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知道了柳宗元和刘禹锡,才知道了什么叫做肝胆相照

知道了柳宗元和刘禹锡,才知道了什么叫做肝胆相照

刘禹锡与柳宗元相识相交二十多年,共同的理想将他们的命运紧紧地牵系在一起。他们同年及第,同朝为官,后又一同卷入朝堂风波,一同被迫远迁异地。“二十年来万事同,今朝歧路忽西东”,在漫长的贬谪岁月里,是二人的相互扶持让他们度过了冬日饥寒与夏日酷暑。“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是二人的相互砥砺,让他们不曾一日忘却匡扶天下的大志。仕途之路波折不断,然而他们的友谊却始终如旭日暖阳,照拂温暖着彼此。那么,刘禹锡与柳宗元这来你哥哥命运如此相似的至交好友,曾经共同走过了一段怎样的人生之路?弥留之际,柳宗元又给刘禹锡留下了怎样的临终嘱托呢?

中唐只有两位值得一提的诗人,他们是谁?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可能是唐诗中非常知名的作品之一了。是谁的呢?刘禹锡。他写什么呢?就写繁华如烟云,一切的名利繁华都会随着历史慢慢地流淌而去,但是有一种东西是不变的,是什么呢?那就是自然,自然是永恒的。这短短的四句话就把人生短暂跟自然永恒的关系都写出来了,所以这个诗歌让一个人惊呆了,谁呢?白居易。白居易看这很普通的字,表达的就是很不普通的感情,据说他发呆了很久,所谓发呆那当然就是极度的欣赏,这是刘禹锡。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一首《江雪》诗我相信很多人也是耳熟能详的,写的是一种孤绝,清高的一个情怀。这种情怀让另外一个人很清高的人惊呆了,谁呢?苏轼。苏轼读完这个诗是怎么说的呢?他说像这样一个诗歌,如果不是天赋极高的话,是写不出来的。能够得到苏轼的认同,当然是一种荣幸,也是创作才华的一种体现。

刘禹锡和柳宗元都是中唐的风云人物,《旧唐书》的作者对柳宗元和刘禹锡有这么一个评价,就说在唐代的贞元大和年间,在士大夫这个群体中间,知名度最高的,文学创作成就最高的,也就是“宗元禹锡而已”,也就是柳宗元跟刘禹锡两个人而已。刘禹锡和柳宗元用一句话概括,就是这两个人的一生的行迹其实是一路同行的。

友人若遇困难,该怎么安慰?柳宗元给出了很好的示范

怎么个一路同行法呢?我们先说一个具体的例子。元和十年,也就是公元的815年,刘禹锡跟柳宗元两个人一起从京城出发,一路向南,去什么地方呢?刘禹锡要去的是广东的连州,柳宗元要去的是广西的柳州。这两个地名到现在都没有什么变化,我们说到这两个地名的时候现在也没有什么感觉,但是在唐代说这两个地名的时候是有感觉的,为什么呢?因为这两个地方第一位置偏僻,文化落后,经济也不发达,这是砥砺环境比较恶劣,第二只有犯了比较严重错误的贬官才会到这两个地方去。

虽然刘禹锡和柳宗元对于贬官已经习惯了,十年前他们不是一起被贬了吗?但是这一次再贬不一样,两个人年纪不小了,柳宗元四十三岁,刘禹锡四十四岁。这个年龄在我们现在看来,好像也不是很大,但是在唐代,这个年纪那都已经是属于中年偏后了,如果要有政治梦想的话,到了这个年纪,梦想就少了很多,所以他们内心的痛苦和迷茫跟他们这个年纪一结合,我们就能理解了。因为柳州跟连州都在南方,所以他们就结伴而行了。这一路走走停停说说,不知不觉就到了衡阳。

一路同行了几千里,现在到了衡阳,也就是到了他们要分手的地方了。柳宗元看着刘禹锡,特别是看着在车子里坐着颤巍巍的刘禹锡的母亲八十多岁了,突然为这位老朋友刘禹锡觉得十分的悲凉,未来是怎么样的,一点也说不清楚。柳宗元是个动情的人,以看到眼前的情景,一想到以后的可能,眼泪就流了下来。刘禹锡大概不想柳宗元太痛苦,所以就对他说我们虽然一再经历了磨难,但也许磨难是人生的财富,说不定以后我们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你不要天悲伤了。柳宗元摇了摇头说我已经不抱什么信心,我已经累了,我总觉得这一次的柳州有可能就是我人生的终点。

