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四季文史
说妲己祸国殃民的,可能大都引自小说和演义。在正史里,商纣王顶多对妲己言听计从,宠溺有佳,但商朝的灭亡本不该降罪至妲己身上。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常常会把妲己的蛊惑妖魔化,不论是正史还是野史,都一边倒地倾向妲己误国。那么事实真相又是如何呢,从三个方面来阐述。
一、妲己其人
初识妲己是许仲琳的《封神演义》,以及后来翻拍的一些影视剧。这些演义和戏剧里,妲己已经被幻化为狐妖。殷商的灭亡,也是她一手造成的。那么正史里的妲己又是谁呢,是不是也是这么十恶不赦呢。
历史上的妲己可不是这么狐媚,也不是遭人唾弃的“蛇蝎女人”。殷商时期,天下形态为方国联盟。也就是天下有很多国家,他们之间都是独立的个体,这与后来封建王朝的“家天下”局面俨然不同。在这些盟国当中,尤以六百年之久的商朝最为强大,可以理解为盟主国,而各方小国也必须来朝贡,如若不然,则会引发双方争斗。
人之相处需要耳鬓厮磨,更何况是盟国之间呢,偶尔关系紧张或交恶也在所难免。这段历史上就曾发生过一次战争,是殷商与一个小国家有苏国之间的战争,结果有苏国战败,屈膝与灭亡之间,有苏国选择了臣服。
《国语-晋语》中记载:“殷辛伐有苏,有苏氏以妲己女焉。”
既然屈膝臣服,就必须赔偿殷商,必须纳贡。我们知道,有苏国除了交纳很多银两宝物之外,美女妲己此时也被一起进献给殷商,妲己就是有苏国的公主。妲己,其实是己姓,苏氏,名妲,当时人们叫顺嘴了,就唤作苏妲己了。
由此可见,人们口中念叨的妲己,其背景完全是清白的,也并不是狐妖、狐仙。那么,到了殷商的妲己,到底有没有祸害商纣呢,又怎么会被扣上“红颜祸水”的帽子呢?
二、被狐妖化的妲己
许仲琳笔下的妲己是冀州侯苏护的女儿。在演义里,商纣王帝辛这位性情刚猛的男人由于在女娲宫亵渎女娲神像,而导致女娲必须要出手教训这位昏君。随即妲己就被“桃花星”狐妖成功附体,从此美人胚子、蛇蝎心肠的妲己正式入驻纣王后宫。妲己多美呢,据说最后杀她的刽子手都下不去手,可以想象,现在的小清新根本不能与之媲美。小说虽不可信,但真实的妲己在殷商的所作所为也的确让人谩骂。
苍蝇不叮无缝的蛋。纣王性好美色,神勇冠绝,妲己又是稀世美人,讨人欢心,所以商纣王每每钻进温柔乡,让朝政变得荒芜,而且自己也渐迷心智。
《史记-殷本纪》:“(帝纣)好酒淫乐,嬖于妇人。爱妲己,妲己之言听计从。”
纣王喜好寻欢作乐,妲己善于取悦,从而得宠,纣王对妲己妃子也是言听计从,无所不做。
妲己被冠以“千古淫恶”的罪魁祸首,源起西汉刘向的《列女传·卷之七·孽嬖传》:“妲己嬖幸于纣,妲己之所以誉贵之,妲己之说憎诛之。”意思是妲己说什么就是什么,纣王完全听命于她。众所周知,刘向写《烈女传》,意在规劝汉成帝不要因赵飞燕、赵合德等女色而误国,说明贤妇可以兴国、妖妇可以亡国,进一步说明妇德之重要性。然而刘向却背离了史实,引经据典的同时却将商纣的灭亡归结于“妖妇”妲己了。
后来,随着儒家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包括魏晋南北朝以来狐狸精形象的形成,人们慢慢会把谗言魅惑的女人跟狐妖联系起来,而妲己形象就被狐妖化,甚至成了“狐狸精”的代言人了。
李白《雪谗诗送友人》:“妲己灭纣,褒女惑周。天维荡覆,职此之由。”白居易《古冢狐》:“狐假女妖害犹浅,一朝一夕迷人眼。女为狐媚害即深,日长月长溺人心。何况褒妲之色善蛊惑,能丧人家覆人国。”
列数妲己的罪状,主要基于几点事实(隐约考证):
A).纣王为了满足妲己的好奇心,派人搜集天下奇物,供她玩赏;
B).冬日里,妲己砍去别人双脚,就是为了弄明白他如何不惧严寒可以赤脚走在冰面上;
C).也是因为好奇,妲己不顾人命关天,剖开孕妇肚皮,一看胎儿究竟;
D).为了印证“圣人之心有七窍”的说法,妲己让纣王杀死忠臣比干。
种种罪恶,也的确让这个女人罄竹难书。
三、朝代更迭永远是挡不住的历史洪流
殷商时期也许离我们非常久远,但后宫类似妲己的女人,也有大把的存在。历朝历代以来,妲己只是一个缩影,只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特定的社会环境里,妲己的罪过才被无限放大,甚至被妖魔化。
中国封建历史中,朝代的更迭是亘古不变的历史规律,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但究其一朝来说,如果将一代江山的终结归结于后宫女人,那么只能说明当朝皇帝的昏庸无能、荒淫无道。道理很简单,因为皇权的至高无上和威严是不容任何人挑衅的,即便你是温柔乡里的枕边人。
了解了真实的苏妲己之后,你还会觉得她是祸国殃民的“红颜祸水”吗?一部《封神演义》描述了武王伐纣的全过程,只是在作者的笔下,又被构思出许多奇思妙想的奇幻故事。下面这本《封神演义》,讲述了哪吒、姜子牙等众仙“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惊奇故事。结合史实,感受古典文化奇思妙想的魅力,不失为一种享受。这本书大人和孩子都可以无障碍阅读。感兴趣的读者不妨入手一本,目前官方活动价只要79元(可领劵抵扣10元)。点击下方链接,购买正版图书。
(对于苏妲己到底是不是误国误民的“红颜祸水”呢,欢迎关注@四季文史,欢迎点评;图片源自网络,侵权必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