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为何英国禁止中国使用“夷”字?被误解了两千年,甲骨文揭开真相

为何英国禁止中国使用“夷”字?被误解了两千年,甲骨文揭开真相

清朝末年,当时中国国势衰弱,西方列强趁机入侵,逼迫当时的满清政府签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条约不外乎开放通商口岸、割地、赔款等内容。不过《中英天津条约》有一款内容却不在此范围之内,让人觉得非常地特别。

《中英天津条约》规定,满清政府在对英的文书中不得使用一个汉字。后人看到条约中的这一款内容,一定会连声叹息英国人真是太霸道了,管天管地,连中国使用哪个汉字都要管。

这一款内容也令当时的清朝官员实在摸不着头脑。只是英国人船坚炮利,满清政府无力对抗,只好答应英国人的蛮横要求。而这个让英国人大动肝火,不惜以武力威胁的汉字就是夷字。当时的满清政府经常用这个字来称呼以英国人为首的西洋人。

夷字由来

据专家考证,夷字最早出现在甲骨文中。当时商朝人因为东夷人擅长弓矢,故以弓矢两字合起来为夷字,用来指称当时的东夷人。也有专家认为是大弓两字合起来为夷字。以上两种说法大同小异,都是说当时的中国人用夷字来指称外族。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当时以周王朝为首的诸侯国就好像蛋黄,周围的南蛮、北狄、西戎、和东夷就好像蛋清一样紧紧地包围着蛋黄,两者之间的征战非常厉害,华夷之辩更是激烈无比,孔子甚至说: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直到春秋后期,南蛮、北狄、西戎和东夷同华夏融合在一起,再也难分彼此,华夷之辩终于不再有人提起。夷字也有了新的含义,例如讨平、消灭之意。

到了清朝,由于是异族入主中原,清朝统治者对华夷之辩非常重视,曾经为此多次大兴文字狱,杀人、毁书不在话下,甚至雍正皇帝都亲自上阵力辫满族并不是什么夷,弄得当时的清朝人不敢再提什么华夷之别,只敢用夷字来代表外来人。

于是来华的所有西洋人就顺理成章地被统称为洋夷。英国人阅读中国书籍,知道夷字含有贬义,就接连向当时的满清政府提出抗议。当时的满清政府还以天朝上国自居,认为英国人是外来人,称呼洋夷理所应当,因此英国人的抗议被认为毫无道理,干脆不予理睬。

直到中英南京、中英天津、中英北京等一系列条约的签订,满清政府慑于英国人的船坚炮利,只好放下天朝上国的架子,服软认输,宣布从此在文书中不再使用夷字,口头上也是用洋人或洋大人来称呼。

由于自古以来,夷字确实稍稍地含有贬义,应该说英国人的要求不无道理。只是好多称呼是约定俗成的,强行弃用,不但会毫无用处,反而会引来更大的羞辱。清朝官员不许民间使用夷字称呼洋人,民间只好换了一种称呼。

由于当时清朝闭关锁国,好多中国人头一次见到金发碧眼、高鼻梁,与中国人大异的外国人,纷纷传说这些人是地狱的魔鬼所生,于是民间就用洋鬼子来称呼外国人。

这个称呼流传很广,即使到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穷乡僻壤的老太太还用洋鬼子来称呼来访的斯诺先生,让斯诺先生实在有些尴尬。

洋夷换成了洋鬼子,如果以前的洋夷们死后有知,恐怕会后悔提出这一霸道、蛮横要求。

外文翻译

中华民族是一个好客的民族,虽然洋鬼子蛮横无理,不许称呼洋夷,却一直对他们的国别翻译加上了种种溢美之辞,例如:

虽然不知道英国在中国有什么英雄事迹,却加了一个美称英。法国在中国真是无法无天,却被认为它是法国——守法之国。德国把当时的中国人看成是蛮横的野人、欲除之而后快,却认为它是有德之国。

不知道美国是山美、水美还是人美,却被翻译成美国,现在更是进了一步,在民间直接成了漂亮国。

虽然这些国名的翻译实在名不副实,但是个个符合了它们的心愿、满足了它们的自尊心,因此一直以来从没听说它们提出过什么见鬼的抗议。

不过真如周公所说,外交无小事。国与国之间的文字往来确实应该多加注意,否则就会引来不大不小的麻烦。例如,中国与当时的苏联谈判时曾经使用了成语“得陇望蜀”,表示谴责对方贪得无厌。

没想到对方的翻译是个二把刀,没有弄明白该成语的具体含义,完全直译过去,弄得前苏联一方糊里糊涂,反驳说前苏联一方从来没有对中国的四川有什么觊觎之心,闹出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外交笑话。

除此之外,外文翻译还包含着更深的文化、民族深远发展的含义,更是不能不特别地加以注意。例如:自古以来,韩国的首都一直被翻译成汉城,直到2005年,韩国要求中国更改中文翻译为首尔。

汉城变成首尔,粗看起来只是简单的汉字变化。实际上其中映射出韩国民族主义的兴起,这是一种希望摆脱中国文化影响、促进韩国文化发展的特别尝试。其意义不可不谓深远。

小结:

洋鬼子们读过几本中国古籍,知道夷字含有贬义,因此大动肝火,不许中国人用夷字来称呼它们。其实它们没有仔细研讨一下,弄清楚其中隐藏的具体的文化含义。

东夷二字不仅仅是指那些善于使用弓箭的东方野人,而且还在隐晦地说明这些人与中国的主流文化格格不入,不遵王化。所以曾经的南蛮楚国人,会自称说“吾乃蛮夷”,自豪地表示自己的文化与当时的周王朝文化格格不入,迫切地要求得到承认。

如此看来,用洋夷来称呼外国人,就是在说明,这些来访的外国人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与中国的主流文化格格不入。

如果洋夷们像过去的东夷人、楚国人一样了解到其中的文化含义,从而与中国人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恐怕双方会早日实现文化融合,洋夷这个称呼也许会早早地丢给别人,或者干脆淹没不用。

可叹当时英国人蛮横无理,不了解其中的具体含义,不但没有让中西方文化融合,反而用洋夷换来了洋鬼子,也算报应不浅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什么,洋鬼子,称呼,清朝,误解,中国,甲骨文,千年,清政府,英国,观点评论,满清政府,英国人,中国,夷字,西戎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什么,洋鬼子,称呼,清朝,误解,中国,甲骨文,千年,清政府,英国,观点评论,满清政府,英国人,中国,夷字,西戎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什么,洋鬼子,称呼,清朝,误解,中国,甲骨文,千年,清政府,英国,观点评论,满清政府,英国人,中国,夷字,西戎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