得,你这么拽(不识时务),那就滚蛋吧。
范纯仁直接被贬为安州通判。
可他的名声更上一层楼。
熙宁二年(1069年),范纯仁再次调回京城,担任同知谏院,却卷入了更大的风波。
因为此时刚继位不久的宋神宗启用王安石为相,拉开了熙丰变法的序幕。
范纯仁在旧党地位与司马光不相上下,是新法的铁杆反对派。
那还有什么好说的,继续贬出京城。
04
熙宁七年(1074年),宋神宗准备大举进攻西夏。
他想起了范纯仁,改知庆州。
为啥这么突然?
因为范仲淹曾担任环庆路最高军政长官,让党项人吃够了苦头。
你爹行,你也一定行。
但范纯仁向来不主张对夏开战,完全没给宋神宗留面子,回答道:
“我是个儒生,从来没学过兵法,我父亲当年镇守庆州,我还小,什么都不记得。
你让我去缮治城垒、爱养百姓,我万死不辞;
让我开疆拓土,指挥作战,你还是另请高明吧。”
宋神宗:“你的水平朕知道,你只是不愿意而已。”
只是,说完这些,还得乖乖去上任。
不久,就发生了开篇那一幕——庆州爆发了大饥荒。
范纯仁顶着巨大压力,先斩后奏,开仓赈灾,活民无数。
饥荒过后,范纯仁向朝廷汇报情况,解释自己不得已的苦衷。
早就想收拾这个守旧派领袖的新党乐坏了。
有人弹劾范纯仁虚报灾情,庆州明明饿死了很多人,他却隐瞒不报;重要的是,范纯仁中饱私囊,大发国难财,致使常平仓亏空严重,成了一笔烂账。
这可动了宋神宗的心头肉,马上派人去庆州详查。
劫后余生的庆州百姓听说后,奔走相告:
“是范相公为了救我们,才被朝廷调查,没有他我们早就饿死了,我们绝不能连累他,大家伙赶紧把粮食还上,让范相公过关。”
好在这会儿是秋收季节,百姓们手里还有粮食,帮范纯仁填平常平仓亏空。
使臣一查账,常平仓账目没有任何问题,只能悻悻而退。
05
可走回到邠州(今陕西彬州市)宁州(今甘肃宁县)交界处时,使臣们发现一大片新坟。
新党如获至宝,这就是范纯仁的罪证!
使臣赶紧派人挖开新坟,清点尸骸人数,登记在册,上报朝廷。
宋神宗大怒:一查到底,决不姑息。
关键时刻,参与掩埋尸体的百姓告诉调查者,这些坟不是范纯仁弄出来的,而是范纯仁的前任楚建中之前偷偷派人掩埋的!
百姓挺身而出,力保范纯仁全身而退!
或谤其所全活不实,诏遣使按视。会秋大稔,民欢曰:"公实活我,忍累公邪?"昼夜争输还之。使者至,已无所负。邠、宁间有丛冢,使者曰:"全活不实之罪,于此得矣。"发冢籍骸上之。诏本路监司穷治,乃前帅楚建中所封也。
——《宋史·列传七十三》
这或许是《宋史》最温情的一幕。
这就是一个父母官的担当。
这就是百姓们的纯朴,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衔环结草,至死不忘!
06
元丰八年(1085年)三月初五日,宋神宗驾崩,宋哲宗继位,反对新法的高太后垂帘听政。
一朝天子一朝臣,旧党全面上台。
范纯仁亲家公司马光,回京担任宰相。
司马光随即举荐范纯仁回京担任右谏议大夫,一起对付新党。
范纯仁为了避嫌,只担任了天章阁待制兼侍讲(后升任给事中)。
很快,司马光动手了,上来就一刀切,尽废新法;同时狠狠打击报复新党。
然而,令人大跌眼镜的是,范纯仁非但没有帮司马光,反而挺身而出,为新法、新党说好话。
范纯仁认为新法虽然存在很多弊端,但也有可取之处,不能因人废言。况且新法已经推行多年,绝不可朝令夕改,骤然废止。
有人劝他,你被新党迫害,贬谪外地多年,好不容易才因司马相公回京起复,你可千万不要违背他的好意,只要你稍微顺从,以你俩的关系,又何愁不能宣麻拜相?
范纯仁反问道:如果我为了升官,就要去讨好司马相公,那当初我还不如迎合王安石,我早就富贵了。
范纯仁非但没有附和司马光,反而劝司马光摒弃私仇,以天下万民为重,千万别尽废采新法。
07
元祐三年(1088年),范纯仁升任宰相。
两人分歧越来越大,彻底闹翻。
在新旧党争撕破脸皮进行得如火如荼之际,范纯仁这位旧党领袖却保持高度清醒,竭尽全力,阻止党争扩大化。
旧党对新党展开疯狂报复时,范纯仁伸出援手,尽最大能力帮助章惇、韩维、邓绾等新党骨干。
可惜,新旧两党已经杀红了眼,将个人私仇置于国事之上。
范纯仁成了中间派,两边不讨好!
08
元祐四年(1089年) 四月初五日,车盖亭诗案爆发。
新党领袖、前宰相蔡确被贬安州(元祐二年被贬)期间,借酒消愁,寄情山水,写了十首诗。
好友汉阳军知吴处厚卖友求荣,告发蔡确这些诗诽谤朝廷、咒骂高太后。
高太后、平章军国重事文彦博、宰相吕大防为首的旧党如获至宝,决心以此为借口,对新党展开大清洗。
蔡确被贬不久,朝堂新党被一网打尽。
旧党不仅对新党心狠手辣,对范纯仁这样的旧党另类也毫不手软。
范纯仁因上疏为新党人士求情,被罢相。
而且,还不忘狠狠踩上一脚。
中书侍郎刘挚洋洋得意地说:
“范纯仁名震天下,又被司马光器重,现在看来,他不过是浪得虚名。”
文彦博更狠,直接说:
“范仲淹不过也是虚名耳。”
09
旧党爽了,孰不知旧党的报复彻底打破了神宗朝新旧两党争而不斗的局面。
日后新党起势又当如何?
