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南北朝时期的正统观,由于参与的民族众多,政权更迭频繁,较之先前的正统观有所变化和发展。东晋南北朝时期,各政权之间为了争夺中华正统地位,纷纷采取措施树立自身的正统观,正统观的内涵得以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东晋南北朝时期所建构的正统理念,不仅对当时的政治局势以及学术文化方面有所影响,同时对隋唐及以后的王朝正统建构和汉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影响,特别是在少数民族政权入主中华时期。
此时期正统观的发展最重要的成果是逐步形成了汉文化正统观,而这种汉文化正统观在中国古代历史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促进了中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由于东晋南北朝正统观涉及到传统的“华夷”观念问题,故后世此时期的正统观评价不一,评判标准也有所不同,但后世之人对东晋南北朝正统观问题争论的同时,促进了史学正统观的发展。此时期的正统之争和“华夷之辩”对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既有积极影响,同时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一、东晋南北朝正统观的影响
如传统的正统观念和华夷观念致使民族之间壁垒高筑,互相防范排斥,从而在一定时期致使民族矛盾激化,各民族之间的心理隔阂加深;同时在正统观的树立强调大一统政权的建立,在正统之争中少数民族政权不得不放弃自身文化特性,推行全面汉化融入汉统,从而致使大量少数民族文化作为独立的文化个体消失在历史长河中;再者正统之争会导致史家派别林立,史家修史过分强调自身政权的正统性,并不惜附会伪造相关史料来论证自身正统,贬斥蔑视其他政权。
在这种情形下,史家编撰史书带有很浓厚的政治色彩和主观性,有失公允,不利于确保历史的客观性。尽管华夷正统观会带来诸多负面影响,但这些影响是双向的,即在一定历史背景下,正统观造成的负面影响会反过来影响历史的发展,从而起到积极推动历史进程的发展。本章将从华夷正统观的积极影响着手,论述其对华夷观念、民族融合、文明延续的推动作用。
二、促使“华夷”观念的转变
北魏作为第一个被纳入正史的少数民族政权,成功树立了中华正统地位,打破了传统“华夷”观念,开创了“夷狄”也能为“中国之主”的新局面。西晋灭亡之初,胡族政权入主中原,受到了汉民族政权统治者和汉族士大夫的强烈抵触。就连胡族统治者自身在与汉民族东晋政权进行正统之争中,也显得底气不足。“自古未有夷狄而为天子”的传统“华夷”观念束缚着胡族政权,同时也成为汉民族政权维护自身正统的一个理论和舆论工具。
但胡族统治者为了能够在中原站稳脚跟,不得不进行革新,寻求巩固政权的新方法,而文化水平较高的汉文化便成了各政权统治者的首选目标。各族政权通过改革,促进国家的文教发展,其国力一步步强盛起来。此时胡族政权开始主导时局,一改秦汉以来汉民族大一统天下的格局。胡族政权能够入主中原,并且能长期有效地统治中原,用事实打破了“夷狄”不能为中国之主的传统观念,促使之后的“华夷”观念发生了极大的改变。
1.打破界限
东晋南北朝之后,传统严格的华夷界限已经被打破了,此后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在争夺中国的统治权时,己不再像东晋南北朝时期的少数民族统治者那样拘于华夷之别,而是公开宣称自己的正统地位。同时,汉民族的华夷观念也发生了改变,士大夫将判断正统的标准从种族转向文化和德治方面,在入仕少数民族政权时,不再有强烈的心理障碍和华夷之防,而是转而在少数民族政权中继续推行汉文化,用文化来改造少数民族政权。
东晋南北朝的正统之争直接促进了之后的汉族统治者和汉族士大夫“华夷”的思想转变。如唐太宗认为:“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宋、辽、金对峙时期,入仕辽朝汉士大夫刘辉上书称欧阳修编史时,“附我朝于四夷,妄加贬訾。”明太祖朱元璋曾说:“朕既为天下主,华夷无间,姓氏虽异,福字如一。”可见汉族已经不再像东晋南北朝时期严守“华夷大防”,而是朝“华夷一家”转变。少数民族政权“华夷”思想转变的表现,最明显的应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之朝,如辽、金、元蒙和清朝。
