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咱们历史上最厉害的一个朝代,很多人都会想起唐朝。唐朝对后世的影响力实在是太大了,就算是现在在外国的中国人聚集地,都在国内被翻译成"唐"人街,足以可见唐朝是最能让人有认同感的一个时代。这个时代的领导者也是人才居多的,可能是因为家族的遗传比较好,这几代的君主也做出了很多有实际意义的事情,比如贸易方面人才选拔方面。
但是在这么一个好时代,却有一位君主却很没有存在感,甚至是被忽视。那就是我们都很熟悉的唐高宗李治。但是我们很多人熟悉他并不是因为他干了什么事,而是因为他的妻子,那个历史上著名的女人——武则天。他的很多行为都笼罩在自己强势的老婆阴影里面,再加上后期武则天从他手里拿来了权柄,导致他在之后的评价一直不是很好。欧阳修在自己写的书里面也一直在抨击李治,说他是一个懦弱的人。
在李治去世后的一段时间里,大家对他做出的功绩都是选择无视的,甚至有人对他做出了"无能"这样的评价。这样的评价其实是不对的,因为我们如果仔细探讨的话,就会发现李治其实是一个被埋没了的好皇帝。
咱先不说他在私人方面的问题,一个能有勇气娶自己老爸小老婆的男人也不会是一个懦夫,咱就说说他在其他方面的能力。首先咱要知道李治是李世民嫡出的儿子,他的几个哥哥可都没什么好下场,不是因为个人作风问题郁郁,就是发动叛乱被打下牢狱,李治能在这样的风波里面做一个"白莲花"实在也是不容易。但了解历史的我们应该知道,在皇家没有人是真正的傻白甜,李治走的也是假装老实的路线,自己哥哥打得不可开交的时候他哪一边都不帮。正是因为这样不让自己露出锋芒引来祸患的做法,才让他在最后赢得了自己老爸的喜爱,成功登上皇帝的位子。
唐朝时期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其实就外戚,不光是李治这个时候有这个问题,他的儿子孙子那代也出了这样的问题。当时的朝堂上那可是一家独大的,长孙无忌作为丞相身边一直围绕着一大堆拥护者,皇权在那个时候被压制的非常严重。李治想要做点什么的时候都会受到这些人的阻拦。李治从这个时候开始就有了想要拔除长孙势力的想法,不过自己舅舅在自己当太子的时候也帮助了自己很多,帮自己把吴王搞了,如果这个时候再过河拆桥的话,李治就会面对一个很不好的舆论局面。这个时候就显示出李治的能力了,他从细微的地方入手,提拔了一些小人物,无声无息的培养了自己的人。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李治开始宠幸武媚娘,暗暗的用这种行为向自己的舅舅显示自己不受控制的心。这个时候的李治根本想不到自己的老婆会夺走自己的权力,他想的是用武媚娘做自己的枪口。
那个时候的武则天是没有外戚支持的,这也是李治扶持她的一大原因。武则天和自己的兄弟们关系那是特别的差,李治觉得就算是武则天被自己培养的膨胀了也不会有什么过激的行为。因为武则天根本不会把权力给自己的娘家,到头来权力还是要回到李治的儿子手里面,李治在这一点上想的是非常清楚的,并不像之后的人说的那样不计后果。
事实上呢武则天也确实没有辜负李治的期望,她是一个具有高超的政治能力的女人,在她的帮助下李治成功打着吴王旧事的幌子,把自己的亲舅舅长孙无忌给收拾的利利索索。
李治的能力其实也不只体现在收拾自己舅舅这方面上,咱们都知道隋炀帝时期比较丢脸的一个时期,那就是六次去打高丽,都失败了。那之后这个地方是谁干下来的呢?是后人们说懦弱的李治。
征高丽的过程其实是比较艰险的,所幸当时的李治胸有谋略,一开始就借助江水斩杀了一万多人。但是高丽借着鸭绿水的地势,一直有反攻的心思,唐朝的军队直接从江面过,打着鼓士气高涨,又杀了三万多。在这之后,唐朝的军队那是一直勇往直前,每一仗都得砍杀几万敌人。咱们要知道这可都是活生生的人啊,光是这几场战争,高丽就失去了十万左右的士兵。
一个能指挥军队斩杀敌国几万人的皇帝,真的是一个懦弱的人吗?很多人都拿着之后他妻子夺权的事情不放,我们今天也在这里讨论一下。其实武则天夺权只存续了很小一部分时间,她并没有可以将自己权柄交接的好人选,就算是当时比较有政治能力的太平公主,也在之后的政变里被李家人压了下去。
在我看来,武则天的夺权其实对唐朝没有什么太大的威胁,反而对治理起到了一个承接的作用。并且她的行为和李治也没有太大的关系,主要还是这个女人的个人能力实在是太强了,在之后也出现过像她这样女人想要夺权的事情,没有一例是成功的。李治对事情发展的前瞻性非常的强,他已经看出来了武则天称帝的短暂性,所以才会放心的把朝堂交给自己的身边人。之后事情也确实是按他想的这样发展的,武则天登基之后,虽然安排了自己的侄子走入朝堂,但是内心对自己的娘家还是非常痛恨的。跟自己兄弟撕破脸之后,武则天甚至用非常恶毒的字眼给自己的兄弟们改姓。
李治这个人不但不懦弱,反而是一个非常有想法的皇帝。有的人搞事情呢,就喜欢张扬,让自己的能力都在明面上显示出来。还有的人呢就喜欢在自己的肚子里谋略,把没什么威胁的人推到前面给自己挡风。李治无疑是后面的这一种,如果不是他身体不太好的话,可能武则天也没有什么想夺权的心思。
参考资料:《新唐书》、《旧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