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武则天能打败王皇后,是因对方杀了她女儿?其实另一事更关键

武则天能打败王皇后,是因对方杀了她女儿?其实另一事更关键

众所周知,武则天能成功,源自人生中两处转折:从感业寺的武才人,进宫成了李治的宠妃。再由二品昭仪,成为皇后。

有趣的地方在于,这两件事都离不开一个人:王皇后。

王皇后在宫里不是特别受宠,地位远远赶不上李世民时期的文德皇后,她的存在倒更像一个政治符号。王皇后经常遭遇萧淑妃的打压,萧淑妃就是李治前期最宠爱的人。皇后一想,不如拉个帮手来吧,刚好她发现皇帝似乎对武氏有情,于是就进言:这武才人花容月貌,恐怕在这寺庙中耽误青春,不如陛下做个好人,将她接进皇宫?

她可不知道,接进来的其实是个王者。

三年后武则天生下一女,李治这个女儿控甭提多开心了。但是没两天,闺女死了。史料都记载,公主的死,和皇后有关。(成于五代时期的史书,只说与皇后有关。宋代史书则说,是武则天杀了自己孩子以后嫁祸的。这里不做辨析,详细请看之前文章)

但是话又说回来,王皇后被废,真的是因为跟公主之死挂上了勾吗?

不全是,另外一件事更重要。

《新唐书列传第一》中记载了这么一段话:

而昭仪诡险,即诬后与母挟媚道蛊上,帝信之,解魏国夫人门籍,罢后舅中书令。

意思是说,武则天(当时还是昭仪)诬告皇后与母亲蛊惑圣上,李治信以为真,废除了皇后母亲门籍和其舅舅的中书令职位。

可能在今天看来,所谓的“蛊惑”不就是进点谗言么?过分一点,也就是用“跳大神”的方式进谗言,至于如此处罚?其实在许多朝代,蛊惑、妄言、讨论神鬼等事,都是触犯刑法的。

在科技水平不太发达的古代,“天人交往”似乎有着不低的门槛,被天子、钦天监这类人垄断着。另一方面,许多权贵往往利用媚惑、蛊惑的手段,达到政治目的。例如震惊古今的汉代巫蛊之祸,就是一个例子。因此针对王家的处罚虽然严苛,却也没超出圈子。

人们还有个疑问,别人去告,李治就一定要信吗?这中间的政治博弈,其实很有意思。李治当时的态度,存在三种可能性:

其一,是真的信了,毕竟这事很严重,十个古人,九个迷信,万一她真能蛊惑呢

其二,不信,但是他早就厌烦了皇后,偏爱武昭仪,因此要借题发挥。

其三,将信不信,但是为了铲除外戚势力,表现出”信“的样子。王皇后的家族乃是”太原王氏“,山西省太原市的显赫家族,其高祖父,是西魏时期的大将军,父亲曾任罗山县令,李渊之妹,还是她的叔祖母,因此王氏家族在关陇门阀中占据优势地位。

永徽六年,所有的准备工序已经完成:皇后的罪名,文武百官皆知,王氏的势力基本上被铲除,废后、杀后势在必行。

但是这话,李治说不得。皇帝总是需要维护他仁厚的名声的。更何况此人还是以”仁厚“之利登基的智奴。

于是就见,时年过六十的许敬宗说了这么一段话:王仁祐没什么功德,位列三公,已经是超出他的能耐,现在有人用阴谋企图打乱宗室,王仁祐说什么都没法再庇佑其忤逆的子孙后代了!

一句话,层次明明白白:先否定了王家先辈功劳,这么一来,处置皇后就算不得对不起功臣了。再判定,皇后行的是忤逆之事,处死都没法求情。不久后,皇后便落到了武则天的手中,惨遭杀害。

在许多人的认识里,王皇后之所以下场这么惨,全因为她杀了武则天的女儿,然后被李治处置。但是这种说法,未免对武、李之间的爱情夸大了,殊不知,在她被废、被杀之前,还有个”蛊惑“之罪,而这”罪行“的严重程度远远超出了前者,因为它涉及到颠覆朝政的动机。

后记:

1,《新唐书》记载,武则天杀害女儿,陷害王皇后,此书做成在宋代,做成在五代的《旧唐书》并没有这么写。真相是什么,还请各位自行斟酌。同样的,皇后陷入蛊惑风波,罪魁祸首是武则天,也是见于《新唐书》。在这部书中,皇后的结局不能更惨,被杀死后跟萧淑妃一起肢解,然后泡在酒缸里。

本文参考资料:《新唐书》《旧唐书》

(小剧场)

萧淑妃:我惹谁了,怎么又带我!

武则天:去问作者。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政治,李治,家族,萧淑妃,时期,女儿,王氏,对方,武则天,新唐书,观点评论,李治,王皇后,萧淑妃,皇后,武则天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政治,李治,家族,萧淑妃,时期,女儿,王氏,对方,武则天,新唐书,观点评论,李治,王皇后,萧淑妃,皇后,武则天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政治,李治,家族,萧淑妃,时期,女儿,王氏,对方,武则天,新唐书,观点评论,李治,王皇后,萧淑妃,皇后,武则天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