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自古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
诗意浅显易懂,慨叹时光流逝,美人如同名将,大都命运多舛,极少能有寿终正寝的例子。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宋王朝在军事上的“积弱”尤其突出。耐人寻味的是,宋朝不缺人才,可谓文臣如雨、武臣如云。
宋仁宗时期的狄青,更是名将群体中最璀璨、耀眼的一颗,他一生的悲剧也是“重文抑武”影响下最典型的案例。
起于微末,伐夏而起
狄青,字汉臣,出生于民风彪悍的河东路(今山西)。早年关于他的史书记载很少,只一句“逮罪入京,窜名赤籍”一带而过,能够查到的是,狄青脱罪后投身军伍,是从一名小卒做起的。
仁宗年间,西北党项族崛起,部族领袖元昊称帝,建立西夏,与北宋王朝分庭抗礼,因此爆发了大规模的宋夏战争。
这场战争,虽然北宋总体上看输得很惨,但却给狄青提供了施展军事才能的机会。
据宋史记载,狄青以下级军官身份来到西北前线参战,在大大小小与党项人25场战斗中,负伤8次,战功无数。每次上阵,他都披头散发,脸上戴着青铜面具,在千军万马中纵横驰骋、所向披靡。
狄青在战场上的卓越表现,逐渐获得了上司的青睐,屡获升迁。直到元昊表面称臣,宋夏战争暂时告一段落后,狄青已经成为知名大将“天下耸然畏慕之”。
皇祐四年,狄青因功勋卓著,破格升任枢密副使。按照宋制,中书门下和枢密院是宋廷的文武二府。狄青荣升皇帝跟前军事大员,也使他真正成为名声和地位显赫的重臣。
英雄莫论出处
当狄青出现在朝堂上时,有一处细节显得格外刺眼,那就是面额上的刺青。《水浒》里的林冲、宋江都是在犯了罪后,发配之时脸上刺字“贼配军”,防止其路上逃逸。
可见,在那个时代,脸上刺字并不是一件光彩的事,而刺字之人出现在朝堂前列,和一帮自诩国之栋梁的士大夫站在一起,更显得突兀诡异。
宋仁宗曾经特赐良药让狄青把脸上的刻字去掉,这算是一个莫大的恩典,也证明了皇帝对他的关爱和重视。可是,狄青却指着脸上的刻字回奏到:“臣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就因为这张脸,我愿意留下它,用来鼓励更多的士卒多立战功。”
这个故事被后世看作“英雄莫论出处”的范例,但从另一个方面看,也说明在大宋君臣来看,脸上刺字行伍出身等同于下层群体,永远不会被士大夫阶层所接纳。
少一进士及第
在狄青不到一个月时间平定侬智高之乱到达人生巅峰时,也是一代名将悲剧的开端。大军回朝,宋仁宗想提拔狄青为枢密使。
这个想法被文臣知道,一下子像捅了马蜂窝。当出身“赤佬”的狄青入枢密院时,就遭到朝臣们的群体蔑视,称其为“赤枢”。现在,还想更进一步,无疑成为整个士大夫阵营的大敌。
宋人笔记记载,曾经提拔过狄青的韩琦,狄青以师礼参拜的名臣出镇定州时,当狄青面斩杀其手下大将焦用,狄青苦苦哀求:“焦用有军功,好儿。”被韩琦一顿奚落:“东华门外以状元唱出者,才是好儿。焦用算个什么东西!”
这就是北宋士大夫内心最真实的想法,武将及兵卒在他们眼里是低贱的存在,无论打了多少仗,立了多少功,都没有!只有科举进士,才是真正的英雄。
文臣对武将的生杀予夺,就是在警告像狄青这样的武夫,你自己心中有点数,不要做出逾越的事情。此事过后,狄青曾感叹:“韩枢密功业官职于我一般,我少一进士及第耳。”
名臣诽谤,朝廷离心
虽然文臣不认同狄青,但他在百姓和兵卒中人气却很高。这就犯了北宋朝廷的大忌,狄青的存在影响到了苦心经营几十年“重文轻武”的风气,而在军中过高的威望可能威胁到大宋王朝的安全。
因此,流言蜚语应运而生。狄青任枢密使四年,史书关于他的正面记载几乎绝迹,倒是猜忌、责难和诽谤一直不停。
在一片“倒狄”的合唱中,声音最响亮的是名臣欧阳修。他是宋朝文坛领袖,与狄青毫无私人恩怨,也绝不是一个奸臣。
有些可笑的是,欧阳修上书请罢狄青的奏折,洋洋数千言,竟没有一条有说服力的证据。甚至天灾发大水都要让狄青背锅,总之“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在众大臣前赴后继地参奏之下,宋仁宗对狄青的信任动摇了,终于答应罢免其枢密使之职,贬官外放了之。
当狄青外放时,憨厚的他问当时宰相文彦博原由,文彦博简单、明了地告诉他:“无他,朝廷疑尔”。使得狄青内心万分悲痛。
在封建王朝时代,任何人都明白,一个功高震主的武将,开始被朝廷怀疑时,哪还有好下场?行前,他无限伤感地对朋友说:“此行必死!”
流放不过半年,可怜一代名将狄青,没有死在战场上马革裹尸,却不堪自己人猜疑、打击和迫害,惊惧而死,享年50岁。
归根结底,赵氏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相对来说,武将就是朝廷防范的对象。狄青的悲剧命运,就是这个时代武人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