苻坚灭亡燕国之后,觉得自己的成就已经很大了,往往这种心理就是一个国家走向衰败的先兆。在自满状态之下的苻坚,对于前秦来说是最大的隐患了,而就是在此时,前秦即将迎来一场决定生存还是毁灭的战争——淝水之战。
一、淝水之战的背景
幽州蝗,广袤千里,坚遣其散骑常侍刘兰持节为使者,发青、冀、幽、并百姓讨之。——《晋书·载记第十四·苻坚下》
晋孝武帝太元七年,也就是淝水之战的上一年,幽州境内蝗虫肆虐。但是,地方官是怎么报告的呢?说粮食产量十分巨大,不用朝廷担心,这种事情在历史上并不少有,为了自己的政绩,大多地方官都不会管百姓的死活。
到了每年统计政绩的时候,如果恰巧碰见蝗灾,他们就会解释说:“境内的蝗虫会治理的很好,不会飞出幽州,请大人放心!”
而此时的前秦朝政又是在自满的苻坚治下,试问谁敢说真话呢?
不光如此,苻坚还做了一件让人不能理解的事情:将氐族十五万户,交给宗室贵族带领,分散开来镇守边镇。
搜史君觉得,苻坚这一番举动,直接将前秦的国力削弱,前秦的衰败,并不只是后来的“淝水之战”造成的,将氐族人分开驻扎在战略要地,他的目的就是为了巩固边疆地区。
这跟后来的清朝八旗制度没有太大的区别,但是苻坚想的太简单了,即使现在前秦的力量很强大,但是他需要防范之处并不只有外来因素。对于苻坚有这个想法的时候朝中大臣却是没有一个人反对,反而那周王朝出来对比“此有周所以祚隆八百,社稷之利也。”前秦真的能和周相比吗?我认为是不能的。
在古代,每打一场战争都是国力的消耗,而谁又能保证“战必胜”呢?
无非就是拼国力,拼人口,其次才是战略。而在自满状态下的苻坚,已经觉得以前秦的实力可以一举灭晋了,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二、淝水之战如何能打得起来?
前秦经过长期的发展,在北方已经形成一个庞然大物了,北方的前秦和南方的东晋迟早会有一场大仗(淝水之战),而在淝水之战之前,前秦和东晋的摩擦一直是存在的,之前我们讲过“桓温收复蜀地”,而早在十年前,前秦就已经攻占了蜀地,之后东晋也不是没有想过收复失地,但是从来没有成功过。
王猛当年也曾劝说过苻坚,让他不要急着攻打东晋。当时他是这么说的:“晋虽僻处江南,然正朔相承,上下安和,臣殁之后,愿勿以晋为图,鲜卑、西羌,我之仇敌,终为人患,宜渐除之,以便社稷。”这句话是王猛临终前对,苻坚所说的,他认为东晋虽然偏安江南,但是晋朝君臣齐心,反观前秦鲜卑族、西羌等都是虎视眈眈的想要找个时机,反秦。如果秦晋之战不论胜败,对于他们都是一个机会,到那时秦当如何?
也许王猛这句话多少能感觉到,不管是哪个种族占据了中原,古人对于正统地位,仍然是承认汉人是正统,但是身为“秦臣”王猛总归是为秦着想。
东晋建国数十载,内斗不是没有,上一期我们也讲到了温桓北伐,温桓的目的就是“代晋自立”可惜他没等到,而在桓温死后,东晋的朝政可是一片和谐,虽然桓氏家族依旧掌握兵权,但除了桓温,一众兄弟中没有人想“代晋自立”所以东晋内部的危机也就解除了,而朝堂上还有谢安、王彪之等贤臣辅佐,前秦如果在此时攻晋,真的能胜出吗?
搜史君从各方面分析,此时的东晋,不但内部安稳,而且实力也不是很低。
“吾统承大业垂二十载,芟夷逋秽,四方略定,惟东南一隅未宾王化。吾每思天下不一,未尝不临食辍餔,今欲起天下兵以讨之。略计兵杖精卒,可有九十七万,吾将躬先启行,薄伐南裔,于诸卿意何如?”——《晋书·载记第十四·苻坚下》
而苻坚却不采纳王猛的忠言,下定决心吞并东晋,想法是好,可是前秦真的有这个实力吗?
三、淝水之战——战起
晋孝武帝太元三年,苻坚开始攻晋,派苻丕攻打襄阳,韦钟攻打魏兴,彭超攻打彭城,一时间东晋陷入了危局。这一战只是前秦的一番试探,之后前秦开始大肆攻晋。
我们来看看前秦和东晋的战力对比:
晋车骑将军桓冲率众十万伐坚,遂攻襄阳。遣征南苻融、骠骑张蚝、抚军苻方、卫军梁成、平南慕容、冠军慕容垂率步骑二十五万为前锋。坚发长安,戎卒六十余万,骑二十七万,前后千里,旗鼓相望。——《晋书·载记第十四·苻坚》
我们之前如果提到“淝水之战”大多会用历史上少有的以少胜多的战争一笔带过,说前秦有多么倒霉,百万大军南下伐晋竟然还输了;或者还有人说八公山的“草木皆兵”使得前秦败的彻底。
那我们就来看看仔细看看八公山之战。
上表中前秦损失的六万五千兵马,就是在抵达八公山之前和刘牢之那一战。
而在寿阳城中的秦军,看到浩浩荡荡的晋军在前面那一战告捷后,晋军的子胆也是大了。这时苻融也是以为八公山上全是秦军,这苻融起初也是不支持苻坚南下伐晋的。早在苻坚有伐晋之心的时候,苻融就说过:“吴之不可伐昭然,虚劳大举,必无功而反。臣之所忧,非此而已。陛下宠育鲜卑、羌、羯,布诸畿甸,旧人族类,斥徙遐方。”单单从这一句就可以看出,苻融和王猛的看法一样,觉得前秦内部的危机还很大,相比之下此时伐晋,时机根本就不合适。这么说来,苻融带兵就有点苻坚霸王硬上弓的意思了。
到了淝水后,谢玄竟然派人给苻坚传话说:“要是让秦军把战阵后撤,使晋军渡河后,咱们再决一死战,岂不美哉?”
当然苻坚也不是傻子,自春秋以后,就没有先礼后兵这一说了,苻坚表面上答应下来,但是还是有自己的小心思。准备在晋军渡河渡到一半时,再发难。
搜史君觉得这计谋是好计谋,可是他却没考虑到士兵的想法,这一退,使得军心大乱,中间的兵马见前后的军队都在后撤,跟着乱跑,阵前的见阵后的撤退,也想跟着撤退,于是前秦军队就乱了。等到晋军渡河后,前秦军队已经师范混乱了,所以说淝水之战是东晋捡了个漏。
总评:
在搜史君看来,“淝水之战”并没有多么神奇,晋军之所以能以少胜多,完全是在前秦部队大乱的情况下,桓温死后,虽然晋朝内部的危机解除了,但是东晋的国力也在桓温三次北伐后消耗的所剩不多,反观前秦已经有一同北方的局势,如果晋秦两军真得对上,晋军必败。
不过前秦也有很大的问题,王猛和苻融等人都提过,秦军南下,必须要防备鲜卑和西羌,由此可见表现上有一统江山之势的前秦,内部也是存在很大问题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影响着秦军南下。从淝水之战最后结果也可以看出,为何秦军损失七十多万人,而到最后唯有鲜卑慕容垂部的3万人马完整无损?历史就是这么的有趣,大的事件中,也透露这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