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652年,罗马教皇依诺增爵十世收到了一封特殊的来信,这封信由远在万里之外的明朝皇后书写,情真意切,恳求罗马教廷能够发起义兵,挥师东进,消灭满洲贼寇,拯救中华百姓。
写这封信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南明永历皇帝的皇后王氏,史称孝刚匡皇后。
同样是皇后,王皇后可比前面的大明皇后恓惶多了,自从当上皇后以来,就一路追随永历皇帝,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一边躲避清廷的追杀,一边还得组织人马反清复明,连一个普通地主婆的生活标准都达不到。
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王皇后的位置也不安稳,锦衣卫指挥使马吉祥为了讨好孙可望,想废掉王皇后,另立孙可望之女为后。还好永历皇帝夫妻情深,断然拒绝了马吉祥等人的无理要求。其实当时永历本人的皇位也不安稳,能够为了妻子得罪一个手握兵权的指挥使,也实属不易。
永历二年,王皇后为永历皇帝生下了明朝最后一个太子---朱慈煊。孩子还没有过百天,清兵就打到了永历帝所在的桂林,王皇后将自己宫中所有值钱的金银首饰都拿了出来,犒赏三军,守卫桂林的明朝军队知道后,士气大振,大败清军。
但这样的战术胜利,很难挽救大明王朝灭亡的命运,清朝马上派来了新的军队,桂林也很快失守。
王皇后是一位有着世界眼光的明朝女人,她在追随永历帝奔波的过程中,见过很多黄头发蓝眼睛的洋人,知道西方有个势力强大的罗马教廷,据说还有能够与中国抗衡的百万雄兵,于是在永历三年,抱着死马当作活马医的态度,认真写了一封信,并派遣特使陈安德和传教士卜弥格前往罗马,去求见罗马教皇。
陈安德和卜弥格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在三年之后,不辱使命,将信送到罗马。
但罗马教皇对这封信全完全没有兴趣,耶稣总会会长倒是有世界眼光,听说了中国正在发生的事,但他觉得罗马教廷不方便介入中国之事,否则会影响西方传教士在中国传教。
于是,救援南明的事,便被拖了整整三年。这三年中,罗马教廷并非完全不将救援南明当回事,曾经开过三次重要会议,但都没有议出一个结果来。
三年后,依诺增爵十世去世了,新任教皇亚历山大七世也看到了那封南明的求救信,并接见了陈安德和卜弥格。他认真地听陈安德和卜弥格汇报了南明和清朝斗争的有关情况,对南明皇帝和皇后的遭遇表示非常同情,但听完以后,却做出了和前任教皇一样的结论----不能救。
不过,亚历山大七世却托陈卜二人捎回他对南明王朝的美好祈祷,祈祷南明的形势能够尽快好起来。
可惜葡萄牙国王虽然糊涂,他手下的将军们却并不糊涂,知道葡萄牙的救援是近水救不了远渴,消极怠工,最终还是没有向南明进行援助。
永历被杀后,给罗马教廷写信的王皇后也在从缅甸被押赴回国的途中,自尽殉国。
永历夫妇死去178年后,西方的军队倒是来了,也把大清朝打的溃不成军,但人家可不是来反清复明的,而是来卖鸦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