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凿大运河,本来是个大功德之事,民生工程。但是杨广急功近利,志大才疏,把好事干成坏事,把大功干成大过。杨广的昏庸无能导致隋朝灭亡。
中国在两千多年的春秋时期就有挖运河的传统,自古统治者就意识到河运的重要性。无论是隋炀帝之前的历朝历代,还是隋炀帝之后的唐宋元明清,都非常重视河运,花大量精力挖掘和维护运河。
历代统治者们都乐此不疲地挖沟,难道都是在为千秋百姓着想?这太一厢情愿了,统治者干的事情,目的都只有一个,维护自己的统治。即使是李世民以民为本,也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因为他明白“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我们看到的大运河,是几千年来统治者们共同努力的结果,不是说杨广挖了大运河,就可以功在千秋了。在之后的上千年,后代子孙真的坐享其成了?还不是得靠后代努力维护大运河,继续挖掘大运河。后来又有了非常有名的京杭大运河。
在热衷于挖运河的众多统治者中,把国家搞灭亡的只有杨广。面对史书上记载的杨广累累罪行,很多人会说“史书是胜利者写的”。说这句话之前,是不是应该想一下,别人为什么能成为胜利者,杨广为什么能成为失败者?
诸葛亮无论是在官方还是在民间,口碑都非常好,通过几千年的传颂,最后封神。到了现在,却有不少人以各种方法黑诸葛亮,不但要将他拉下神坛,还要将他玩命地踩。
隋炀帝杨广无论在官方还是在民间,口碑都非常差,已经当了上千年的暴君。到了现在,却有不少人想方设法将他捧为千古一帝。否定史书的同时,又喜欢引用皮日休的一句诗做论据。
我只相信一句话,成功之人必有其过人之处。
杨广是个急功近利,志大才疏的富二代,不知民间疾苦,不懂以民为本,穷兵黩武,大兴土木,修长城,滥用民力,苦役过度,闯下大祸。杨广最昏庸的地方就是闯下大祸后,无力回天,上不能节制官员,下不能统治百姓,最后还死在部下手中,窝囊之极。
以隋朝的国力,对于征高句丽,修长城,挖运河,大兴土木修宫殿行宫这些大工程,如果只干其中的一两项,未必会亡国,但杨广偏偏不信邪,什么都要去干,高句丽就打了三次,能在同一个地方摔倒三次,真的是很少见啊。归根结底,杨广就是不懂得“以民为本”。李世民就是能看到杨广的缺点,吸取教训,于是就有了“贞观之治”。
有人说杨广运气不好。我认为,看看历史上的帝王,比杨广运气好的真没几个。
杨广像汉武帝一样,接手了一个强大的帝国,他比汉武帝强的是,登基之后大权独揽,想怎么干就怎么干,没有掣肘。但是汉武帝能够低开高走,杨广却是高开低走,很快走向了灭亡。
杨广的所作所为导致隋末农民起义的爆发,好不容易统一的国家,再次面临分裂的危险境地。幸亏有李渊出来收拾残局,建立了统一的大唐,将国家再次带入盛世。
如果没有李唐出来收拾残局,天下再次变成乱世,各路诸侯割据,契丹也来个乱华,那恐怕隋文帝都要被骂。司马懿就是个典型的例子。西晋不行了,如果出个新的大一统王朝代晋,没有南北朝,也没有五胡乱华,那司马懿的名声应该会好很多。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修运河也是如此。不修运河,经济、军事、政治得不到发展,过度修运河,又是滥用民力。如果不走极端,做事适度,修运河就不是滥用民力了,还可以拉动经济,照顾民生,让百姓更加安居乐业。既能够发展经济、军事、政治,又能够带给百姓幸福,维护统治。
修运河本身不是坏事,但是因为杨广的能力有限,用人无能,治国无方,导致利民工程变成亡国祸端。从历史发展来看,即使杨广不挖运河,运河迟早会挖起来。
如果说杨广修大运河是利在千秋的话,那五胡乱华也是利在千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