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与杜甫的巅峰之交是后世所津津乐道的话题。一个是天上的大鹏,一个是地上的迟凤,互赠的千古名篇,经典的梁宋同会,婉动的惺惺相惜,每一个瞬间都被镌刻在历史的眉间。你说我“飞扬跋扈为谁雄”,我言你“总为从前作诗苦”,你想我叫“携手日同行”,我想你叫“思君若汶水”!
不过,就当时的社会诗名以及诗坛地位而言,杜甫是无法与李白相比的,李白生时即名扬四海,而杜甫则是在去世之后五十年才被推入圣坛。与其说这二人是强强联合,倒不如说是粉丝与偶像来得更为恰当。所以当偶像李白遭遇危机时,粉丝杜甫的内心波澜四起,笔下落花惊逸而出。
公元757年,安史之乱正延烧着大唐,李白因参加过永王李璘的幕府,而又为李璘写了几首反诗而受到牵连,在浔阳入狱,后被判极刑。幸亏仰慕其诗名的众人费尽口舌才把他从鬼门关捞回来,李白因此被改判流放夜郎。最后李白又遇到唐肃宗大赦天下,一身重罪全部被免除。
这可把李白给高兴坏了,也把杜甫给郁闷坏了。当时的杜甫流寓秦州,地处偏远,消息闭塞,只听说李白被处以极刑,而后续的其他事情根本无从得知,所以杜甫还以为李白命悬一线,即将丧命黄泉。那几天,杜甫是夜夜梦到李白,不时从哭泣中醒来,他只好提前为李白写下这一首著名的悼亡诗。
《梦李白》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
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
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杜甫共为李白写下两首梦作,分别是“死别”与“身后”之事,这是第二首。从第五句开始,杜甫每两句为一屏,像幻灯片一样将李白人生的几个感人画面做了展览,它们分别是:告别时的仓促不安,游走江湖前的感慨,出门前的搔头更短,以及最后李白被捕的辛酸。
这是什么?这就像杜甫在李白的追悼会上深情朗诵一般,将李白的艰难与不易一一历数:还记得那时你经常唉声叹气,还记得那时你满头白发,还记得……当然,这些只是前奏,杜甫最后还要为李白奉上一句总结性语言。
那就是:“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意思是说:你的声名将千秋万代流传,可是生前却是如此得悲凉孤寂啊!如此一来,这首诗的目的就非常明显了,它的本质就是悼亡。如果说这时候的李白真的去世了,那么这首诗必然能成为万古长青之作,可惜杜甫误会了,因此才满怀悲情地写下这般凄凉之语。
其实杜甫的思路并无不妥,毕竟此时的李白已经五十多岁,却遭到如此大劫,如果身体一旦吃不消,后果不堪设想。鲁东一别之后,李杜再无相见,杜甫写这首诗的时候两人已阔别多年,所以杜甫无从判断李白的身体状况。
不过,在感受杜甫的悲凉之外,我们也不禁会为这次乌龙事件的尴尬而发笑。试想当李白重新意气风发地回归长安,却听闻杜甫早已为自己写好了悼亡诗,他会作何感想?或许那颗已被伤透了的心,又要结上一层冷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