元祐八年(1093年)七月初一日,范纯仁再度拜相。
九月初三,高太后病逝,宋哲宗亲政,这下轮到新党上台了。
很快,章惇回京担任宰相。
你做初一,我就会做十五,吕大防、刘挚、梁焘、刘安世等旧党大佬全部被贬至岭南。
范纯仁第一时间反对,准备上疏朝廷,为吕大防等人求情。
家人们都急了,老爷子,您自己都自身难保,还去救别人。
范纯仁不顾家人跪地劝阻,坚决上疏反对,宋哲宗理都不理,直接将范纯仁到陈州(今河南睢阳)。
这已经是宋哲宗和章惇念范纯仁的好,当初没对新党落井下石,否则岭南安排。
10
没过多久,范纯仁又听到一个消息,宋哲宗公开宣布:吕大防等旧党贬官,终生永不录用!
大宋开国百年,还从来没有剥夺文官政治权利终身,哪怕被贬到死的蔡确,也没有下如此狠手。
新党够狠的。
消息一出,举世震惊,党争已经彻底刹不住车了!
但是谁也不敢反对!
这是宋哲宗和章惇的意思,就是要让旧党永世不得翻身。
又是范纯仁,连夜写了份奏章,恳请宋哲宗给旧党留一线生机,为官场留一线回旋余地。
一线余地?
当初旧党又何曾给新党一线余地。
章惇笑了:本来还给你范纯仁留个脸面,没对你下狠手,你竟然讨打。
11
很快,章惇将范纯仁贬知随州,安置在湖南永州,全家一起去,即刻启程,不得逗留!
途中,范家老小乘船至橘洲,忽然风浪大作,小船漏水,险些沉江。
好不容易才上了岸,幸免于难。
一场大雨,将全家人淋了个落汤鸡。
范家人不禁对章惇破口大骂,范纯仁“怒止之”;
妻子狠狠骂道:
“枉陷正人,使我至此!”
范纯仁沉默许久,问道:船破,也是章惇的错吗?
时至今日,党争至此,谁错谁对,哪还分得清呢?
范纯仁不想计较这么多,他只知道他都没有因为党争迫害过一个人!
来到永州后,朝廷没有给范纯仁安排房子,范纯仁也没钱买房,全家人寄住在了寺庙里,晨钟暮鼓,粗茶淡饭。
儿子范正平受不了。
当他听说韩维被贬后上书朝廷,说自己和与司马光有隙,被免除了处罚后,喜出望外,劝父亲把之前和司马光相争的历史,以求赦免。
范纯仁断然拒绝:
“吾用君实(司马光字君实)荐,以至宰相。昔同朝论事不合则可,汝辈以为今日之言,则不可也。有愧心而生者,不若无愧心而死。”
12
一天,范家的小孩子跟和尚们起了冲突,和尚一时情急,说了几句重话,范纯仁也被骂了几句。
虽说落难的凤凰不如鸡,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范纯仁好歹两度拜相,再落魄,也不是几个山野和尚能欺负的。
孩子们去告状,范纯仁一脸从容,浑不在意;
第二天,方丈来道歉,范纯仁反过来安慰他不要在意。
流放期间,每个月初一、十五,范纯仁都沐浴更衣,领着全家人,参拜仁、神、英、哲四朝皇帝赐给他的礼物。
他要让家人知道,无论高居庙堂,还是被贬山野,范家都是大宋忠臣!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说的,范纯仁做到了!
13
元符三年(1100年)正月十二日,宋哲宗驾崩,端王赵佶(即宋徽宗)登基,向太后垂帘听政。
旧党的春天又来了,因为向太后也反对新党。
四月二十一日,向太后下诏,赦免哲宗朝仅存的两位旧党大佬——范纯仁、苏轼!
值得一提的是,此时,包括苏辙在内,很多旧党人士仍在流放中。
那为什么是范纯仁、苏轼!
两个字:君子。
朝名臣辈出,谁是第一名臣?
很多宋朝人给出的答案是范仲淹。
实际上,范仲淹在北宋名声虽好,但也不是最好,也有不少人不服他。
直到南宋,范仲淹名望才如日中天,无人能及。
为什么?
因为南宋党争格外激烈,大家伙闹得头破血流后,愈发怀念范纯仁的君子之风。
父在子前,欲扬范纯仁之名,必先扬名范仲淹。
所以没有范纯仁,范仲淹也不会如此高山仰止,令人膺服。
至于苏轼,老王之前写了。
链接放文末了。
14
范纯仁改任光禄卿,迁回邓州,结束了南迁贬谪生涯。
此时,范纯仁已经73岁了,双目失明,风烛残年。
他捧着诏书,看不见上面的字,却激动得泣不成声:
“上果用我矣,死有余责”。
——官家终于起用我了,哪怕我死了,也还有责任没尽到。
宋徽宗听说后,感叹道:范纯仁乃当世大名士,久负天下盛望,只要能见上一面,朕就满足了。
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正月初二,范纯仁在睡梦中安详病逝。
范纯仁死后26年,北宋灭亡。
史书记载,大宋之亡,亡于党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