说完这一句话,在阳光的映照之下,柳宗元抬起了头,而一旁的刘禹锡看到柳宗元的脸上淌满了泪水。刘禹锡怕柳宗元过于激动,就对柳宗元说送你去柳州的船已经准备好了,你赶紧上船吧,我们一定后会有期。柳宗元说希望我们后会有期,彼此珍重,说完就拿起纸和笔就写了一首诗送给刘禹锡,然后步履沉重地就上了去柳州的船,刘禹锡在当时也没空来细细地来读柳宗元写的这首诗,等看着柳宗元的船慢慢地消失在山的那一头,这才自己上了马车,然后从怀里掏出柳宗元的这首诗,打开了看,这首诗是这样写的:

十年憔悴到秦京,谁料翻为岭外行。伏波故道风烟在,翁仲遗墟草树平。直以慵疏招物议,休将文字占时名。今朝不用临河别,垂泪千行便濯缨。

刘禹锡在马车上打开这个诗的时候,他其实是全身的疲惫,但是读了这个诗以后,他睡意全无。因为在这首诗歌里面读到了柳宗元的悲凉,柳宗元的悲凉就是刘禹锡的悲凉,因为他们两个人是同进同退的关系,柳宗元对人生的感慨跟刘禹锡的感慨是一模一样的,所以柳宗元把刘禹锡心里面郁积在胸没有倾诉出来的这么一种情怀写出来了。关于这首诗歌我们后面再说,我们既然说刘禹锡读了柳宗元的这个诗歌,他觉得是写出了他自己的情怀,所以我们要把刘禹锡跟柳宗元两个人他们的关系简单地介绍一下。

刘禹锡比柳宗元大一岁,刘禹锡的字叫梦得,柳宗元的字叫子厚,他们都在贞元的九年也就是公元的793年考中进士,在进士里面,柳宗元跟刘禹锡的关系是最好的。后来他们又一起考取了制科,所以他们进入仕途的路是比较顺畅的。此后因为政治斗争,他们有的时候往前走,有的时候往后退,他们也是一致的,他们在一起交往了二十六年的时间。这二十六年的时间,当然有快乐,也有痛苦。换句话来说挚友那种能够共患难的友情在我们看来才是真正的友情。

安史之乱后的唐朝已不复“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的往昔盛况,如何中兴大唐,挽救颓势成为了当时文人士大夫们的责任与使命。年轻的刘禹锡与柳宗元亦是怀抱着“励材能,兴功力,致大康雨民,垂不灭之声”的壮志步入朝堂的。然而在这条看似风光无限的仕途之路上,却处处潜藏着暗礁与湍流。当刘柳二人秉承革新之志,在朝堂上慷慨陈词之时,一场突如其来的危机正朝他们席卷而来。那么,他们即将遭遇怎样的官场风波?这次事件又会给他们的人生带来怎样的巨变呢?

这里不能不说到“永贞革新”,唐顺宗是贞元二十一年正月二十六号即位的。在此之前,他当然是太子了,当了二十六年的太子。在同年的八月退位,他实际的在位时间是多久呢?不到七个月,具体来说,不到一百九十天。但是这七个月非同寻常,研究唐代历史的人知道,这个七个月是唐代历史上非常值得纪念的七个月,唐顺宗从安史之乱的教训当中发现了当时的政治问题,主要不过四个方面。第一藩镇割据,地方的势力过大。第二宦官专权,宦官因为得到皇帝的支持,他们的权力非常大,一度是飞扬跋扈。第三贪官太多,第四赋税太重,老百姓承受不起。以前当太子的时候虽然这些问题他也知道,但是皇帝不是自己,他当然就不能来发动这场革新,现在自己当了皇帝,他当然就要来履行自己的政治责任。

他即位以后,首先在人事上做了一个大变动。他倚重四个人,这四个人被称为“二王刘柳”,“刘”就是刘禹锡,“柳”就是柳宗元,“二王”是指谁呢?就是王叔文与王伾,这两个人尤其重要,这两个人是怎么与唐顺宗发生联系的呢?