辽朝统治者公开宣称其正统地位,辽道宗认为夷狄之所为夷,乃是其无礼法,今我辽朝“修文物,彬彬不异中华”,不可称之为夷狄,与中华实无异也:元世袓时期,定国号为“元”,以彰显其先祖神武皇帝“膺帝图”,恢弘土宇,战功赫赫,建立起幅员辽阔前所未有的王朝,故定“元”字以彰其功德;乾隆帝在论述清朝正统时,完全突破了传统华夷思想的束缚,认为“夷狄而中华,则中华之;中华而夷狄,则夷狄之。”可知,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华夷正统观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传统严格的“华夷大防”观念的突破,有利于促进中国古代各民族之间的融合,对中华民族最终形成多元一体的格局起了推动作用。
2.推动民族融合
同时,华夷观念毕竟是对少数民族政权带有歧视性的政治理念,在严格的华夷之辩的过程中,肯定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比如说汉民族政权对少数民族深沟高垒,坚壁自固,对当时的民族融合起到了阻碍作用。但从另一方面说,华夷观念也会反过来带来一些积极影响。纵观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可以发现,华夷观念在国家分裂、民族矛盾冲突之际,会促使各民族形成一股民族向心力。“华夷大防”观念的盛行,让各族有识之士寻求振兴民族、结束分裂的有效途径。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民族的特性,促使华夏文明数千年绵延不绝。
东晋南北朝及其后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汉族士人,因为受到了少数民族争夺正统地位的威胁,不得不积极地建设和稳固自身的思想体系,确保传统汉文化的延续和传承。少数民族政权也开始寻求改变自身文化落后现状的方法,主动积极地学习先进的汉文化。在这一过程中,华夷之辩的争论推动了其时学术思想的发展,使汉文化和胡族文化在斗争中逐渐走向融合,胡族文化虽然最终会被汉文化所同化,但这绝不代表胡族文化就此消失,而是被汉文化所吸收,并用这种形式继续传承下去。
东晋南北朝的华夷之辩和正统之争对当时胡汉文化的融合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并且这种经过融合的文化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如中国历史上的大唐盛世,唐朝前期国力昌盛,社会高度繁荣,开创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然而大唐王朝盛世的开创,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汉文化融合所产生的蓬勃活力。
唐朝在继承传统优秀的华夏文化的同时,吸收了胡族文化中强悍开放之特性,形成了开放包容的民族政策。由于受东晋南北朝融合后的胡汉文化影响,李唐王朝既能维持维持中华礼乐文化之邦,保持中华文化的高度发展,又能以开放的姿态对待周边民族和域外各国,为盛世王朝的开启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少数民族政权在成为中国之主后,不再需要像东晋十六国时期的胡族统治者用诸多理论和手段来证明自身的正统地位,而是可以公开奉行中华文化正统观,以中华文化继承者的身份来宣称自身政权的正统地位。此时,汉民族放下对少数民族居高临下的态度,一改严格的“华夷之辨”,开始走上与少数民族政权合作的道路,并尊重少数民族政权为正统。汉族士大夫的思想也产生了很大的改变,从坚决不与“夷狄”政权合作,转变成为改造“夷狄”政权和再造中华文化。中华文化的正统性在王朝的政治生命中至关重要,如元蒙王朝统一中国,国力强盛,统治疆域辽阔。
总结
东晋南北朝时期正统观的形成与发展,不仅对当时的政治局势与学术文化有重要影响。同时也促进了隋唐及后世的华夷思想和正统观念的转变。东晋南北朝的正统化运动,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融合,为中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正统观的发展与演变促进了民族融合的发展,同时又对中华文化的延续和更新起到重要影响。正统观与华夷观念对民族融合和中华文化的形成起到积极作用,故华夷正统观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中华文明始终绵延不绝,对中华文明的连续性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