当年在唐顺宗还是太子的时候,他们就在东宫服侍顺宗。两人各有特长,比如说这个王叔文非常会下棋,太子对棋又很痴迷,所以对这个王叔文就非常地赏识。当然如果紧紧会下棋也不一定就能得到完全的赏识,问题还在于王叔文这个人头脑非常清楚,眼光非常敏锐,考虑问题非常全面而且深刻,他把当时的社会政治上的种种的弊端通过各种方式告诉给了太子,所以太子不出门能知天下事。现在太子当了皇帝,当然要重用王叔文。王伾是谁呢?其实也是在东宫服侍李诵的这么一个人物。他会写书法,唐顺宗对书法也很痴迷。所以这两个人在他没有当皇帝之前已经关系非常好了,李诵从太子当了皇帝,人事制度要进行大的变革,然后把自己最宠信的王叔文担任为起居舍人,充翰林学士,过了几个月又任命他为户部侍郎,王伾担任什么呢?担任左散骑常侍,充翰林学士。王叔文与王伾担任的官职在当时都是非常重要的这么一个官职,能够决定谈下大事的这么一个官职。

“二王”就把刘禹锡跟柳宗元引入宫中,尤其王叔文对刘禹锡的评价非常高,他觉得这个人的能力跟水平完全可以当宰相,所以当时是把刘禹锡当作宰相的候选人来培养的。柳宗元也是“奇待宗元”,对柳宗元特别地好,非常倚重他,当然还有其他人一起进入到了权力的中枢。所以当时“二王刘柳”为中心的这批权力中枢,在唐顺宗的支持下,大刀阔斧地来进行改革。当时的一些朝中大事,他们四个基本上都能定下来。他们的权力为什么那么大?

除了我刚才说的原因之外,还有一个客观的原因,唐顺宗身体不好,在他当皇帝之前的四个月,他中风了基本上失去了说话的能力跟走路的能力。一个说话不利索,走路不方便的人,他也确实不方便管理国家,所以现在“二王”自己又非常信任,所以就把这个权力交给他们了。这些改革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老百姓会欢迎,关心这个国家的人会欢迎。但是有人会不欢迎,哪两种人不欢迎呢?地方藩镇不欢迎,因为你削弱了它的力量。宦官不欢迎,因为你把他的权力给他分解掉了。这两股势力的不欢迎就是大事啊,他们就联手了,联手之后就形成了反对“二王刘柳”的这么一个势力,最后他们赢了。

到了贞元二十一年的八月份,唐顺宗只能“内禅“,就是把皇位传给内定的继承人,这个继承人就是后来的唐宪宗。唐宪宗一上台就得到了藩镇跟宦官的支持,所以他一上台,他的政治的方向跟唐顺宗几乎是反着来的,也就是瞬间把这场”永贞革新“终止掉了,而且把参与的这些人都予以处分,比如说王叔文赐死,王伾被贬了不久因病死亡。那么柳宗元,刘禹锡还有其他合起来八个人被贬到非常边远,荒凉的地方去当司马。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二王八司马”事件。

刘禹锡当年被贬到哪里呢?被贬到连州,但是还没有到达连州,中途又追加贬谪,去了朗州,也就是现在湖南的常德。为什么要追加爱贬谪呢?因为大概觉得此前的惩罚还不够重。朗州跟连州有什么区别呢?朗州更落后,更荒凉。柳宗元一开始被贬到邵州,就是现在的湖南邵阳,还没有到任,继续罪加一等,被贬到永州,所以永州当然也是更加荒凉,更加落后的这么一个地方。

柳宗元的上疏

“永贞革新”像一场风匆匆吹过大明宫的屋檐,又匆匆而去。刘禹锡与柳宗元也被这场风吹离了朝堂,曾经屹立庙堂的股肱之臣,顷刻间便沦为了远赴他乡的谪臣迁客,曾经朝夕共处的至交好友也不得不天各一方。十年的风霜雨雪,将黑发染成白发,十年的凄清苦冷让踌躇满志的少年变为独钓寒江的老翁,不过还好,十年的坚守等待终于等来了一纸回京诏令。这一刻,刘禹锡与柳宗元是欣喜的也是激动的,“为报春风汨罗道,莫将波浪枉明时”,他们迫不及待地奔赴长安,为他们还炽热着的理想与抱负。那么这一次,他们究竟能否顺利回归朝堂呢?

十年之后,他们终于得到朝廷的召唤,说他们可以回到京城了,他们就回去了。所以刚才我们说柳宗元的诗叫“十年憔悴到秦京”就是从“永贞革新”被贬到现在回到京城十年了,这十年不堪回首,所以“憔悴”,现在到了“秦京”又焕发了他们新的期望。他们觉得是不是又一次机会来了呢?要不要为再一次的大显身手做好准备呢?我想柳宗元跟刘禹锡他们肯定是有这样的一个想法,刚才柳宗元的诗第二句叫什么?

“谁料翻为岭外行”没有想到反而被贬到更荒远的岭南去了。这说明这场变故来得非常突然,柳宗元和刘禹锡一点准备也没有,满怀着期望而来,转眼之间被贬到更荒凉的地方,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呢?据说出事的原因与刘禹锡写过的一首诗歌有关。在刘禹锡看来他可能发发感慨,是不是有寓意?有可能有,但是现在我们没有办法去问刘禹锡,所以这次刘禹锡跟刘禹锡的被贬未必是因为这一首诗歌,但是这一首诗也在其中确实产生了一定的作用,我想应该这样来看待。

那么把刘禹锡等人连着贬官,很多人看不下去,他们在外面待了十年才回到京城还不到一个月,现在又被贬到更荒凉的地方,连当时的御史中丞叫裴度也看不下去了也在帮刘禹锡等人说话。当然看不下去的人里面一定有柳宗元,因为他们是共进退的一个人。柳宗元就为刘禹锡抱不平了,他说我们一起被贬,你把刘禹锡贬到播州,一般人根本没有办法在那里生活,那么荒凉偏远的地方,刘禹锡去了还能回来吗?这是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刘禹锡有一个八十多岁的老母亲,他如果把老母亲放在长安,他一个人去播州,那就意味着此行一别,基本上是永别,如果把八十多岁的老母亲带到播州,怎么经得起这种颠簸呢?柳宗元就一直给皇帝上疏,你要贬刘禹锡去播州可以,你不是把我贬到柳州吗?我愿意把柳州跟刘禹锡的播州相换,因为柳州比播州还是要好一些。这个建议虽然没有被采纳,但是刘禹锡还是从原来被贬的播州刺史后来改为连州刺史,十年前被贬的第一贬的任所就是连州刺史,他没到任。这就是冥冥之中刘禹锡跟连州可能是有一种特殊的缘分,他当年要去而没去,现在终于还是去了。

“谁料翻为岭外行”这种变化真的是没有想到,他们本来意味政治的劫难已过,没有想到一个劫难刚过,另外一个劫难就又来了,所以你看这短短的诗歌当中的两句,包含了十多年的政治风云,跟他们的人生艰难。但无论是仕途的进与退,柳宗元跟刘禹锡他们始终在一起。从柳宗元为刘禹锡因为他母亲年老而愿意把自己的贬所跟刘禹锡交换,你就知道这种友情充满了风险和牺牲精神,所以友情在很多的时候,不仅仅是一种互相的温暖,有的时候是一种纯粹的奉献。

当初柳宗元和刘禹锡一起从湖南回到京城,就是“十年憔悴到秦京”,他们应该同在湖南应该也是一路同行到了京城,如今又同时被贬,又都在遥远的南方,他们当然就再度结伴而行了。他们一路舟车劳顿到了衡阳,柳宗元要从衡阳坐船去柳州,刘禹锡要从衡阳坐车去连州,所以到了这里他们不得不分别了,从此一个在连州,一个在柳州,虽然分居两地,但是诗书不断,这个我们从他们的集子里面可以看到。

这首诗的第三四句“伏波故道风烟在,翁仲遗墟草树平”,“伏波”就是指汉代的伏波将军叫马援,当时的交趾这一带的首领总在南方作乱汉代为了平定南方的这些动乱,就派马援南下平乱。柳宗元和刘禹锡他们所经过的线路跟当年的伏波将军所走的线路是一样的,但是伏波将军已经不在了。然后“翁仲遗墟草树平”“翁仲”其实是秦代的一个巨人,也就是特别高大的一个人。秦始皇曾经以翁仲为原型来塑造了一个铜像,当然后来意思就发生了变化,后来在墓道前面的那些石像就比喻为翁仲了。但是柳宗元跟刘禹锡他们发现,当年的翁仲不是巨人吗?后来就是变为石像以后应该也是一种永恒,但是他现在在哪里呢?“草树平”,草长得就跟这个石像差不多高了,湮没在杂草乱树之中,这一切在说明什么呢?在说明人生的这么一种虚无,自然的这么一种永恒。

柳宗元这一路走来,边走边想,他也悟出了人生的道理。多疑接下来把这个道理就跟刘禹锡说了“直以慵疏招物议”,“疏”就是疏于跟别人的联系,我们当年就是不愿意跟那些敌人来妥协,如果我们愿意妥协来取这种政治的平衡,我们也就不会遭受非议了。这句话什么意思呢?当年他们参加“永贞革新”,那是为国为民,不是为了个人的名利。如果为了个人的名利,当可以妥协,所以下面说“休将文字占时名”,这句话是对刘禹锡的告诫,你写的诗导致了人生的大变化。不是抱怨的意思,他就担心刘禹锡去了连州又写这些诗词,被传出去以后又给自己带来新的人生灾难。

最后两句“今朝不用临河别,垂泪千行便濯缨”“缨”就是帽子上长长的带子,为什么要濯呢?第一个是离别的时候,为了表明自己的清白,因为刘禹锡跟柳宗元虽然一再地遭受贬谪,但是他们认为自己是清白的,所以临别之际也不用河里的水,我流的千行的眼泪就已经把我内心的这种纯真和纯洁,对国家的这种爱就已经给表白得很清楚了。

刘禹锡的遗书

刘禹锡与柳宗元这两位饱经忧患的老友,如今又要踏上漫漫长路了,前路渺茫。不论是天寒地冻,还是风霜雨雪,他们都要一个人走了。衡阳江边,二人心中愁肠百转,却只能相顾无言,“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他们共度过了宦海沉浮,尝遍了人生无常。如今看着彼此霜白的双鬓,一时之间泪湿满襟,临别时他们郑重约定,“皇恩若许归田去,晚岁当为邻舍翁”,两人期待着晚年归田隐居,与挚友诗酒相伴的悠然日子,然而谁也没有想到这一别竟是永别。柳宗元再也无法赴这个约了,那么当刘禹锡重返故地,他将如何回忆这个与他一生牵系的老友呢?

元和的十四年,也就是公元的819年,刘禹锡当时还在连州,但是这一年他年近九十的老母亲去世了,所以他要扶着母亲的灵柩灰家乡安葬。一路就经过到了衡阳,他到了衡阳就听到了一个更让他震惊跟悲凉的消息,柳宗元在柳州去世了。想到他这一生跟柳宗元如影随形的这么一个关系,想到现在跟柳宗元去世,他们天人永隔的这么一个情况,刘禹锡悲从中来,他写了一首诗歌来表达自己的一个情怀:

忆昨与故人,湘江岸头别我马映林嘶,君帆转山灭马嘶循故道,帆灭如流电千里江蓠春,故人今不见

这个诗歌的语言不华丽,甚至可以说很平淡,但是真正的深情其实它不需要华丽的句子去表达。这首诗歌开头结尾是说自己现在的心情,中间几句是回忆当年在衡阳跟柳宗元离别的这么一个场景。从“我马映林嘶,君帆转山灭”我们就可以知道当柳宗元上了船以后,刘禹锡没有马上走,一直在岸边看着,柳宗元的船缓缓地启动,转过一座山头,一直到消失了他才坐着马车而去。如今再次回到衡阳,除了看到江边蔓延千里的蒿草,我想看的故人在哪里呢?故人不在。

他想起了自己半年前自己在柳州生了一场大病,柳宗元又是写诗又是写信给他,安慰他,同时还专门派人送来一些补品送给刘禹锡。所以刘禹锡回想半年前这么一个温暖的事件,但是眼前这么一个冰冷的事实,他没有办法接受既丧慈母,又失良朋,刘禹锡悲痛之极,特别是他后来听说去世的时候在迷迷糊糊当中,一声一生地喊着梦得,梦得。一个人在死亡临近的时候忘不了的东西那一定是这一生在他心目中刻骨铭心的东西。刘禹锡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是一种肝肠寸断的感觉。他后来形容自己用了八个字“惊号大叫,如得狂病”就是说自己痛苦万分,大喊大叫,在别人看来好像疯了一样。

柳宗元在去世的时候写了遗书,对后事有所交代。至少有两个事情拜托他,第一个希望刘禹锡把自己的文集整理一下。第二个自己有二字叫周六,希望他代为抚养长大成人。刘禹锡又没有做好老朋友交代的事情呢?不仅做好,而且做得非常好。他把柳宗元的文集花了十多年的时间搜集整理编排然后刊印出来,所以我们现在能够看到柳宗元的文集,刘禹锡是有很大的功劳的。柳宗元的儿子周六刘禹锡也把他带在身边,一直把他抚养到长大成人。

有几个人的友谊能够肝胆相照到这个地步呢?柳宗元和刘禹锡的友情我觉得就是那种好到骨子里从不被辜负的那种友情。是那种患难与共,生死相依的一种友情。这样的友情还有谁不向往呢?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因为,什么,刘禹锡,地方,诗歌,柳州,同行,人生,年纪,柳宗元,观点评论,连州,王叔文,刘禹锡,柳宗元,唐顺宗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因为,什么,刘禹锡,地方,诗歌,柳州,同行,人生,年纪,柳宗元,观点评论,连州,王叔文,刘禹锡,柳宗元,唐顺宗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因为,什么,刘禹锡,地方,诗歌,柳州,同行,人生,年纪,柳宗元,观点评论,连州,王叔文,刘禹锡,柳宗元,唐顺宗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